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旭 張彩云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 新疆維 石河子 832000)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顯著增高,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傷害,并威脅其生命。臨床上,乳腺癌多見于女性,多發于25 歲以上的人群[1]。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且早期乳腺癌患者并無顯著癥狀,因此大部分患者發現患病時已屬于晚期,治療難度加大,因此,必須選擇一種有效的診斷方法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診斷,早發現早治療[2],隨著我國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臨床上有許多可用于乳腺癌診斷的方法,超聲影像學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本次研究納入100 例患者,研究超聲影像學對乳腺癌患者的診斷價值。
在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取經病理診斷確診的患者100 例,均為女性,根據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的原則,按照人數1:1 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其中,接受鉬靶X 線診斷的患者為對照組,共50 例,接受超聲影像學診斷的患者為研究組,共5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統計學對比結果,詳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的統計學對比
此次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開展前已將研究詳細情況告知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獲得同意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以鉬靶X 線進行診斷,將患者左側乳房作為上軸,右側乳房作為下軸,拍攝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內外的傾斜位置,對于某些部位,可進行局部的放大處理后再進行觀察,拍攝結束之后,觀察患者病灶位置、形狀、大小,判斷患者是否出現了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
研究組患者以超聲影像學的方法進行診斷,設置探頭頻率為8.5MHz,指導患者仰臥,在檢查過程中不可隨意移動,指導患者將乳房露出,以乳頭作為檢查的中心點,沿著乳腺朝著各個方向進行掃描檢查,注意對乳腺長軸切面的處理,進而掃描乳腺導管,根據掃描影響,對患者病灶所處位置、形態特征、體積大小等進行判斷,觀察患者內部回聲及病灶邊緣情況,觀察病灶及血流情況,測定最大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并做好相應記錄。
以患者診斷結果作為觀察指標,對診斷價值進行評價。
此次研究選取SPSS21.0 作為統計學處理軟件,處理項目包含兩種類別。一類是計量資料,即此研究內患者的年齡、病程,以(±s)進行表述,以t值進行檢驗;另一類是計數資料,即此研究內患者的診斷結果,以n(%)進行表述,以χ2進行檢驗。利用患者的檢驗值進行計算,最后可得出P值,當P<0.05 時,表示患者組間的觀察項目存在統計學差異性。
檢查確診的患者中,對照組患者發現存在鈣化腫塊,且體積較小,患者出現乳房處皮膚增厚的情況,乳頭向內部凹陷,部分患者出現病灶向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灶主要呈現為無包膜的蟹足形,內部回聲較低,暗區不均勻分布,且存在鈣化斑點,病灶中央呈現低回聲或未出現回聲,血流豐富,頻率為高阻型。
對照組誤診8 例,誤診率16%,漏診5 例,漏診率10%,確診37 例,確診率74%;研究組誤診4 例,誤診率8%,漏診1 例,漏診率2%,確診45 例,確診率90%,研究組確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確診率比較[n(%)]
乳腺癌在臨床上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身體及心理健康均會造成嚴重的傷害,盡早確診,對于患者的治療及康復有著極大的益處[3]。目前我國臨床用于乳腺癌診斷的方法有多種,例如:X 線、MRI、超聲影像學檢查等,相較于另外兩種而言,超聲影像學檢查的方法對患者身體的傷害最小,費用也可觀[4],性價比最佳,并且能夠對患者乳腺的情況進行清晰的反映,最好的呈現出患者病灶特征[5]。并且本次研究的數據結果也顯示,超聲影像學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和準確率均較高。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來說,超聲影像學診斷準確率高達90%,值得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