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宜岐 黃孝章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日漸提高,“互聯網+”時代已到來,商品市場發生了諸多變革,形成更為豐富多樣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現代企業自身的會計工作也產生了改變。現階段,由于“互聯網+”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企業的會計準則在實踐中發生變化。因此,本文就“互聯網+”給企業會計準則帶來的影響進行相關探討,并試從中找尋出相關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會計準則;影響
一、“互聯網+”與企業會計準則的關系
隨著網絡技術的更新進步,我國經濟市場發生極大改變,因此適時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調整是十分必要的。回顧從前,企業的會計工作依賴相關工作人員手動錄入核算,這種工作方式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有時候還會出現人為性的錯誤。而對于處處要求嚴謹的財務工作來說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為后續工作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著眼于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則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這些基礎的財務會計工作。在現代工作方式下,一方面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現錄入或統計數據上的錯誤;另一方面則可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獲取利用傳統工作方式而很難獲取到的全面有效的市場信息及相關用戶反饋。當今時代可以說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企業每天會接觸海量數據,這時如果僅靠人工來整理歸納數據是不現實的。而通過大數據以及云端技術,企業可省時高效的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以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的成長。
“互聯網+”更新完善企業的會計準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改變傳統形式的企業會計工作。
二、“互聯網+”對企業會計準則產生的影響
1.“互聯網+”對公允價值和會計要素產生的影響
如今,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已漸漸參與各行業的運作。很多企業在運用單一的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的同時,也運用互聯網技術開發出符合新時代環境的盈利方式。有些企業在日常運營中拓展出新的費用范疇,如在線軟件下載產生的費用、互聯網廣告費用。在此背景下,企業雖可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此類內容并不在傳統企業準則所明確的相關范圍內,所以將導致與傳統會計的企業會計要素和公允價值出現差異,尤其是計算歷史成本時。這使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難度不斷增加,也使最終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產生出入。在處理由互聯網產生的收益及費用時,如果依舊采用傳統會計準則中的定義,那這種計算結果與實際結果的差異會永遠存在。企業相關會計人員應將“互聯網+”與企業結合,企業會計準則中與會計要素相關的內容也要根據情況做出調整。應在充分了解“互聯網+”后,利用其特點來為后續公允成本、公允價值的計算做準備。
2. “互聯網+”對會計收入準則產生的影響
在企業會計準則核算中,最關鍵重要的是企業收入核算。面對“互聯網+”的沖擊,企業在生產經營以及相關業務方面都進行創新,導致傳統方式的會計收入核算方法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因此,企業財務人員不應再使用傳統核算方法。隨著企業盈利渠道的不斷創新,企業傳統的業務模式也隨之改變。諸如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移動支付平臺,在傳統的會計收入準則中,并沒有對其相關的規定。因此,會計人員在核算這些項目時會面臨不小的困難,甚至會因為企業會計準則無法滿足當下企業實際的收入準則而感到無從下手。針對這種情況,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企業的收入準則。企業財務人員應注意:要全面分析企業面對不同業務簽訂的收入條款,尤其留心劃定的責任和義務;還要了解相關業務內容的特點,并明確最終交易價格;將最終價格分配到合同規定需履行的各項責任中。通過以上三點,可在最大程度上減小由互聯網催生的收入對會計準則產生的影響。
3.“互聯網+”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企業處理日常會計工作時,通常使用的重要手段是制作財務報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財務報表的制作也有更高要求。具體體現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會計數據的記錄效率還有數據的安全性三方面。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對會計報表也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報表形式已然行不通;需要刪除沒有參考價值的會計信息資料。另外,企業財務會計中對于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以及后期統計合成過程都應按照嚴格的時間和相關范圍標準。“互聯網+”時代的報表不應僅包含會計數據,還應包含某些問題的解決措施,目的是為企業管理者以后的決策提供必要依據,以使決策更加準確及具有科學性。
4.“互聯網+”為會計準則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環境
我國正進行市場經濟發展,在此環境中企業須對會計準則進行適當改革。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下,“互聯網+”的沖擊對上述改革提供了適宜的外在環境。企業應該將“互聯網+”視作會計準則改革的推動力,“互聯網+”使企業有了更多的獲取利潤的方式,從而企業也有了極大動力來對相關準則進行改革。
三、對于“互聯網+”影響會計準則的應對策略
1.積極應對會計核算準則的變化
要對會計準則具體變化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準則變化帶來的影響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可能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論好或不好。企業會計準則的變化是不可逆的,企業應以積極的態度去調整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以此應對準則的變化。
2.提高會計從業人才的職業功底和會計準則意識
伴隨“互聯網+”時代的進行,企業會計信息化可以說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這就需要企業切實落實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新時期企業的會計工作由互聯網與傳統會計行業結合而構成,二者缺一不可。企業需有效地引進一些精通互聯網的人才,同時還需要一些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加入到會計信息化的學習中。會計從業人員還需具備扎實的會計基礎知識,并在日常會計工作中嚴格遵守會計準則的規定。
3.汲取會計管理工作的經驗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開創了一些新型的商業經營方式,同時交易行為也煥然一新。不論開展線上還是線下的經營活動,企業會計人員都應據實完成統計報告任務。在此環境下,會計事物會變得多樣而復雜,企業應當根據實際經營活動來總結出現的管理方面的問題,以此來給準則的改進提供一些建議,使企業可以更好的適應新型會計準則。
參考文獻:
[1]“互聯網+”時代的業財融合思考[J]. 馬韓燕. 財經界(學術版). 2017(05).
[2]互聯網環境下的會計核算探究[J]. 邢萬霞. 財經界(學術版). 2016(14).
作者簡介:
姜宜岐(1995-12-),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北京印刷學院會計2019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制度與會計實務。
黃孝章,男,漢族,北京印刷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數字出版與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