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轉變及實現路徑的研究,首先,闡述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轉變影響因素,包括經濟體制影響、教育體制影響、理財環境影響。然后,分析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給出效益目標的轉變、預算管理目標轉變、籌資管理目標轉變等。最后,為更好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給出加強體質改革工作、加強制度完善等路徑。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目標
高校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高校的辦學規模正在逐漸擴大。如果高校想要實現自身更好發展,同時增強自身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力,要及時做好財務管理工。傳統財務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高校發展,基于此,要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轉變與創新,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所以,本文將針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及實現路徑相應內容進行闡述。
一、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轉變影響因素
1.1經濟體制影響
在傳統我國發展中,采取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方式,這一情況的出現,使得高校成為政府機構的延伸。高校在建立、辦學形式以及后期服務中,都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以及指令展開相關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缺乏獨立性,沒有自主發展的權利。在該種管理模式之下,使得高校的辦學積極性受到影響。在這一過程中,高校實際財務管理目標就是,對于國家撥款的經費進行合理配置與應用,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收支平衡,在此基礎上,完成國家下發的教育命令或者任務。在市場經濟提示的不斷落實中,政府將不再參與到高校經營工作中,促使高校成為獨立個體與法人主體, 對自身發展要自負盈虧。如果高校想要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就需要對自身財務管理目標進行完善,將經濟效益目標與社會效益目標相結合,實現高校可持續發展。
1.2教育體制影響
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育體制的影響。在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落實背景下,使得高校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逐漸顯示出來,特別是管理工作與管理體制中。很大一部分高校,會存在辦事效率較低、辦學規模較小并且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的情況。此類情況的出現,使得高等院校的發展難以滿足社會市場需求。基于此,高校要不斷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加強改革力度,及時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完善,實現對各項資金的合理配置。
1.3理財環境影響
高校理財環境會對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產生一定影響,通常情況下,理財環境腦闊宏觀理財環境與微觀理財環境。對于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中:(1)知識經濟的影響。知識經濟主要是指,構建在知識與信息生產、消費以及使用基礎之上的經濟,將知識作為基礎保障。在知識經濟時代中,人力資源的價值不斷提升,這也是知識經濟能夠得到發展關鍵與重點。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高校在經濟時代的發展中有著相應優勢。如今高校辦學主體逐漸朝著多元化發展發展,如果高校想要跟上市場經濟發展步伐,要的進入到賣方市場中。因此,高校要轉變財務管理目標,對于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要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實現對高校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高校更好發展。(2)經濟全球化影響。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促使經濟逐漸朝著一體化方向進步,使得社會市場面臨著市場化的發展趨勢。我國在此背景下想要實現更快進步,那么在金融領域當中要加強與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在教育領域中要做好延伸工作。樹立全新的理財觀念,明確財務管理目標,提升高校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二、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
2.1效益目標的轉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得到更好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在資源的合理配置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育事業的發展并不是由政府部門一手掌控,高校擁有更多獨立自主的權利,效益目標也因此發生一定轉變。在傳統高校財務管理中可以看出,其目標主要是創造更多社會效益[1]。也就是說,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提升高校自身辦學水平與辦學校效率。財務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為高校辦學提供高質量服務。如今高校財務管理目標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創造。通過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不僅能夠實現高校辦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同時可以為高校創造更多經濟利潤,增強高校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2.2預算管理目標轉變
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預算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工作環節。在傳統高校發展中可以看出,其資金來源相對單一,而且對于經濟效益問題不需要進行充分考慮與分析。也是因此,導致高校在預算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經常會出現粗預算問題、無預算問題,資金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從而出現資金大量流失情況以及資金浪費情況。但在目前高校發展中,對于預算工作能夠給予更多重視,并促使預算工作逐漸朝著公開化與透明化方向發展。這樣資金利用率得到提升,避免資金浪費或者不合理配置情況產生。
2.3籌資管理目標轉變
在以往高校的發展中,在財務收支中并沒有自主控制權利,辦學經費通常是由政府部門出資。致使財務管理內容與財務管理范圍受到限制與影響,財務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對政府撥款進行合理利用。在如今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背景下,使得高校資金來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高校不僅要及時做好基礎理財工作,同時對于經濟效益創造、自主籌集資金等要確保自負盈虧。在這一過程中,高校為能夠拓展辦學規模,提升招生數量,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資金需求不斷提升,使得籌資管理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為能夠降低高校財務風險的產生,防止過度負債情況出現,在籌資管理中,要將降低資金籌措成本作為主要目標。
2.4投資管理目標的轉變
在傳統高校投資管理目標的設置過程中,政府部門會參與到其中,對目標的設置進行一定的干預。而且高校在自身軟件完善與硬件完善中,需要通過政府投資的方式。在投資中,對于投資風險以及投資價值并沒有進行充分考慮與分析。在如今市場經濟發展下,高校對于自身投資活動以及投資行為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2]。在實際投資目標的設置中,要對投資風險與投資收益進行分析與了解,對投入與產出方面要有正確把握,創造更多投資效益。結合實際情況,對投資方案作出完善,使得投資行為以及投資有效性得到保障。
2.5成本管理目標的轉變
在過去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開展中可以看出,對于精準預算問題、籌資成本問題以及投資風險問題等,并沒有進行全方位考慮與分析,因此,各項資金的合理使用沒有得到保障,同時對高校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造成影響[3]。在如今新經濟發展背景下,對于經濟效益的追求要給予更多關注與重視,預算管理目標、投資管理目標以及籌資管理目標都要進行轉變。基于此,對于成本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人才培養中能夠花費更少成本,從而培養出更多人才,能夠實現對有限資金的合理配置。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高校的招生規模得到滿足,為高校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三、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路徑
3.1加強體質改革工作
在如今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轉變下,想要更好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對各項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于體質改革工作要給予更多重視。通過體質改革的方式,不斷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在實際加強體質改革,實現高校更好發展中,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加強對辦學體質的改革。要將傳統國家辦學模式進行轉變,將多種所有制的辦學模式落實到實際高校發展中。通俗來講就是,采取有效方式,促使更多企業以及個人,參與到高校的辦學活動中,促使辦學體質能夠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而且在辦學體質的改革中,要對市場實際發展情況有正確認識,結合市場需求,對各項辦學工作進行調整與完善。
(2)加強投資體制改革工作。在未來高校的發展中,要將傳統政府對高校的撥款模式進行轉變。因為該種模式相對單一,而且影響高校自身的自主權利。基于此,要對資金籌資渠道進行完善,比如,可以通過搞笑自籌方式、社會集資方式等,籌集更多資金[4]。這樣高校可以不再單純依靠政府資金支持,通過不同方式對資金進行籌集,高校會擁有更多資金,將其應用在各項辦學活動中。對于從籌集的資金,學校方面要作出合理規劃,確保資金使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提升資金利用率。
(3)加強招生就業體制改革工作。學生繳費上學制度、政府及社會助學制度,會在高校中得到更好落實[5]。在如今高校的更好發展中,對于招生就業體制的改革,工作人員要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結合實際情況招生就業體制進行創新,為使得創新合理性與有效性得到保障,要結合市場實際發展情況展開。這樣招生就業才能符合社會市場發展需求,能夠在促進高校更好發展中,將自身作用與價值發揮出來。
3.2加強制度完善
通過對制度的完善,能夠促使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更好實現。因此,要將制度的完善,作為高校發展的重點工作,可以通過安排專業工作人員方式,使得制度完善性與合理性得到保障。在加強制度完善,實現財務管理工作更好發展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在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中,最需要完善的就是財務管理制度。通過財務管理制度,對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提供有效引導,在這一過程中,財務目標也會逐漸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6]。基于此,在財務管理制度的構建中,要在傳統財務管理制度基礎上展開,對以往財務管理制度中的精華進行合理利用。鼓勵更多工作人員參與到財務管理制度的構建中,這樣財務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會得到保障,使其能夠在實現財務管理目標中,將自身作用與價值發揮出來。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指,為更好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而制定的制度,主要是對財務管理的有序進行,以及各項工作的展開進行有效控制。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中,高校要對自身實際發展情況有正確認識,然后對財務部發展規律進行分析與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7]。對于內部控制制度,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其內容的全面性,比如,包括財務管理基本制度、預算管理方法以及財務監督方式等。只有這樣在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實到實際高效財務管理工作中,才能將其價值發揮出來,實現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3)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在如今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背景下,人才的重要作用受到更多人的重視與關注。因此,在高校的發展中,要將以人為本理念應用在其中,構建人才培養成本核算制度。也就是說,對于人才培養過程中所花費的成本進行科學核算,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對高校辦學效益的考核與評估。同時能夠及時發現高校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給出相應解決措施。使得人才培養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得到保障,促使高校能夠培養更多人才,為社會市場輸送更多復合型人才,這樣社會市場的發展也將會得到保障。
3.3加強對先進技術的應用
高校在培養專業人才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對自身發展要有正確認識。尤其是在如今社會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為提升財務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要對先進技術進行合理利用。先進技術已經被應用在社會市場的各個方面中,并且已經取得相應成效[8]。基于此,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應該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將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在財務管理工作,以及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中。在實際加強先進技術應用,實現財務管理目標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加強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得到更好發展與廣泛應用,而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人們生活以及工作等提供很多便利。因此,可以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在高校財務系統中。傳統在財務信息的收集中,采取的是人工收集方式。雖然人工收集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財務工作的有序進行。但是在其中不可避免會出現誤差問題,比如,對于有價值的信息忘記收集,對于收集到的數據信息沒有進行有效整理等。此類情況的出現,會制約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在此背景下,要對計算機技術進行合理利用,實現對財務信息的有效收集。在這一過程中,不需要更多工作人員參與到其中,能夠實現對財務數據信息的及時收集,在大量的財務信息中,篩選出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下,財務工作人員工作量減少,同時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可以得到提升。
(2)加強對網絡技術的應用。在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中,網絡技術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網絡技術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以及各項工作的展開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比如,利用網絡辦公系統,財務信息能夠在網絡中實現有效傳輸,將傳統紙質化辦公方式轉變,實現對資源的節約,同時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9]。除此之外,要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構建信息網絡查詢系統,這樣工作人員以及管理者等,想要對財務信息進行利用,可以直接到系統中查詢,不僅為人們查詢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同時提升財務信息利用率。使得有價值的信息能夠得到合理利用,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
(3)構建信息化平臺。在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中,對于構建專業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進行構建,促使高校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得到轉變與完善,更好實現財務信息共享。基于此,高校要積極引進更多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加強與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開發出功能更加完善,且操作更加便捷的財務管理軟件[10]。對于財務管理硬件水平的提升,要加強重視程度。結合實際情況,對硬件進行床戲與完善,使得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性能更高,創造良好財務工作環境。為使得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建設工作能夠有序進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要及時做好財務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使得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具備較強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在各項工作開展中,將自身價值發揮出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發展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轉變。制定合理財務管理目標,對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展開,作出科學合理規劃,實現高校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穎曉.目標管理理論視閥下的高校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02):147-148.
[2]何輝.關于轉變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及實現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9(24):187.
[3]程巧玲,魏旭.我國高校績效預算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34):3-5.
[4]林思豆.淺議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財務管理目標[J].現代經濟信息,2019(22):234.
[5]張朵朵.全面預算管理體制在民辦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商訊,2019(15):160-161.
[6]李中華,曹兆霞,袁媛.淺議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5):42-43.
[7]郭敏.國外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經驗與啟示[J].西部財會,2019(04):7-10.
[8]陳科宇.基于服務視角的高校財務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市場,2019(09):158-159.
[9]郭敏.國外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經驗與啟示[J].教育財會研究,2019,30(01):68-72.
[10]張巧華.高校后勤財務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2018(36):27-28.
作者簡介:
張鑫輝(1974-05-04),男,漢族,喀什大學財務管理人員,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