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自制力較弱的小學生而言,能夠讓他們去耐心完成一篇作文,也要依靠興趣作為基礎。如果興趣不濃甚至有抵觸情緒或者厭煩感,那么學生就會在被動或無奈的情況下進行寫作,寫出的文章水平顯然不會太高。新課標也要求老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寫作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切身體會表達的快樂,激發寫作的熱情。老師可以在作文課開始之前,讓學生口頭概述自己感興趣的課外閱讀文章和感想,由于口頭敘述的形式比較靈活、沒有過多要求,只需要把文章的大意、作者的中心思想加上自己的觀點簡單說明,因此學生更喜歡這種表達方式。
課外閱讀依靠學校的教育是有限的,家長也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家長應該在學生完成學校布置的閱讀任務之后,針對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類型的書籍,讓學生通過閱讀提升寫作能力。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作文,四年級階段的作文難度相對三年級有一點提升,學生的寫作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性,語句一定要通順,詞匯的使用要更靈活,整個文章需要更具條理性。課外閱讀的實行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在學校學生在老師的督促下都能很好地完成閱讀任務,但是家庭中的課外閱讀往往被忽略,導致一部分學生課外知識的儲備量不足,表達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小學生獲取知識一般都是比較被動的形式,這是因為他們的自制力較差,加上活潑好動和對游戲的興趣,想讓學生去主動獲取知識是十分困難的。基于小學生的這些特性,為他們提供廣闊的課外閱讀空間,無論是生動的故事還是科學實驗,無論是地理天文還是歷史藝術,都能讓他們在美文中體驗閱讀的樂趣,沉醉在知識的海洋里。書中的內容包羅萬象,吸引著好奇心正盛的小學生主動去翻閱,去探索,為他們的寫作提供基礎。只有產生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更快地擴展閱讀面,不斷地汲取新知識,為寫作提供基礎。
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在良好的閱讀習慣下,往往會邊閱讀邊思考文章的主旨和內涵,而不僅僅是學習文章表面的華麗辭藻。例如我們在閱讀《長襪子皮皮》這篇文章時,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么皮皮會穿著又大又長顏色不一的襪子呢?還有她作為一個小女孩,在看到一群男孩欺負人的時候,為什么會那么有膽量呢?她的力氣為什么會那么大呢?作者這樣淺顯易懂的描寫實際上告訴了我們什么呢?通過閱讀,告訴我們即使弱小,也要充滿積極的正能量,做人做事一定要自信、勇敢、自強、聰明和機智。即使這個故事存在虛構的成分,但是它卻帶給了學生自信的積極力量。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夠通過簡單的語言將故事敘述清楚,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方式。由簡單到復雜,相信通過不斷地閱讀,在閱讀中認真思考,一定會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直接影響著文章的語句表達、段落銜接以及文章主旨的表現。
小學四年級往往要求學生作文達到四百字左右,但很多學生對于四百字的要求望塵莫及,在寫作中冥思苦想、生拼硬湊,及時湊夠了字數,語句往往還不通順,語義表達不明確,主旨含蓄模糊,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積累的素材不夠,由于小學生生活經歷有限,因此寫作的素材來源基本都是依靠閱讀得來,在閱讀中積累知識和詞句,讓大腦成為語言和知識的儲存庫,通過整合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再通過作文來表現出來,因此,課外閱讀能夠為學生作文積累大量的素材,對于學生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學生要加強課外閱讀,切莫“書到用時方恨少”。
優質的美文都具有積極正面的思想內涵,充滿著鼓舞人心的力量,或是能夠觸動內心最柔軟的部位,激發人們的惻隱之心。盡管小學生的身心發育尚不完善,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們的內在感情是豐富的。學校教育、家庭環境以及社會人文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閱讀環境,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認知,體會語言藝術,還能與作者的靈魂產生共鳴,不同程度上熏陶著學生的思想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