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明
摘要:培養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是高職經管類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高職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與現代服務業產業需求還不相,面臨著困難和挑戰,應從產教協同育人長效機制、產教聯合培養人才機制、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機制、“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機制等方面創新高職經管類專業產教協同育人機制。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高職經管類專業;創新產教協同育人機制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覆蓋人口達6600萬,是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新的重要發展戰略,對于國家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
1 培養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是高職經管類專業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的目標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規劃,粵港澳合作重點領域將緊緊圍繞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國際教育培訓、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商貿服務、休閑旅游及健康服務、航運物流服務、資訊科技等八大產業,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有機融合的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迫切需要,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方向。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要求,需要大量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高職經管類專業基本涵蓋了現代服務業中的各個領域,如商貿流通、商務服務、物流、旅游、金融、會展、信息服務、專業服務(會計、審計、管理咨詢服務等)等。培養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是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高職經管類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為此,必須加強現代服務業與高職經管類專業的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創新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現代服務發展。
2 高職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近些年來高職院校基本建立了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特征的辦學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但是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高職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與現代服務業產業需求還不能完全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1)在人才培養層次、類型、質量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現代服務業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隨著現代服務業產業轉型升級,簡單重復性勞動的崗位將大幅減少,需要大量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職經管類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在人才培養層次、類型與現代服務業產業布局和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結構性短缺。
(2)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與職業標準和生產經營過程相對脫節,一些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滯后于現代服務業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缺乏和新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缺乏新技術的知識技能和教學運用。
(3)“重理論、輕實踐”問題普遍存在,在產教協同育人新機制方面研究不夠,沒有發揮企業的重要主體作用。有的校企合作還停留在僅僅是要企業給學生提供一個實習的場所的階段,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局面尚未根本形成。
(4)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熱情不高。學校與企業在產教融合方面存在“一頭熱、一頭冷”的情況,有的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視行為,校企合作關系不穩定,缺乏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3 創新高職經管類專業產教協同育人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途徑和對策
3.1 以互利互惠為原則,創新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共贏的產教協同育人長效機制
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必須校企雙方要有合作的動力和積極性才能持續發展。通過調查分析,校企合作關系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缺乏利益驅動而缺乏合作的積極性。要找準產教利益的切入點,以互惠、互利、雙贏為原則,在深度合作中實現共贏,從以下幾個方面創新產教協同育人長效機制。
(1)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與高職經管類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作為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校企雙方要有合作共贏的價值認同、高瞻遠矚的利益認知、服從大局的配合意識和互信互諒的包容意識。
(2)以利益共享,互利互惠作為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利益驅動機制是維系校企合作關系持久運行且能不斷深化的動力,這是合作關系的本質特征。校企雙方可以發揮各自優勢,以技術培訓、新產品應用、新技術的開發等方面的合作作為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
(3)以提供優秀的畢業生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為企業提供優秀的人力資源,作為為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對需要人力資源或人力儲備資源的企業,學校推薦優秀的學生到企業實訓或實習,讓企業在用人上得到方便和實惠,同時也培養訓練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給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如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會計專業與東莞華必信會計師事務所深度合作,共建《校企聯合培養華必信會計班》十余期,取得了很好的校企協同育人成果。
3.2 企業深度參與經管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產教聯合培養人才機制
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和實習的場所,更重要的是發揮企業的重要的辦學主體作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鏈,企業深度參與經管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建立產教聯合培養人才機制。
(1)在專業設置上,健全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結構調整機制,使高職經管類學科專業設置與現代服務業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調整增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興產業相對應的專業。如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近年來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新開設了醫學健康系,還新增了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媒體營銷、跨境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休閑服務、護理、中藥學、健康管理、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等專業。
(2)“引企入教”,創新企業深度參與高職經管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機制。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必須有相應的載體和機制。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采取多種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形式,實行人才共育,過程共管,合作育人、合作辦學,打造校企協同育人平臺。企業深度參與經管類專業規劃、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材開發等教學改革,將產教融合融入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環節。如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與易居集團校企合作共建房地產管理特色學院,共建現代學徒制模式的“青苗特訓營”、“優才儲備計劃(TPP)特訓營” 、“金種子干部培訓營”、“易居營銷廣東區域儲備干部培訓基地”等多種產教協同育人模式,累計為企業輸送了近300名優秀學子,其中10%成為企業的銷售冠軍。
(3)高職經管類專業要建立與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的經常性合作機制。及時了解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產業發展趨勢、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等前沿信息。近年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掀起新一輪的產業變革,正全面滲透到現代服務業,對傳統的現代服務行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要根據新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高職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及時更新和優化教學內容,迅速反映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變化。防止教學內容與經濟發展脫節、滯后。
3.3 實行“四個結合”,創新產教協同育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機制
高職經管類專業要與企業聯手共建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和工作任務開展實踐教學,培養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產業需求的實踐應用型人才。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并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更重要的是構建校企一體化的“雙主體”育人機制,創新以“四個結合”為主要特征的產教協同育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機制。
(1)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結合。實踐教學基地作為產教協同育人的重要載體,采取“現代學徒制”、“訂單班”、“校企聯合培養專業班”、“校企共享服務中心”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工學交替”、“先學后訓”、“學訓一體”,“雙導師育人”,組織學生以多種形式進入實踐教學基地實習實訓,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教學改革相結合。要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方法,根據企業對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實際需要來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校企共同制定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培養方案、教學標準、教學內容及質量評價標準。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疑難點教學等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實現學校專業教育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
(4)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精品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建設相結合。為適應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專業要求的不斷變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也要不斷的改革。專業教師深入實際收集典型工作任務和實際案例,及時了解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校企合作開展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推動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專業教學與產業需求對接。
四是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與產學研合作相結合。校企合作合作申報科研課題、合作完成項目和開展技術培訓、技術咨詢社會服務等產學研合作,使實踐基地成為“生產、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場所,促進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高,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4 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校企專兼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機制
建設一支穩定的,素質高“雙師型”校企專兼職教師隊伍。校企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或駐企業教師工作站,建立教師定期下企業學習鍛煉制度。聘請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到學校擔任兼職老師,組織教師赴粵港澳的重點行業企業學習考察培訓,將行業企業專家請進來舉辦專業講座和培訓班。校企專兼指導教師互聘共用、雙向掛職、互教互學,優勢互補。
參考文獻:
[1] 齊紹瓊.高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保障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02).
[2] 李勝蘭.粵港澳大灣區的意義、優勢、挑戰與制度創新[J].探求,2018(02).
[3] 蘭玲.廣東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聯動對策研究[J].職業規劃,2011(07).
[4] 陳小龍.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7).
[5] 劉合群,王婷婷.論構建廣東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若干問題[J].職教論壇,2012(03).
[6] 陶紅,楊陽.廣東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現狀及對策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6(05).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8年一般課題:“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高職經管類專業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創新”的實踐研究(編號:GDGZ18Y0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