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梳理瑤族文化與養老資源的基礎上,分析基于瑤族文化產生的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物質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4類養老資源,并從瑤族醫藥學和瑤族養生養老產業兩方面,闡述瑤族文化的養老資源現狀。
關鍵詞:瑤族文化;養老資源;老齡人口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13-00-04
0 引言
瑤族是中國最古老且最長壽的少數民族,其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美食、醫藥、家族制度等在內的具備鮮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踏遍青山散為家”的瑤族人在繁衍生息中創造了燦爛的瑤族文化,而瑤族文化又孕育了長壽的瑤族人。以山區作為主要居住地的瑤族人,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在實現瑤山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傳承與開發著瑤醫養生、瑤族養老產業等瑤族文化。瑤族人對養老有深刻的認識,瑤族養生養老文化富含養老資源。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8.1%。相較于2018年年底,老年人口占比有所上升,我國正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而針對國民疾病問題的突出,國家層面提出了“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在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增加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背景下,引起了全社會對健康老齡化的關注。對此,蘊涵著長壽理念的瑤族文化可以為老齡人口的健康長壽提供有益指導。然而,老齡人口的健康長壽與其具備的養老資源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不同的養老資源也在民族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無形產生,因此具備獨特、完整內涵的瑤族文化中的養老資源具備重要的研究價值。
1 瑤族文化和養老資源概述
1.1 瑤族文化
在瑤族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支系在旅游產業、飲食醫藥、風俗習慣、家庭觀念及家族制度等方面的特點構成了獨特且完整的瑤族文化。
道德文化:瑤族具備尊敬老人、團結互助、路不拾遺等優秀的傳統道德。其中,在尊敬老人方面,瑤族人具有瑤老議事習俗(族內公共事務由長者“話事人”商議決定),且節日喜宴必請老人坐上座,好酒好菜必先夾給老人品嘗,路遇老人必讓行,老人背負重物必替老人背物。
醫藥文化:瑤族在預防醫學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采用簡易有效的隔離方法,結合地方法規性的環境保護措施來為族民創造健康環境。此外,瑤族人還利用本地豐富的藥物資源治病防病、保護健康,在其地方法規中還增加了優生優育、環境保護等醫藥衛生內容。
飲食文化:瑤族人的飲食和漢族人有基本的共同習慣,但瑤族人有獨特的食品制作方式,且瑤族人飲酒以自己所釀的低度米酒為主?,幾迦嗽谥谱鞑穗葧r,習慣性地將瑤藥與食材搭配形成藥膳,或直接食用藥食同源食品。
法律文化:瑤族人有“奉養父母,撫育子女”“路遇長者,不奪路先行,如長者負重,須主動助一臂之力”“不私占家產,花錢請示父母”等10條傳統戒律。
產業文化:瑤族地區憑借其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資源,開發了獨一無二且優質的康養產業,在發展養生養老產業的同時打造養生品牌。
對不同種類的瑤族文化進行整合發現,瑤族人的長壽得益于其獨具特色的養生養老文化。
1.2 養老資源
學者柴效武率先對養老資源的定義及分類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其《養老資源探析》一文中,他指出:“養老資源不僅是指傳統概念的養老資金,還包括國家、社會、家庭個人等養老主體所擁有的能夠對養老事業開展帶來實際效用,并有助于養老事業開辦的一切資源?!盵1]在養老資源概念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多種養老資源劃分方式,包括“經濟資源+自然環境資源+制度資源”“老人掌握資源+實際消耗資源”“可量化資源+非可量化資源”等。
根據英國國際發展署構建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實現可持續生計目標的關鍵在于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和自然資本的供給。而維持可持續生計和提高生活質量,只是處于對各種資本需求數量與質量的不同層次,因此提高老齡人口的生活質量同樣在于“五邊形”生計資本的供給。
本文結合學者柴效武對養老資源的探析和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認為養老資源是指由傳統的養老資金擴充而來的,涵蓋了老齡人口在生活中所需并運用消費的各種能夠為提升老年生活質量帶來實際效用的資源。養老資源可以劃分為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物質資源、經濟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
2 基于瑤族文化產生的養老資源
在多種瑤族文化的交叉中,瑤族人形成了獨成體系的養生養老文化。而這種帶有瑤族標識性的養生養老文化又孕育了多元化的養老資源。結合瑤族文化的內涵與養老資源的概念分析可以得知,基于瑤族文化產生了涵蓋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物質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在內的養老資源。
2.1 人力資源
人力養老資源是指老齡人口所擁有的來自其他年齡階段人群的尊重及照護。這種資源需求往往來源于老齡人口的心理慰藉需求和醫療需求?,幾逦幕瘡娬{“尊老”,在所有年齡階段群體里,老齡人口是瑤族群體中社會地位最高的。不受經濟水平、領導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老齡人口無論何時都能獲得必備的尊重?,幾寮彝娬{家庭氛圍團結和睦、關愛老人是家庭內容的重點,這就意味著在瑤族人養老的過程中,家庭成員會承擔起照護責任,給予老齡人口優質的照護服務。同時瑤族人強調團結友愛,這種氛圍下的族群生活維持了老齡人口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網,使得老齡人口獲得認同感和集體感。此外,獨特的瑤醫文化采用別具特色的治療法與藥物,為瑤族老齡人口的治病保健、延年益壽提供了良好的醫療基礎[2]。
2.2 社會資源
社會養老資源是指老齡人口在新的社會關系網中獲得的突破了完全性族內互助的養老資源。這種資源打破了傳統的家庭養老、社區養老以及機構養老等養老格局?,幾迦艘郎蕉雍透牧季幼…h境的傳統促進了瑤族地區養生養老產業資源的形成,發展了旅居式養老、候鳥式養老等養老方式[3]。瑤族老齡人口在瑤族地區養生養老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僅構建了同外界有更多聯系的社會關系網,同時也享受到了產業發展帶來的利益與成果。此外,養生養老產業的發展也反作用于瑤族文化,帶動了瑤族居住環境文化和醫藥文化的發展,老齡人口則在這種反作用中收獲了更多的養老資源。
2.3 物質資源
物質養老資源是指老齡人口擁有的用于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物質性財富。這種資源需求來源于老齡人口的物質生活需求?,幾迦说囊率匙⌒芯c其居住環境息息相關[4]?,幾宓貐^有諸多的竹林、麻、木等野生植物,瑤族人的服飾面料就來源于這些天然的植物纖維,使得瑤族服飾具備防寒吸濕、柔軟舒適、耐用保健等特點?,幾迦丝可匠陨?,自己種植作物、狩獵、釀酒且自制油茶、百草茶、火麻油等佳肴來滿足自己的健康飲食需求。而且瑤族人的飲食以少鹽清淡為主,降低了某些疾病的患病風險。瑤族人的住房依山而建,往往有清晰的住所分區和良好的采光及通風條件,于老年人而言宜居養老。
2.4 自然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養老資源是指有利于老齡人口養老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服務。這種資源需求來源于老齡人口對維系身心健康的養老環境資源需求。從瑤族人的日常生活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可以看出,瑤族人的居住地大多具有自然資源豐富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中,瑤族人還將瑤族地區的一些動物、植物和食物在認識和實踐中漸漸轉變成了獨特的醫療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瑤醫需要藥物時往往能夠就地取材。而森林覆蓋率高、充沛的雨水和溫和的氣候,都使瑤族地區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3 瑤族文化中的養老資源現狀
在世世代代的傳承與開發中,瑤族文化中的養老資源也在不斷發生改變。由于部分瑤族文化基本保持了傳統理念與形式,所以接下來從同時具備了可傳承性和可開發性的瑤族醫藥學、瑤族養生養老產業兩方面來探討瑤族文化的養老資源現狀。
3.1 瑤族醫藥學
瑤族人利用其賴以生存的居住環境,傳承與開發瑤族醫藥學。作為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珍寶之一,瑤族醫藥學在瑤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為瑤族人提供了防病治病及繁衍后代的重要經驗。這些經驗具備重要的醫藥及護理價值,也為老齡人口的養老提供了豐富的醫療保健資源。
瑤族醫藥理論強調“三元和諧”,即“天”“地”“人”三者是一個整體,“天”和“地”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到“人”,因此瑤醫指出在治療之外還要重視消除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等導致疾病的因素[5]。而瑤族醫藥學中的盈虧平衡理論就體現了這種“三元和諧”理念。盈虧平衡理論講究個體自身內部的穩定和個體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即保持健康就要從身心兩方面入手。于老齡人口而言,保持健康不可“過用”,要在飲食、休勞、情緒等方面保持適中,以達到機體平衡狀態。
瑤醫診療法獨特且豐富。在疾病診斷中,瑤醫不僅采用普通的望聞問切,而且發展了鼻診、耳診、面診等多種方法,這些方法有助于發現、預防某些疾病的發生和惡化。在疾病治療方面,瑤醫發展了7大類總計30余種治療方法,藥方則達到了上百種。其中,藥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是通過簡單的操作,搭配豐富的藥源,對人體進行調理。于老齡人口而言,具備瑤族特色的診療法居家即可操作且效果明顯,通過治病防病、調理健身可實現延年益壽。
瑤族人在認識到瑤山各種動植物和食物的藥用價值后,逐漸形成了食用藥膳或藥食同源食品來進行食療的傳統習俗[6]。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食物,搭配不同的藥材,不管是主食、湯液還是醬料,均可加入瑤藥來食用。如將“花蘆”(一種瑤藥)藥液與糯米粉、黃糖混在一起制成“藥粑”,食用后可在很大程度上消滅人體內的寄生蟲。于老齡人口而言,這些藥膳或藥食同源食品不僅滿足了其飲食需求,同時也為防病治病、調理健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 養生養老產業
瑤族地區獨特的養生養老文化與優良的自然環境資源為養生養老產業尤其是旅游業奠定了基礎?,幾屦B生養老產業不僅為本地瑤族老齡人口開發了更多的養老資源,也為外來老齡人口提供了旅居式養老、候鳥式養老等養老體驗。
巴馬瑤族自治縣的百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了世界長壽之鄉認定標準的3倍,被認定為是“世界長壽之鄉”。近年來,巴馬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大量投資養生養老產業開發的資金,開發了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產業、養生養老地產服務產業等圍繞生態優勢發展起來的健康產業,打造了為老齡人口提供健康服務的管理產業鏈。根據旅游部門統計,每年來巴馬休閑度假的“候鳥人”達到了10多萬人次,其中更有2萬左右的人長期居住在巴馬。巴馬養生養老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
金秀瑤族自治縣不僅被譽為“世界瑤都”,更被社會學家費孝通稱作“中國瑤族文化研究中心”。金秀憑借其豐富的瑤醫藥資源和對瑤醫藥的深入研究,通過有機結合瑤醫藥和養生養老問題開發了瑤醫藥康養產業,打造了瑤醫藥自主品牌,不斷增強瑤醫藥對養生旅游等產業的服務效應。近年來,金秀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開發了一批與瑤醫藥相關的產業項目,不僅建成了多家瑤醫藥加工企業,還與金秀瑤族自治縣瑤醫醫院合作開發了“瑤醫藥康復養老基地”。
4 結語
瑤族文化在瑤族人的傳承與開發中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瑤族人利用大自然的饋贈,不僅改善了民族生活,還創造了豐富的養老資源。養老資源從數量與質量、可及性等方面決定了養老生活質量,而瑤族地區所擁有的天然資源庫與瑤族人開發創造的養生養老產業較好地滿足了當代老齡人口的高質量養老需求?,幾逦幕械酿B老資源應當得到不斷的傳承與開發,挖掘瑤醫藥在老齡人口養老過程中的疾病預防、護理與治愈作用,開發更多更優質的養生養老產業,以滿足老齡人口的多元養老需求。
參考文獻:
[1] 柴效武.養老資源探析[J].人口學刊,2005(02):26-29.
[2] 謝陽姣,楊帆,吳夢麗,李彤.瑤族健康長壽的養生內涵初探[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2(02):81-82+147.
[3] 閆國躍,李彤,白燕遠,馬艷,馬建澤,劉莉,許莉,符標芳.瑤族養生養老資源初探[J].大眾科技,2016,18(12):63-65.
[4] 藍振興.基于廣西瑤族康養資源優勢的精準扶貧路徑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5] 杜俊芳,王雪妮,張曼.瑤醫藥在醫養結合中的優勢探討[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8,24(12):69-70.
[6] 陳一凡,張瑤,溫雅璐,張清怡.瑤族飲食養療文化初探[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8,24(12):62-64.
作者簡介:彭多(1996—),女,貴州畢節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保障政策及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