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快速推進,跨區域涉稅業務愈加頻繁。實現稅收信息跨區域共享,讓數據真正實現互聯互通,對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而言意義重大。
僅用一天時間,首單企業涉稅信息跨省遷移業務近日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下稱“示范區”)辦理完結,且原有納稅信用等7類資質信息、增值稅進項稅留抵稅額等3類權益信息可承繼。此舉對于放大示范區同城效應、企業實現一體化漫游“無感換乘”具有示范意義。

為了更大力度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和辦稅便利化,更好發揮稅收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國家稅務總局在2019年12月出臺了《關于支持和服務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措施的通知》,推出16項稅收便利舉措,形成了跨區域稅收征管服務的新思路和新體系,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據悉,“16條”圍繞促進長三角區域內經濟協同融合,推出便利企業跨省遷移業務、涉稅事項報驗業務和房產土地稅源管理業務辦理3條跨省辦稅措施。
“此前,企業如果要進行跨省遷移,需要在遷出地先辦理清稅注銷,再前往遷入地辦理稅務登記手續,整個過程最快也需要數個工作日。在辦理遷移的過程中,由于發票開具、抵扣原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事項可能無法正常辦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現金流也會受到影響?!敝袀惵蓭熓聞账匣锶烁呷鐥髟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隨著“遷出地稅務機關推送信息至遷入地稅務機關,遷入地稅務機關自動辦理接入手續”等舉措的出臺,相關難題有望得到化解,實現企業涉稅事項在長三角區域內的平滑遷移。
“資本是流動的,市場主體也是流動的。上海是一個資源聚集的高地,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一些產業可能從上海溢出到蘇浙皖。”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汪蔚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產業溢出過程中,市場主體和一些要素將從上海這個高地向其他地方流動?!?/p>
但不可否認,稅收與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于經濟,地區間的稅收差異是地區經濟差異擴大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在跨區域合作時,財稅利益往往是各地方政府非常重視的考量因素。
“稅的征收包含財政的分成,是按照省市劃分邊界的。在市場主體和資源要素流動過程中,這一邊界如同柵欄,影響著要素流動?!蓖粑登噙M一步指出,長三角一體化,是要構建一個經濟發展、行業規劃和區域規劃的有機整體,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三省一市之間征管機制的隔離,“這對長三角經濟流動非常有幫助?!?/p>
財稅專家王海也認為,要推進區域一體化,很大程度上需要財稅政策一體化的支撐和推動,需要進一步構建具有互利互惠和促進社會福祉提升的新型財稅政策體制。
“就三省一市的情況看,各省市的公共服務資源占有量和財政能力存在較大差異,不利于區域內的勞動、技術和資本等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市場化配置。在此情境下,財政一體化就成為區域一體化最關鍵的一環,財稅方面的協調機制尤為重要。”王海說,建立一個區域層面的財政機構,協調各地之間的財稅差異,尤其是實現稅收等利益共享,降低三省一市的“區位差”尤為關鍵,“但這些都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
示范區作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探索著一系列一體化的機制體制創新舉措。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中提出,探索跨區域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的財稅分享管理制度。建立兩省一市財政共同投入機制,共同出資設立一體化示范區投資開發基金,統籌用于一體化示范區開發建設。結合建設進程逐步探索財稅分享機制,研究對新設企業形成的稅收增量屬地方收入部分實行跨地區分享,分享比例按確定期限根據因素變化進行調整。
汪蔚青表示,長三角三省一市若能盡早打通稅收征管等具體措施,并建立一個數據共享平臺,可以更大限度地促進各類要素在長三角區域內流動。
“示范區的財政分配機制還需要時間來慢慢摸索。展望未來,如果市場要素能實現跨區域配置,效率無疑更高。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試點部分財政收支共享,在各地政府之間建立適當有效的分配機制,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蓖粑登噙M一步指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人員流動也會越來越頻繁,社保一體化、異地退休和養老的打通,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些本身就是財政開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p>
在王??磥恚斦菂^域一體化的關鍵點,現有的稅收利益格局須進行調整和優化,包括協調預算支出分攤、稅收等其他利益分享等?!叭绻麉f調不好,財政狀況比較好的地方就會產生虹吸效應,可能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蓖鹾1硎荆霸诂F行的中央和地方分稅制的基礎上,區域內的轉移支付同樣重要,尤其是彌補公共服務的短板,如科教文衛等?!?/p>
王海指出,從區域整體看,首先要破除壁壘,形成有利于人才流動和各要素配置的財稅制度,包括產業和技術政策協調發展、醫療資源、高校資源等?!跋鄬碚f,市場層面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但是涉及既有利益格局或分配方面的問題,則需要通過組織機制設計,加大統籌兼顧的力度?!?/p>
汪蔚青認為,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區域政策,實際上是在不同的地方試點不同的區域發展模式。“中國地域遼闊,且東、西、北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配置都不是特別均衡,相關試點都是在開拓新模式。如果在試點過程中,能夠多考慮一些制度創新、有更多要素的組合,或更有利于試點效果和政策決策?!蓖粑登喾Q。
(《國際金融報》202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