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譯


【摘要】 目的 探討復方亞甲藍長效止痛劑用于肛腸科手術后止痛的效果及時機。方法 152例肛腸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A組、B組、C組、D組, 各38例。A組與C組采用常規鎮痛, B組與D組采用超前平衡鎮痛;A組與B組使用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多布比卡因注射液;
C組與D組在A組與B組基礎上加用亞甲藍注射液。比較四組患者術后 48 h 各時間段內(2、4、8、12、24、48 h)的疼痛評分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A組術后2、4、8、12、24、48 h的疼痛評分分別為(2.70±0.32)、(3.37±0.47)、(4.96±0.43)、(5.72±0.52)、(6.12±0.69)、(5.43±0.41)分;B組分別為(2.41±0.28)、(2.53±0.32)、(3.06±0.41)、(3.59±0.39)、(3.93±0.37)、(2.97±0.28)分;C組分別為(2.45±0.17)、(2.59±0.28)、(3.09±0.42)、(3.63±0.41)、(4.02±0.39)、(3.11±0.31)分;D組分別為(2.12±0.19)、(2.15±0.18)、(2.43±0.17)、(2.93±0.19)、(3.12±0.21)、(2.57±0.19)分;D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低于A組、B組、C組, B組與C組均低于A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D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26%, 低于B組的21.05%、C組的26.32%、A組的34.21%,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復方亞甲藍長效止痛劑用于肛腸科手術后止痛有著良好的鎮痛效果, 鎮痛時間優于其他鎮痛劑, 同時采用超前平衡鎮痛方法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 復方亞甲藍;肛腸科手術;止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52
近年來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慣改變, 造成了肛腸疾病的患者數量在不斷的增加, 同時肛腸科患者手術術后的疼痛會給患者帶來不便, 同時術后的疼痛不便也會增加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對于患者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 同時也會給患者帶來心理的負擔[1]。如何減輕患者的肛腸術后的疼痛情況, 也成為肛腸科手術中的研究熱點之一。研究中運用復方亞甲藍溶液注射使混合痔全結扎法成為一種新的術式, 這種術式術中出血少, 術后疼痛不明顯, 特別是術后結扎線脫落時出血率也大大減少, 利用亞甲藍及局麻藥不同的作用機制及作用時間, 達到完美鎮痛, 明顯減少單一藥物的不足及不良反應[2]。為了探討復方亞甲藍長效止痛劑用于肛腸科手術后止痛的效果及時機, 本研究選取臨汾市第二人民醫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152例肛腸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A組、B組、C組、D組, 進行臨床觀察,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152例肛腸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A組、B組、C組、D組, 各38例。A組男17例, 女21例;平均年齡(47.49±16.77)歲;痔瘡18例, 肛瘺8例, 肛裂12例。B組男18例, 女20例;平均年齡(48.03±17.52)歲;痔瘡15例, 肛瘺6例, 肛裂17例。C組男19例, 女19例;平均年齡(48.18±16.87)歲;痔瘡19例, 肛瘺7例, 肛裂12例。D組男20例, 女18例;平均年齡(47.81±16.96)歲;痔瘡17例, 肛瘺6例, 肛裂15例。四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且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①A組與B組使用5.0 ml 2%復方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542)、5 mg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1020514)、5.0 ml 0.75%利多布比卡因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0253);C組與D組在A組與B組基礎上加用1 ml 2%亞甲藍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1020704)。②A組與C組采用常規鎮痛;B組與D組采用超前平衡鎮痛。常規鎮痛方法:術后使用自控靜脈鎮痛, 速度為2 ml/h, 2 d。超前平衡鎮痛方法:術前30 min, 使用10 mg地西泮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1864), i.m.,?300 mg布洛芬緩釋膠囊(上海愛的發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3430), p.o.。術后, 將止痛劑均勻注射于創口緣、掛線周圍后封閉結扎。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四組患者術后 48 h 各時間段內(2、4、8、12、24、48 h)的疼痛評分情況。本次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 滿分10分, 0分為無痛, 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劇烈。同時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包括:患者術后尿潴留、嘔吐、灼痛反應、惡心、感覺異常。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四組術后2、4、8、12、24、48 h的疼痛評分比較 A組術后2、4、8、12、24、48 h的疼痛評分分別為(2.70±0.32)、(3.37±0.47)、(4.96±0.43)、(5.72±0.52)、(6.12±0.69)、(5.43±0.41)分;B組分別為(2.41±0.28)、(2.53±0.32)、(3.06±0.41)、(3.59±0.39)、(3.93±0.37)、(2.97±0.28)分;C組分別為(2.45±0.17)、(2.59±0.28)、(3.09±0.42)、(3.63±0.41)、(4.02±0.39)、(3.11±0.31)分;D組分別為(2.12±0.19)、(2.15±0.18)、(2.43±0.17)、(2.93±0.19)、(3.12±0.21)、(2.57±0.19)分;D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低于A組、B組、C組, B組與C組均低于A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