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群英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壓患者臨床接受全科醫生治療的實際效果。方法 120例高血壓患者, 采用數字隨機分配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全科醫生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收縮壓、舒張壓)以及生活質量、不良反應(低血壓、胃腸功能不適、頭暈)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31.26±10.23)mm Hg(1 mm Hg=0.133 kPa), 舒張壓為(93.26±5.78)mm Hg;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20.31±5.28)mm Hg, 舒張壓為(82.36±4.39)mm Hg。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7.368、11.633, P=0.00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81.26±5.99)分高于對照組的(65.36±5.7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4.796, P=0.000<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04, P=0.027<0.05)。結論 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患者效果顯著,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壓,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對確保其生命安全, 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顯著意義。
【關鍵詞】 全科醫生;高血壓;血壓改善情況;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73
在當前醫院臨床患者疾病診斷與治療過程中, 由于患者受多種因素影響, 增加了各類疾病的發生幾率, 對其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其中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功能下降以及其他因素影響, 造成各類慢性疾病發生, 對其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 常表現為頭暈、頭痛等癥狀, 隨著疾病的進一步惡化, 易造成肢體麻木甚至誘發中風、心肌梗死等臨床癥狀。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以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 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分析高血壓患者臨床接受全科醫生治療的實際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用數字隨機分配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60例。對照組男37例, 女23例;平均年齡(64.39±4.82)歲。觀察組男38例, 女22例;平均年齡(66.41±5.7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同時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 并自愿加入到該研究中。本院倫理委員會對該研究完全知情, 并批準研究進行。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確診為高血壓患者;②患者無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 并具有較高治療依從性。
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存在抗拒心理患者;②臨床存在其他嚴重肝、腎等器官性疾病患者;③對本研究采用治療方法不耐受患者;④存在嚴重認知功能、精神功能障礙患者。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方法, 即患者臨床確診為高血壓疾病后, 由專業醫生指導患者定時定量服用降血壓藥物, 并給予患者基礎日常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接受全科醫生治療方法,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定期隨訪 在患者臨床確診為高血壓后, 全科醫生需要建立患者個人信息檔案, 其中重點記錄患者病癥嚴重情況以及治療方案。醫護人員需要定期開展患者隨訪工作, 通過電話了解患者近期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以及用藥情況, 并可為患者提供專業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定期定量服用藥物的重要意義, 避免患者自行停藥或更換藥物, 造成治療效果降低等情況發生。同時醫護人員可指導患者定期到院接受檢查, 以有效掌握其疾病發展趨勢, 提供高質量治療服務。同時全科醫生需要告知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戒煙戒酒, 保持每日充足睡眠, 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對血壓造成的影響。
1. 2. 2 健康宣教 在開展全科醫生治療過程中, 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具體而言, 醫護人員需要向患者闡釋該類疾病的發生因素以及臨床治療進展, 并告知其高血壓疾病注意事項, 有效提高患者該類疾病知識水平。同時醫護人員需要告知患者該類疾病治療用藥過程中常見不良反應、并發癥以及相關處理措施, 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用藥重視程度, 確保治療有效。在這一基礎上, 醫護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定期接受復查, 以掌握疾病發展趨勢, 相應調整臨床治療方案。同時需要以耐心、熱情、細致的態度, 回答患者存在的疑問, 確保患者治療體驗提高。
1. 2. 3 飲食指導 高血壓通過采用藥物有效維持血壓水平恒定的同時, 需要介入日常飲食指導, 確保其疾病發病率下降。具體而言, 在患者臨床接受相應治療的同時, 全科醫生需要依據患者疾病嚴重程度, 提供飲食指導。其中需要告知患者保持低鹽飲食, 減少食用鹽、醬油等含鹽量高食物攝入, 增加新鮮蔬菜、新鮮水果攝入量, 確保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攝入充足。同時需要告知患者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類食物攝入, 避免引起其他不良癥狀。
1. 2. 4 運動指導 由于高血壓除藥物以及飲食干預外, 可通過運動方法有效降低血壓水平, 確保身體素質提高。全科醫生指導患者定時進行適宜體育運動, 以有效改善血壓水平。其中重點在于依據患者具體身體素質以及疾病嚴重程度, 指導患者適量進行慢跑、散步以及打太極拳等活動, 同時需要注意運動時間以及運動量, 以患者實際機體承受強度為基準, 避免運動量過大引起患者血壓上升等不良情況,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 2. 5 心理護理 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之一, 需要患者長時間服用藥物從而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而這一過程中會對患者心理情緒造成不同程度影響, 因此需要相應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干預。全科醫生需要在了解患者個人信息的基礎上, 告知患者該類疾病用藥治療的重要性, 確保患者用藥依從性。同時全科醫生與患者建立良好溝通關系, 對存在的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 確保其不良心理情緒發生率下降, 避免心理異常引起的血壓變化, 確保患者疾病治療信心。同時全科醫生需要告知患者盡量避免接觸具有強烈刺激事物, 避免引起情緒變化, 造成血壓上升。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收縮壓、舒張壓)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不良反應(低血壓、胃腸功能不適、頭暈)發生情況。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質量評分表評定患者生活質量, 其中主要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會功能, 總分值為100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31.26±10.23)mm Hg, 舒張壓為(93.26±5.78)mm Hg;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20.31±5.28)mm Hg, 舒張壓為(82.36±4.39)mm Hg。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7.368、11.633, P=0.000、0.000<0.05)。
2. 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81.26±5.99)分高于對照組的(65.36±5.7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4.796, P=0.000<0.05)。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中發生低血壓3例, 胃腸功能不適2例, 頭暈4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觀察組中發生低血壓1例, 胃腸功能不適1例, 頭暈0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04, P=0.027<0.05)。
3 討論
常規治療方法是指在患者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 依據患者疾病嚴重程度以及血壓水平變化, 相應為患者提供高血壓藥物治療, 從而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 確保其生命安全。采用該類治療方法效果較為顯著, 能夠最大限度上改善患者血壓水平, 確保其疾病治療效果。但是該類治療方法需要患者長時間服用藥物, 增加了患者各類不良反應以及不良心理情緒發生, 對疾病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威脅[3-5]。同時該類治療方法缺乏專業醫生指導, 導致患者無法依據病癥變化調整用藥, 對其治療效果造成不利影響。
全科醫生治療方法是指在患者疾病確診后, 在醫院專業醫生提供基礎治療的同時, 由社區全科醫生提供后續治療服務。具體而言, 通過采用全科醫生治療方法,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臨床疾病治療效果, 改善不良心理情緒, 對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不良事件能夠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同時與常規治療方法比較, 采用全科醫生治療能夠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 有效改善患者血壓水平, 維持血壓平衡, 減少其他不良癥狀發生, 確保患者疾病治療效果[6-8]。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31.26±10.23)mm Hg, 舒張壓為(93.26±5.78)mm Hg;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20.31±5.28)mm Hg, 舒張壓為(82.36±4.39)mm Hg。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7.368、11.633, P=0.00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81.26±5.99)分高于對照組的(65.36±5.7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4.796, P=0.000<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04, P=0.027<0.05)。
綜上所述, 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患者效果顯著,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壓,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對確保其生命安全, 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顯著意義,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杰榮. 全科醫生應用綜合干預療法治療高血壓的療效研究.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29(7):185-187.
[2] 曹海溶. 全科團隊服務模式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21):51-52.
[3] 周靜. 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措施分析. 甘肅科技, 2018, 34(19):43, 161-162.
[4] 馮婷婷, 王佳賀. 全科醫生健康管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病人的綜合防治研究進展. 實用老年醫學, 2018, 32(7):607-609.
[5] 張躍虎. 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臨床措施效果觀察. 中國處方藥, 2018, 16(4):127-128.
[6] 彭艷. 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措施分析. 系統醫學, 2016(7):36-37, 40.
[7] 姚建平. 全科醫生治療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措施及經驗.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8):79-79, 81.
[8] 張亮. 社區全科醫生對高血壓綜合干預治療的效果觀察. 心理醫生, 2018, 24(22):194-195.
[收稿日期: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