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企業而言,安全生產管理與經濟效益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又彼此制約的關系。本文基于了解我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分析安全生產管理與經濟效益兩者間相互作用、相對統一、相對平衡的關系,進而提出正確處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與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供相關人員以參考。
【關鍵詞】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經濟效益
企業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充分體現了資本的趨利性,以盈利為經營的實質性目的,通過向市場提供服務和產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現階段,多數企業明確意識到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性,但也存在部分企業過于重視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而忽略安全生產管理,存在較多風險隱患,不利于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從安全經濟學角度分析安全生產的經濟效益
部分企業對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甚至認為是政府強加的政治任務,形成較為被動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多年以來,我國將安全生產管理定位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未能從經濟角度考慮其重要性,但該想法已經根深蒂固,使得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失去落實安全生產管理的積極性。在安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中,假定S為安全生產水平,將安全效益、安全功能、安全成本之間的關系表示為:安全效益函數E(S)=安全功能函數F(S)-成本函數C(S)。從上述表達式中可知,S趨向于絕對安全時,C(S)趨向于∞,并在達到安全生產最佳效益點時,C(S)投入可獲得最大E(S)。
二、其他角度分析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一)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相對統一
從哲學和經濟學角度上看,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經濟效益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互相矛盾以及辯證統一的關系,即對于企業而言,兩者均占有重要地位,缺一不可,否則難以維持穩定正常的運行狀態。也可以理解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是保證經濟效益的前提與基礎,而經濟效益則是安全生產的結果。此外,企業資產的穩定增值利于保障企業員工的切身安全與個人利益,基于此,需要企業妥善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最大化爭取經濟效益,找到兩者契合點,致力于實現共贏的理想狀態。
(二)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相互作用
安全生產管理同時擁有正面、負面雙重效益,對經濟效益有直接影響。正面效益,主要是通過安全生產管理,在企業內部構建安全生產氛圍,利于員工生產過程中始終保持工作積極性,并在大環境影響下,潛移默化規范自身安全生產行為,嚴格遵循生產紀律,進而提高工作效率,間接促進經濟效益提升。而安全生產管理的負面效益,則是疏于安全生產而為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如,發生安全事故等,此時難以發揮企業與員工的生產價值,對經濟效益影響重大。
(三)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相互平衡
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獲得更大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而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實質性目標。企業在重視安全生產管理的同時,不能拋開對這一實質性目標的追求而空談安全生產管理,否則將會背離企業發展總目標。因此,兩者之間需要企業找到充分滿足企業需求的平衡點,對安全生產合理性、科學性投入,有效化解彼此間產生的矛盾,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致力于做到既保證安全,也保證效益。
三、企業實現安全投入經濟效益最大化有效策略
(一)正確認識安全生產管理意義
為降低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幾率。確保企業安全生產,需要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的管理,重視安全投入,循序推進兼并重組以及上下游的深度融合發展,提升企業市場上核心競爭力。對于生產型企業,需要加強庫存管理,根據實際生產需求,淘汰或轉化產出風險大、生產技術落后、產品質量差、不利于環境可持續發展、生產成本高等落后產能,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信息交互系統,將相關市場交易數據整合并分析,使得市場數據信息公開、透明化,有效連接供給側與需求側,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的同時,利于保持市場環境的穩定性,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進而促進企業釋放優質產能,顯著提升經濟效益。
(二)共同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力度
政府需要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通過優化現有的安全生產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安全監管力度的方式,促進企業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在此過程中,需要避免出現政策變動巨大的情況,保證行業可以穩定生產。企業將會在宏觀經濟水平高速發展的同時,顯著提升自身經濟效益。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合理的優惠政策,創新監管手段,對未深入落實安全生產管理的企業依法懲處,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行為。企業也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政策,加強監督管理力度,通過制定內部規范約束職工的安全生產行為,促進其提升安全意識。通過制定崗位績效以及對現場的把控,共同提高員工的安全素養。
(三)科學管理安全生產投入
企業應對安全生產投入年費用進行準確計算,分析計算結果,以此為依據,制定合理的支出計劃,并將支出控制在合理預算范圍內,同時需要保證專款專用。為保證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方向及其應用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還需要統計企業發生過的安全事故數量及類型,既能夠明確事故頻發原因,也能有針對性進行投入,為安全生產提供合理化建議,促進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企業應利用信息化技術,啟動應急預案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并將各項設計安全生產的數據信息上傳至網絡平臺,方便共享、備查,不僅可提升全員安全生產技能,還能通過啟動應急預案而避免事故發生后進一步擴大,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經濟損失。
四、結論
需要企業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即安全生產不可脫離實際經營實際,避免過于強調管理人員的生產責任卻阻礙企業的良好發展,基于此才能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孫吉業.安全生產的經濟效益淺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6):295-296,298.
[2]陳欣.安全生產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7):48,50.
作者簡介:
王德建(1987-),男,漢族,河南孟州人,工程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