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超
摘 要:隨著城鎮各類園區建設及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深入進行,各類負荷增長迅速,對供電公司配電網的改造建設,特別對10kV及以下配電電纜的建設提出了很大的需求。這同時給供電公司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挑戰和壓力。因此,配電電纜線路施工管理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10kV及以下配電電纜施工管理中的要點問題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配電電纜線路;施工管理;要點問題
1 配電電纜線路及附件配置的選擇要點
1.1電纜路徑選擇。一是應避免電纜因環境溫度、外部熱源、浸水及腐蝕性物質等外部影響造成損害,并應防止在敷設和使用過程中因受撞擊、振動、電纜自重和建筑物變形等各種機械外力作用而帶來損害。二是電纜線路不宜在熱力管道的隧道和溝道內敷設,以免降低電纜的額定載流量和使用壽命。三是在滿足安全條件下,應保證電纜路徑最短,同時應便于敷設和維護。四是電纜線路盡量布設在非繁華區的隧道、溝道或人行道的下面,避開場地規劃中施工用地、建設用地或將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1.2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應考慮工程條件的環境特點、電纜類型、數量等因素,同時結合運行可靠,便于維護和技術經濟合理的原則來選擇。常用敷設方式有直埋敷設、導管內敷設、電纜溝內敷設、隧道內敷設、水下敷設、架空敷設等。
1.3常用電纜的絕緣類型選擇。一是低壓電纜宜選用聚氯乙烯或交聯聚氯乙烯型絕緣類型,中壓電纜宜選擇交聯聚乙烯絕緣類型,明確需要與環境保護協調時,不得選用聚氯乙烯型絕緣電纜。二是移動式電器設備等經常彎移或有較高柔性要求的回路,應選用橡皮絕緣等電纜。三是高溫場所應選用耐熱聚氯乙烯、交聯聚氯乙烯或乙丙橡膠絕緣等耐熱型電纜。高溫場所不宜選用普通聚氯乙烯絕緣電纜。四是在人員密集公共設施,以及有低毒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場所,可選用交聯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不含鹵素的絕緣電纜。
1.4常用電纜外護層類型選擇。一是在潮濕、化學腐蝕環境或易受水浸泡的電纜,其金屬層、加強層、鎧裝上應有聚乙烯外護層。水中電纜的粗鋼絲鎧裝應有擠塑外護層。二是在人員密集的公共設施以及有低毒阻燃防火要求的場所,可選用聚氯乙烯或乙丙橡皮等不含鹵素的外護層。三是當直埋電纜承受較大壓力或機械損傷危險時,應具有加強層或鋼帶鎧裝。四是當直埋電纜在流沙層、回填土地帶等可能出現位移的土壤中,電纜應有鋼絲鎧裝。五是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電纜應選用聚乙烯外護層。
1.5電纜附件的選擇與配置。一是電纜與SF6全封閉電器直接相連時,應采用封閉式的GIS終端。電纜與高壓電器直接相連時應采用象鼻式終端。電纜與電器相連且具有整體式插接功能時,應采用分離(插接式)終端。二是與SF6全封閉相連的GIS終端,其接口應相互配合,GIS終端應具有SF6氣體完全隔離的密封結構。三是在易燃、易爆等不允許有火種場所的電纜終端,應選用無明火作業的構造類型。四是在多雨且污穢或鹽霧較重地區的電纜終端,宜具有硅橡膠或復合式套管。五是電纜終端的額定電壓及其絕緣水平,不得低于所連接電纜額定電壓及其要求的絕緣水平。
2 電纜線路附屬設施的施工要點
2.1電纜導管的加工及敷設要點。一是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和顯著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金屬電纜管不應有嚴重腐蝕,塑料電纜管應有滿足電纜線路敷設條件所需保護性能的品質證明文件,在易受機械損傷的地方和在受力較大處直埋時,應采用足夠強度的管材。二是為防止在穿電纜時劃傷電纜,管口應無毛刺和尖銳棱角,如管口做成喇叭形。三是電纜管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10%。四是金屬電纜管不宜直接對焊,宜采用短管套焊接或采用接頭螺紋連接,套接的短套管或帶螺紋的管接頭長度,不應小于電纜管外徑的2.2倍。
2.2電纜支架的加工要點。一是鋼材應平直,無明顯扭曲,下料誤差應在5mm范圍內,切口應無卷邊、毛刺。二是支架焊接應牢固,無顯著變形,各橫撐間的垂直凈距與設計偏差不應大于 5mm。三是金屬支架必須進行防腐處理。
3 電纜的敷設要點
3.1電纜敷設前應進行下列檢查。一是電纜溝、電纜隧道、排管、交叉跨越管道及直埋電纜溝深度(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m,在人行道下敷設時不應小于0.5 m,穿越農田或車行道下敷設時不應小于1 m,在引入建筑物、與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繞過建筑物時,可淺埋,但應采取保護措施)、寬度、彎曲半徑等符合設計和規程要求。電纜通道暢通,排水良好,金屬部分的防腐層完整。二是電纜型號、額定電壓、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三是電纜外觀無損傷,當對電纜的外觀和密封狀態有懷疑時,應進行潮濕判斷。四是直埋電纜與水底電纜應試驗合格,外層有導電層的電纜,應進行外護套絕緣電壓試驗,并合格。五是充油電纜的油壓不宜低于0.15Mpa,供油閥門應在開啟位置,動作應靈活,壓力表指示應無異常,所有管接頭應無滲漏油,油樣試驗合格。六是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接頭。中間電纜接頭位置應避免設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門口、與其他管線交叉處或通道狹窄處。
3.2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隧道、電纜井和工井的防水層。
3.3電纜敷設時,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偏、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
3.4電纜敷設時,應有監理或甲方代表進行現場監管,防范杜絕不規范施工給電纜后期運行埋下隱患。
3.5電纜敷設時,電纜與鐵路、公路、城市街道、廠區道路交叉時,應敷設于堅固的保護管或隧道內。電纜管的兩端宜伸出道路路基兩邊0.5 m以上,伸出排水溝0.5 m,在城市街道應伸出車道路面。
3.6電纜與建筑物平行敷設時,電纜應埋設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電纜引進建筑物時,所穿保護管長度應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 mm,且應對管口實施阻水堵塞。
3.7直埋敷設電纜的電纜頭與鄰近電纜的凈距不得小于0.25 m。并列電纜的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且凈距不宜小于0.5 m。電纜在終端頭或中間頭附近應留有備用長度。
3.8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0-100 m(介于現在基建工程、小區改造、民房修建及道路改造較多,為有效防范法律風險,建議將可視距離縮小為15-50 m)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置明顯的方向標志或標樁(地貼)。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懷柔供電公司,北京 懷柔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