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驚雷
【摘要】 目的 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療腦梗死后失語患者的效果。方法 78例腦梗死后失語患者, 按照入院順序進行編號, 單數為對照組, 雙數為觀察組, 每組3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生活質量及治療前后失語指數(AQ)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7.28±0.56)分低于對照組的(9.26±1.4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AQ評分(84.63±6.49)分高于對照組的(75.31±6.9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85.53±5.37)分、角色功能評分(86.52±5.75)分、情緒功能評分(87.46±4.57)分、社會功能評分(85.17±4.75)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7.63±5.15)、(68.64±5.28)、(67.33±5.17)、(65.47±5.53)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24、14.304、18.218、16.876, 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腦梗死后失語患者時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程度和失語程度, 提高生活質量,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較于常規治療無明顯差異,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丁苯酞注射液;腦梗死;失語;神經缺損;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43
臨床上又將腦梗死稱作缺血性腦卒中, 主要病因是腦部的血液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 引起缺血、缺氧, 最終導致患者的腦組織出現缺血性壞死的情況, 是一種常見于老年患者的疾病。腦梗死患者往往發病突然, 大多情況下無明顯征兆, 且多見于中老年群體[1]。腦梗死的常見臨床癥狀有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失語、昏迷、眩暈、惡心嘔吐等, 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疾病[2]。根據患者梗死部位和血栓部位, 會出現不同的癥狀, 失語就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腦梗死的臨床表現, 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療腦梗死后失語患者的效果, 本次研究選取78例腦梗死后失語患者進行對比試驗, 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腦梗死后失語患者, 按照入院順序進行編號, 單數為對照組, 雙數為觀察組, 每組39例。對照組男25例, 女14例;年齡50~70歲, 平均年齡(60.55±9.45)歲;發病后就診時間12~24 h, 發病后平均就診時間(18.42±5.58)h。觀察組男23例, 女16例;年齡50.5~70.5歲, 平均年齡(60.24±10.26)歲;發病后就診時間11~24 h, 發病后平均就診時間為(17.56±6.44)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且出現失語癥狀;②患者均無法行溶栓治療;③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本次臨床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者;②患者有藥物禁忌證;③預期生命<6個月的腫瘤患者;④腎功能不全者;⑤重要器官(心、腦、肝等)有重大疾病者;⑥近3個月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 行神經內科護理常規、一級護理和多功能心電監護, 給予抗血小板聚集、強化降脂、血壓控制、血糖控制、營養及液體支持、常規語言康復等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 具體為:使用100 ml丁苯酞注射液(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0041, 規格:100 ml∶25 mg∶0.9 g)+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 靜脈滴注, 12 h/次。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生活質量及治療前后AQ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NIHSS評定患者神經缺損程度, 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神經缺損程度越高;采用AQ評估患者的失語程度, 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的失語程度越高;生活質量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進行測量, 主要內容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和社會功能, 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暈、腹瀉、呼吸困難、皮疹、肢體無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7.28±0.56)分低于對照組的(9.26±1.4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814, P=0.000<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Q評分比較 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AQ評分為(65.97±6.11)分, 與對照組的(65.26±6.39)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02, P=0.617>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AQ評分(84.63±
6.49)分高于對照組的(75.31±6.9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111, P=0.000<0.05)。
2. 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85.53±5.37)分、角色功能評分(86.52±5.75)分、情緒功能評分(87.46±4.57)分、社會功能評分(85.17±4.75)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7.63±5.15)、(68.64±5.28)、(67.33±5.17)、(65.47±5.53)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24、14.304、18.218、16.876, P=0.000、0.000、0.000、0.000<0.05)。
2. 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現2例頭暈, 2例腹瀉, 1例呼吸困難, 1例皮疹, 1例肢體無力,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9%(7/39);觀察組出現2例頭暈, 1例腹瀉, 1例呼吸困難, 1例皮疹, 1例肢體無力,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4%(6/39)。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92, P=0.761>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地老齡化, 再加上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腦梗死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疾病, 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 根據腦梗死的部位和病灶大小有不同的臨床癥狀, 主要包括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 且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心率失常、休克等疾病, 無論是何種癥狀, 均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 失語是腦梗死患者發病后常見的后遺癥之一, 會導致出現溝通困難、無法表達等不良后果, 所以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對于腦梗死后失語患者十分重要[3]。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有明確提示, 依據隨機對照組試驗結果, 個體化應用丁苯酞是Ⅱ級推薦、B級證據[4]。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種常用于改善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藥物, 是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 其結構式與天然的左旋芹菜甲素相同, 在許多臨床研究中均有關于丁苯酞注射液的臨床應用, 可以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中樞神經功能損傷有促進改善的作用。在動物藥效學的研究中, 腦梗死中導致腦組織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均會受到丁苯酞的阻斷作用, 充分證實了丁苯酞的抗腦缺血作用顯著, 可以明顯觀察到試驗所用的小鼠局部腦缺血的梗死面積縮小, 且腦水腫程度減輕, 腦能量代謝和缺血腦區的微循環、血流量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同時丁苯酞還可以抑制神經細胞的凋亡, 達到抗腦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此外, 丁苯酞還可以通過降低花生四烯酸的含量來提高腦血管內皮NO和前列腺素(PGI2)的水平, 谷氨酸釋放受阻, 降低了細胞內的鈣濃度, 抑制自由基, 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達到發揮上述藥效的作用[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7.28±0.56)分低于對照組的(9.26±1.4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AQ評分(84.63±6.49)分高于對照組的(75.31±6.9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85.53±5.37)分、角色功能評分(86.52±5.75)分、
情緒功能評分(87.46±4.57)分、社會功能評分(85.17±
4.75)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7.63±5.15)、(68.64±5.28)、(67.33±5.17)、(65.47±5.53)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15.024、14.304、18.218、16.876, 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判斷不良反應的發生與丁苯酞的關系多為無關或可能無關, 最終結果肯定了丁苯酞在治療腦梗死中改善側支循環的作用, 是腦梗死藥物治療的較好選擇, 充分體現了丁苯酞注射液在腦梗死后失語患者中的優勢和價值。在郭麗莎等[5]的研究中, 96例腦梗死后失語患者分為了對照組和研究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 治療后, 研究組的AQ評分和NIHSS評分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 其結果與本次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 在治療腦梗死后失語患者時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程度和失語程度, 提高生活質量, 且不良反應發生率相較于常規治療無明顯差異,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聶雪峰. 丁苯肽注射液治療腦梗死后失語患者的療效及對語言功能的影響.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97):91.
[2] 張超, 鄧紅艷. 丁苯酞聯合語言康復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的改善效果. 醫學美學美容, 2019, 28(5):85.
[3] 杜瑕. 丁苯酞注射液治療腦梗死后失語的效果探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23):79-80.
[4] 武肖娜, 劉雁, 項薇, 等. 丁苯酞注射液對腦梗死后失語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語言功能的影響. 臨床薈萃, 2016, 31(2):187-190.
[5] 郭麗莎, 郝文麗, 戴雁, 等. 丁苯酞注射液治療腦梗死后失語患者的療效及對語言功能的影響.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 29(6):725-726.
[收稿日期: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