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是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他畢生致力于黨的政治工作,被譽為“政工巨匠”。他戎馬一生,堅決對黨無限忠誠,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堅決提高軍隊、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對黨的政治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堅決對黨無限忠誠。羅榮桓始終從黨和人民立場出發,堅決維護黨的利益,對黨無限忠誠。在紅軍長征途中,面對黨內的分裂破壞活動,他始終堅持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堅決抵制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的行為。在遭受不公平的政治待遇時,他以大局為重。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快開始前,一大批堅持正確意見的黨員干部遭到排擠,羅榮桓也被軍委調動工作。在緩調期間,羅榮桓并沒有因為即將調動而影響自己,仍然兢兢業業,把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為第四次“反圍剿”勝利起到有力的保證作用。在是非原則面前,為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他甘愿自己吃虧受委屈。1934年9月,他被調到紅八軍團任政治部主任。過去的部下變成他的領導,他沒有意見,仍然老老實實竭盡全力做好工作。他的心永遠跟著共產黨。臨終前,他囑咐兒女“我的遺囑只有一句話,永遠跟著共產黨走,跟著毛主席走!”朱德寫詩“忠誠革命貫平生”,真切表達了羅榮桓一生忠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品格。
堅決維護中央權威。羅榮桓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決議貫穿政治工作始終。在山東一元化領導期間,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山東成為執行黨的路線的模范。毛澤東稱贊說,“山東只換上羅榮桓一個人,山東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東的棋下活了,全國的棋也就活了”。在遼沈戰役中,先打錦州還是先打長春的問題上,羅榮桓根據形勢分析認為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先打錦州的決策是正確的。他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多次做林彪的思想工作,林彪最終同意先攻打錦州。羅榮桓堅決執行中央先打錦州的決定,對奪取遼沈戰役的勝利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在《七律·吊羅榮桓同志》中寫道“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高度肯定羅榮桓堅決執行、維護中央決定。
堅決提高政治能力。羅榮桓付出畢生心血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提高軍隊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1929年9月,羅榮桓在三灣改編中被任命為特務連的黨代表,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最早的7個紅軍連隊黨代表之一。他參與組建部隊基層黨組織,將“支部建在連上”落到實處。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他針對抗戰初期黨的領導和政治工作削弱的情況,提出必須加強共產黨的政治機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作用,確保部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完成各項重大任務。他在一一五師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黨對部隊的領導。建國以后,他建議并籌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培養了大批政治干部。他非常重視從制度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除堅持和完善軍隊黨委制、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制度等制度外,他還他組織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為軍隊政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羅榮桓公道正派、任人唯賢,對拉山頭、搞宗派深惡痛絕,善于團結“五湖四海”的干部一同工作,對凈化黨的政治生態起了很好的作用。紅軍時期,部隊經常整編、人事調整,羅榮桓十分注意維護干部團結,對外單位調入的干部大膽使用,反對只用自己熟悉的干部的傾向。在山東,他對來自各方的干部一視同仁,站在全局的高度使用干部。在東北,部隊和干部來自各個方面,為增強團結,羅榮桓主持下發了《關于目前部隊政治工作的指示》。并要求山東來的部隊要做出榜樣。山東第三師師長找他匯報工作,他說:“現在東北的部隊是從各個地區抽調來的,一定要注意團結好各方面來的部隊。山東來的部隊多,是個大山頭,要特別警惕,防止山頭主義。往后,匯報工作、請示問題,不要老是找到我這里,要多找東北局和總部其他領導同志。”建國后,任總政治部主任的他組建總政治部時,提出要從全軍各部隊選調干部。正是由于當時總政機關的干部來自不同的部隊,各自有自己的經驗和特色。大家一起工作,廣泛交流經驗,又便于從各方面了解各部隊的情況,因此,工作開展非常順利,創造了很好的成績,為加強對全軍政治工作的領導打下了基礎。毛澤東稱贊羅榮桓“羅榮桓最守紀律。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則性強,對黨忠誠。對黨的團結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簡介:周芝雅(1984—),女,中共衡東縣委黨校講師,學士,研究方向:中文、黨建。
(作者單位:衡東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