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強
摘 要:隨著我國城鄉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先進有效的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的覆蓋到各基層鄉鎮,農業機械化也正在向著發展的方向進行進步。信息技術在農業技術方面的深入發展和逐步運用,越來越為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起到支撐作用,從而更加的促進了農業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的應用中,可以更好的使農機機械化的發展速度提高,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打下強有力的基礎。信息技術在應用中能夠看到農業機械化的提升水平,但在其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就通過其背景中,分析了信息技術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重要性,和信息技術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足,都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的利用;農業機械化水平;方法;策略
以信息技術為基本的農業機械化產業鏈使用中可見,通過其快速的發展有力的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穩步提升。在農業產業機械化經濟發展中,機械化進程在不斷的應用,那么在這樣情況下,農業機械化裝備要朝著信息化的方向前進,農業機械化水平方面也要提高其創新性,充分發揮在田地的無限潛力。假如把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化之間相互的進行融合,將會促進農業的整體發展提升糧食生產的效率。
1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作用
在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運作中,信息化技術與農業機械化水平可以促使農業的長遠發展。在農業勞動人員中應積極的開展有關工作是及其重要的。隨著社會發展節奏的不斷加快,諸多城鎮出現打工潮,許多農村青壯年及富余勞動力都在逐漸的進入到城市中。所以,農村大量田地空置,甚至在局部地區出現勞動力不足導致荒蕪的問題,面對大面積的土地管理,強化農業機械化的生產問題,應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在有關農業的生產中,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廣泛的應用,各級政府部門根據當地不同實際出現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其農業機械也享有了很大的福利。在我國對農業機械補助以及鼓勵農業產業的不斷發展中。對于信息技術普及運用背景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的提升及新技術開發,可以很好的解決我國經濟問題,勞動力成本高、加工技術和設備落后、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2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的管理水平
隨著農業機械數量的不斷加大,農機管理已成為影響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當前我國農機管理還存在很多的問題:(1)農業機械在共同一起的作業當中,因配置相互的不合理,造成協調能力相對比較差,其工作效率也有所降低;(2)農業機械在工作當中,嚴重的缺少指導以及專業的管理,致使農業機械在工作中很容易導致損傷機器問題出現。(3)農業機械的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因對農業機械的管理以及使用上基本都是采取一樣的標準來進行,卻忽略了農業機械的品種以及應用方式的不同性,在很大程度中限制了農業機械的生產問題,也導致了農業生產的效率,致使農業機械現有的資源出現浪費。所以,通過信息技術提高農機機械管理水平,對農業機械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過構建信息管理系統,對農業機械進行管理。把農業機械的使用現狀以及相關的信息輸入到系統之后,信息化管理系統會通過數據分析的方法,把分析出來的結果呈現給大家面前,使農業機械管理者得到有關農業機械的工作現狀以及真實的情況。而且,信息技術還可以與農業信息化數據相互的連接在一起,通過對比土壤中的水分以及質量等相關的數據,傳給管理人員推薦最適當的農業機械工作方案,為農業機械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另一個例子就是通過計算機控制技術來實現對農業機械存在故障的檢測,把自動檢測到的故障信息反饋給農機維修企業或生產產家,更好的提升了農業機械維修故障的效率,使農業機械更快的應用在工作中。
3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的導航水平
近年來在農業技術發展過程中,農機導航技術在各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確保農業機械在應用中能夠安全穩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農機工作人員的勞動力度。為了農機導航水平的應用質量,保證其精準與高效提升農機作業的質量以及工作成效,通過信息技術提高農機導航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駕駛技術中,它可以通過接收高精度的北斗衛星定位導航,來控制農業機械進行相關的工作,讓農業機械依照設置的航線來自行的駕駛,可用在多個環節中。并且它還可實現全天24小時連續工作,這樣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降低了農業機械設備操作使用人員的工作強度。目前該技術在諸多地區的玉米、小麥、等等多個農作物的種收領域中投入了使用。該技術的使用可以充分的體現了農業機械信息化以及農業機械智能等優勢,為農業機械化標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2]。
4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的作業水平
4.1耕作工作中
信息技術的運用效果能否準確的測量耕作的深度,這一關鍵點直接關系到其工作質量。我國研究中心成功的開發出了有關農業機械深松工作的監控與服務系統。這個系統通過智能傳感技術、定位技術以及無線信息技術,對耕作的現狀以及工作區域的精確監控[3]。其應用涵蓋了衛星跟蹤、耕作實際監測、區域自動測量等等功能。其在工作中的作業誤差非常的小。對于耕作中的山區等地區,有關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它可以通過角度傳感器得到信號后,系統將會自動的計算耕作的深度,并根據深度來進行調節[4]。面對農田實際情況而言,假如可以準確的測量,那么對于化肥、農藥的使用就會得到很好的提升。農業大學已成功研制出一種稻田激光平地機。它通過旋轉激光平面自動的調整平地機的高度,然后可以檢測出地面的傾角達到真正的應用目的。
4.2種植方面
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精準播種也是農業機械重要的研發之一。農機院研發出了一款免耕地、免施肥的農業機械,在種植中可以通過研發出的農業機械一次即可全部的完成種植。對于變量播種技術來說,可以通過土壤中水分以及農作物的產量進行準確的調整,從而提升農作物的營養成分[5]。
我國農業大學還研發出了電驅式玉米播種器,通過觸屏技術、控制技術以及傳感技術,解決了跳鏈的問題,提升了播種機運行的質量和速度。
5 總結
通過以上論述來看,目前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全面應用,已經快速的推進了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生產以及智能化的發展,農業機械技術信息化等相關應用技術,對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與解放農村勞動力,提升勞動效率,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等諸多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農業機械化建設得到發展的驅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杜岳峰,傅生輝,毛恩榮等.農業機械智能化設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農業機械學報,2019,050(009):1-17.
[2]張漫,季宇寒,李世超等.農業機械導航技術研究進展[J].農業機械學報, 2020,051(004):1-18.
[3]郭皓.關于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思考[J].種子科技,2019,37(16):167-168.
[4]王林,吳劍銘,蘇宇翔,夏冰.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11):50.
[5]歐泳杏.依托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措施[J].江西農業,2018(16):124.
(廣西桂平市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廣西 桂平5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