李帥
摘 要:幼兒園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但非常瑣碎。只有在開展安全工作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學、規范的安全隱患閉環管理模式,通過科學的方法與途徑識別出對可能造成各種危害的潛在隱患,從源頭排除各類危險源,才能為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開辟新路。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隱患;閉環管理
隱患排查作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點環節,及時有效的排查、整改有助于從源頭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為此,東凱幼兒園采取劃區域排查、按設施分類排查等多種形式進行隱患辨析,做到重點隱患重點解決,緊急問題緊急解決,一般問題集中解決。而且在探索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安全隱患閉環管理過程中,陸續推出了首遇責任制、問題清單等一系列實現安全隱患閉環管理的措施和做法。但隨著工作的推進,新的困惑隨之而生。
一、隱性危險源易被忽視
于幼兒園而言,安全隱患主要指幼兒園內部存在的一切威脅幼兒安全的潛在因素。它不僅包括對幼兒人身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的顯性危險物,還包括對人身財產安全產生影響的隱性因素,包括制度不健全、責任未落實等。實現安全隱患閉環管理,辨識危險源是第一步。但是大家對危險源的辨識大部分局限在易于發現的危險物品上。而對影響安全的隱性因素卻容易忽視。
二、閉環各環節的實施過程易被程序化、繁雜化
“閉環式管理”最早在2008年由一個經濟管理學者卡普蘭提出,其理論體系在于統籌性的企業經營管理規劃,即從戰略到運營的自我完善形態的運行體系。以后其體系被逐漸發展、完善并運用到各類行業之中。
在東凱幼兒園安全工作的實施與開展過程中,閉環管理模式作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被廣泛應用,但在實踐過程中常因多種原因,如上報環節程序化、繁雜化等,使隱患整改時間過長、未檢查執行結果,導致出現有計劃無結果,或是計劃和結果相差甚遠的情況。
三、安全隱患閉環管理模式相對傳統、滯后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相對滯后的傳統隱患排查、整改、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下校園安全工作開展的需求。目前也有隱患排查系統、平臺在個別幼兒園進行推廣使用,但是在幼兒園數量、地區發展水平等差異性因素,將直接導致此類系統、平臺的操作性、時效性并不強。因此依托校園安全管控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安全隱患的高效排查、整改成為安全隱患閉環管理亟待發展的方向。
所以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實現科學化、便捷化、信息化的安全隱患閉環管理模式,也就成為我們日常研究與思考的問題。
1.提高教職工對安全隱患的辨識度,先于他人發現問題和科學地管控、解決問題
幼兒園安全管理小組成員和一線教師共同參與探索有效的安全隱患閉環管理,從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各工作科室、人物環境等多個維度對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危險源進行辨析,排查幼兒園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建立班級危險源識別清單、園所危險源識別清單等,梳理易被大家忽視的隱性危險源與隱患,如亟須健全完善的制度、更加有效的責任落實保障機制等。從而提高教職工對安全隱患的辨識度,提升先于他人發現問題和科學地管控、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研究成果真正運用到幼兒園安全工作中,達到解決幼兒園安全問題的目的。
首先,建立權責明確、任務清晰、流程規范、分級管理、網格到底的安全監管網絡體系,進一步明確安全管理監督責任和工作內容。將安全工作層層分解細化到每個部門、每個班級、每個人員。使“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網格化管理在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閉環管理進行運用,確保園所能夠及時、準確、快速地解決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其次,通過文獻法、觀察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有關隱患排查及閉環管理實施的各種資料和書籍,在前人相關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東凱幼兒園目前安全隱患閉環管理的現狀,進一步優化閉環管理的各環節及流程,多渠道拓寬安全隱患閉環管理的措施,為幼兒園安全網格化全覆蓋做好鋪墊,使管控機制更加行之有效,使閉環管理各環節更加流暢和便捷。
2.以“互聯網+”為驅動,實現閉環管理信息化,為安全管理智能化提供數據支撐
通過信息化手段運用,依托大數據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打通“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高效管理渠道,形成保障校園安全的長效機制。通過“隱患排查→應急處置→逐級報告→建立臺賬→整改治理→檢查驗收→復查銷賬→恢復使用→隱患排查”的閉環方式工作流程,實現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及時治理、及時驗收、及時監督,使幼兒園安全教育、技防系統、隱患排查等重點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參考文獻:
[1]張衛東.幼兒園安全管理及風險防范[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7.
[2]曹冬.幼兒園安全管理與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天躍圖書工作室.幼兒園的50個安全管理問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