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飛燕
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思政課建設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從立德樹人角度展開思政教學理性分析當今的教學現狀。不斷創新當前思政教學模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世界觀,要立德樹人為切入點展開思政課的提質增效,在原有思政課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和豐富教學內涵,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和方案,達到提質增效的教學目的。
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之一,要想更好的展開思政課教學,就要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展開人文教學。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除了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的課堂外,還要明確當前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真正意義所在。之所以要加強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效果,是因為新時代的發展離不開全方位綜合型人才。而思政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豐富學生看世界的方式,是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想更好的展開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首先要結合當前思政課建設的文件與政策,加強思政課的教學價值,使思政課可以順利地展開。要注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材料,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文化的深遠。鼓舞學生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從精神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學生可以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方向,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強學生的愛國情結,激勵學生敢于探索,勇于發現,面對人生方向,要努力前進,不要輕言說放棄。
要想更好地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就要不斷提高對思想的認識。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以育人育才為責任使命展開教學,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學習教師的行為。青少年是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心智逐漸健全。思想活動更為活躍,其行為習慣很容易受到家長和教師的影響。因此,要想使思政教學變得更具有說服力,更具有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走正路。思政課的設立目的在于育人,希望學生通過學習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長,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幫助學生快速融入社會,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啟發,促使學生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為國家的發展,祖國的未來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教師要圍繞著理想信念問題展開以身作則的教學模式。通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方向,帶著學生通過努力實現自身的理想,從而達到其應有的教學目的。要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的可用性人才。要啟蒙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方式,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進行獨立思考,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從而真正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很多思政課教學不注重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學生一直處于被動聆聽狀態,學生沒有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進行思政課講解時,沒有認真地研究教材內容,理性地分析當今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效率不高。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要加強教學實踐內容的研究,在運用實踐教學模式時不斷創新和發展。將理論內容與應用實際相聯系,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構建良好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想提質增效,就要加強學生的練習,擺正教學態度,要以教學實踐為主體,上好一節課,上好一堂課,在展開實踐訓練時,不要一味地重復訓練模式,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喜好,把思政課講到有政治高度,有理論深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展開思政教學,從而使學生可以快速地融入到課堂當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