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柳 張云英
摘要:綜觀古今,中藥養生療法,源遠流長,即是中藥學寶庫中的一塊燦爛艷麗的瑰寶,又是養生學寶庫中的一顆光輝奪目的明珠,中藥養生,療法獨特,理應認真研究,不斷提升,并積極推廣人類防病抗衰老的工作。文章深入淺出的論述了中藥養生的理念,重點談及了中藥養生的原則,以及中藥養生市場的狀況。
關鍵詞:中藥;養生;研究
中藥是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藥材的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其主要來源于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由于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養生活動,醫藥養生理念也逐步被尋常百姓所接受和推崇。國外有運動健身的概念,在國內,除了運動之外,更重要的是養生。
1 中藥養生的理念
中藥養生是以中醫學的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通過辨證選用一些扶正或者祛邪的中藥達到補益臟腑、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增進健康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千百年來,歷代醫家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不僅發現了許多益壽延年的保健中藥,而且也創造出不少療效確切的抗衰防老的方劑,在中藥劑型的創制和應用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做出了巨大貢獻。古老的歌訣中“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春秋挖根夏采草,漿果初熟花含苞”陪伴著中藥走過歷史的漫漫長河,成為世代守護華夏民族繁衍生息的秘方。中藥養生劑型種類繁多,傳統的劑型有丸、散、膏、丹、酒、茶、錠等,現代中成藥劑型有了濃縮丸、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片劑、微丸等等。
2 中藥養生的原則
中藥養生的具體應用著眼在補、瀉兩個方面,用之得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但應掌握如下六個原則:
2.1 不盲目進補
用補益法進行調養,一般多用于老年人和體弱多病的人,這些人的體質多屬“虛”,故宜用補益之法。無病體健之人一般不需要服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補藥應在辨明虛實,確為虛證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進補。倘若一見補藥,即以為全然有益無害,冒然進補,很容易加劇機體的氣血陰陽平衡失調,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清代醫家程國彭指出:“補之為義,大矣哉!然有當補不補誤人者;有不當補而補誤人者;亦有當補而不分氣血、不辨寒熱、不識開合、不知緩急、不分五臟、不明根本、不深求調攝之方以誤人者,是不可不講也”。
2.2 補勿過偏
補宜適度,適可而止,補勿過偏,這是進補時應注意的又一原則。進補的目的在于協調陰陽,宜恰到好處,不可過偏,過偏則反而成害,加重機體失衡,使身體遭受又一次損傷。例如,雖屬氣虛,但只顧大劑補氣而不顧及其他,補之太過,反而導致氣機壅滯,出現胸、腹脹滿,升降失調;雖為陰虛,但只顧大劑養陰而不注意適度,補陰太過,反而遏傷陽氣,致使人體陰寒凝重,出現陰盛陽衰之候。
2.3 辨證進補
虛人當補,但虛人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故進補時一定要分清臟腑、氣血、陰陽、寒熱、虛實,辨證施補,方可取得益壽延年之效,而不致出現偏頗。服用補藥,宜根據四季陰陽盛衰消長的變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健康
2.4 盛者宜瀉
瀉實之法也是抗衰延年的一個重要原則。《中藏經》所說“其本實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壽”。中藥養生是年老體弱者益壽延年的輔助方法,以補虛為主無可厚非,但當今之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平素膏粱厚味不厭其多者,往往脂醇充溢,形體肥胖,氣血痰食壅滯已成其隱患,體盛而本實者并不少見,只談其虛而不論其實,未免失之過偏。恰如徐靈胎所說:“能長年者,必有獨盛之處,陽獨盛者,當補其陰”,“而陽之太盛者,不獨當補陰,并宜清火以保其陰”;“若偶有風、寒、痰、濕等因,尤當急逐其邪”。
2.5 瀉不傷正
體盛邪實者,宣瀉通利方可使陰陽氣血得以平衡,養生調攝中要注意攻瀉之法的恰當運用。中藥養生中的瀉實之法,以不傷其正為原則。力求達到汗勿大泄,清勿過寒,下勿峻猛,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確實有過盛壅滯之實者,方可考慮用攻瀉之法;選藥必須貼切,安全有效;藥量必須適當;不可急于求成,強求速效
2.6 用藥緩圖
衰老是個復雜而緩慢的過程,任何益壽延年的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即能見效。中藥養生也不例外,不能指望在短時期內依靠中藥達到養生益壽的目的。因此,用藥宜緩圖其功,要有一個漸變過程,不宜急于求成。反之,欲速則不達,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中藥在美容方面也有著獨到的優勢,臨床效果突出,解決了很多問題。如常用的中藥茯苓、白芍,研磨做面膜,堅持使用能起到美白的作用;中藥馬齒莧做面膜或者煎煮外敷可以減輕皮膚的炎癥反應,退紅抗炎等。根據每個人的陰陽平衡,開具合適的中藥方劑,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節氣血、提高免疫、改善內分泌等作用。
3 中藥養生行業市場狀況分析
進入21世紀以來,中藥養生行業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產值屢刷新高,至2016年已突破5000億元大關,女性是消費的主力軍。中國女性的美容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融入傳統文化,中醫美容也因此應運而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二五規劃》中指出“不但要提高婦女生殖健康水平,還要建立適齡婦女乳腺癌、宮頸癌免費復查長效機制,提高兩癌早診早治率,控制婦女性病,倡導優生優育,建設和諧家庭和社會”,女性健康受到了強烈關注。據國家權威機構統計,日前中國近90%的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其中,70%未接受有效治療或未找到有效的治療調理機構。市場急需有權威的安全有效的產品來填補市場需求。自2015年以來,女性保健產品(項目)市場規模以平均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故而,女性們也把面部美容轉向了身體內部的調理保健。
參考文獻:
[1] 陳發春.中藥養生之道[J].數字化用戶,2014(23).
[2] 勻宜.中藥養生六注意[J].祝您健康,2011(11).
[3] 陳邦旋,吳江濤.淺談中藥養生[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12).
(指導教師:張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