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峰

摘? ?要:建筑工程深基坑項目危險性較大,施工內容包括勘察、圍護施工、基坑監測、土方挖填等等,對于施工技術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通過對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花都校區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項目雙基坑土方分階段開挖施工技術的剖析,通過采取科學合理設置基坑排水設施、分步做好護坡支護和土方回填、基坑監測和合理限載等技術手段,既保證基坑施工安全,又滿足工程運行的要求。
關鍵詞:雙基坑? 分階段開挖? 排水和支護? 監測和限載?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5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3(c)-0044-02
1? 工程概況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花都校區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項目,地上三層,地下二層,同時有一游泳池。±0.000相應的絕對標高為27.2m,基坑底的相對標高為-9.95m。場地呈東北高,西南低趨勢,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為12.5m,部分采用樁錨支護,部分采用放坡支護,本次基坑工程對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基坑和游泳池基坑兩個基坑進行分階段開挖。
2? 施工技術
2.1 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基坑土方開挖施工(第一階段開挖)
2.1.1 土方開挖流程
土方開挖工藝流程:測量放線、熟悉地下管線位置→確定開挖的順序和坡度→配合護坡施工進行土方開挖→倒坡道→開挖分段分層平均下挖→機械開挖至基底標高以上300mm→修邊和人工清底→收最后坡道。
2.1.2 土方開挖施工
土方開挖考慮先施工基坑北部,再施工基坑南部,總體是由北側向南側退開挖,基坑四側預留15m平臺給土釘和預應力錨索施工,待預應力錨桿和土釘施工后達到強度以后才能往下開挖,并根據錨桿或土釘分層按土質的情況進行土方的跳挖施工。整個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做好各項工序的搭接,作到隨挖隨做支護,以保證基坑支護安全。
(1)施工放線定位:根據現場軸線控制網以及開挖范圍進行施工放線。
(2)施工配合:土方施工與支護配合。土方施工與護坡支護配合:共分6大層土方開挖,第一層開挖深4.2m,第二層土方開挖深2.52m,第三層土方開挖深2m,第四層土方開挖深2m,第五層土方開挖2m,第六層土方開挖1.48m,每層開挖又分成若干小步開挖,每小步土均挖至土釘或錨桿設計標高以下0.5m,土釘或錨桿下一步土方開挖應該待上部土釘或錨桿養護達到設計強度70%之后進行,開挖后作業面暴露時間不得超過24h。機械開挖應該離開開挖線200~400mm,避免超挖以及擾動斜面原狀土體,每層土釘的養護期一般為3~4d。
2.1.3 二次收土施工
土方挖至底標高前,需要量測標高,留出需人工清理的基土,保證地基土不受干擾。開挖至基底標高300mm以上時停止機械開挖,由人工清理基底土方,清土時應該隨清理隨覆蓋塑料布,同時減少因陽光直射造成地基土含水量的變化影響地基承載力。土方開挖完成之后應盡快澆注墊層。
2.2 游泳池基坑開挖施工(第二階段開挖)及周邊土方回填
2.2.1 游泳池基坑土方開挖(見圖1)。
土方車進出車道:在游泳池基坑西北角處設置土方車進出口坡道,坡道寬度為8m。進出口處坡道坡比為1:5。坡道兩側邊坡保持1:2的坡度。
土方開挖施工:游泳池基坑從標高27.25m開挖至24.45m,游泳池基坑第二階段開挖出來的土方回填至游泳池西面二級放坡處,并分層壓實。游泳池西面二級放坡處回填以后標高為26.70m。
2.2.2 游泳池北面和東面土方回填
在體育館地下室工程完成后,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北面基坑回填后標高為26.70m,并在基坑回填后再開挖游泳池標高至24.45m。
(1)游泳池北面:游泳池北面設置深2m、厚300mm的扶壁式擋墻結構。
游泳池底板厚250mm,延伸至旋挖灌注樁,底板鋼筋植入樁內。擋墻鋼筋(14@200)植入樁內。擋墻的標高為26.7m,與回填后游泳池西面二級放坡處標高一致。
(2)游泳池東面:游泳池東面設置深2.25~2.65m、厚300mm的扶壁式擋墻結構。
游泳池東面采用兩道旋挖灌注樁+一道錨索支護支護形式,與旋挖灌注樁垂直方向的擋墻鋼筋植入樁內,擋墻的標高26.7m,與回填后游泳池西面二級放坡處標高一致。
(3)游泳池北面和東面土方回填。游泳池北面和東面的擋墻完成以后,進行土方回填,并分層壓實。施工現場采用柴油打夯機分層壓實,分層厚度為200mm,每層壓實遍數為4遍。施工現在采用斗車進行土方運輸,先從游泳池基坑西北角開始土方回填,完成游泳池基坑北面土方回填以后再到東面,按此順序土方回填直至完成。
2.3 基坑頂和基坑底排水
2.3.1 基坑外排水設置
(1)原有排洪溝。施工現場東側和東南側有學校原來就有1000×1200mm的排洪溝,滿足坡腳處排放的要求,在施工現場東側設置一個沉淀池,基坑頂截水溝的水流向沉淀池,經沉淀池處理后的水排至排洪溝。
(2)截水溝設置。體育館和學生活動中心在基坑開挖施工時,在離基坑頂邊緣一米處設置380×320mm截水溝和800×600mm坡底截水溝,截水溝圍繞基坑一圈,排水坡度為2%,排水方向從基坑頂北流向基坑頂南。
(3)沉淀池設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基坑頂西南處洗車槽旁邊和基坑頂東南角各布置一個6000×4000×1200mm沉淀池。
2.3.2 基坑內排水設置
(1)截水溝設置。沿基坑底周邊設一條寬約380×320mm的截水溝,排水坡度2%,采用120厚磚,內側抹20厚1:2.5水泥砂漿,底部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墊層。
(2)集水井設置。基坑底設置集水井,集水井按間隔30m設置1個。集水井尺寸為800mm×800mm×800mm,采用180厚砼標準磚,表面20厚1:2.5水泥砂漿粉刷,底部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封底。
2.4 基坑監測
本工程的基坑監測中每一測試項目都應根據保護對象的實際情況,事先確定相應的警戒值,以判定是否超出允許的范圍,判斷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是否需調整施工步序和優化原設計方案。
3? 結語
通過在有限空間和復雜的建筑功能條件下,科學探索雙基坑分階段開挖施工技術,通過采取一系列技術保障措施,在確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同時,滿足工程功能使用的需要,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可為類似工程借鑒。
參考文獻
[1] 邱經緯.鄰近地鐵的超大超深基坑分坑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16,38(7):834-836.
[2] 劉獻坡.深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