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 李國才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 貴州 遵義 563000)
宮外孕破裂是一種嚴重的婦科急腹癥,是導致育齡婦女死亡或喪失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近幾年來,宮外孕破裂的發病例數呈現出增加趨勢。該疾病的產生是由受精卵在輸卵管著床,引起輸卵管破裂造成的。對宮外孕破裂患者的早診斷和早治療,才能有效維護孕婦的生命安全[1]。手術探查的方法會造成較大的創傷,患者難以接受,且可能會影響其生育能力。隨著近幾年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分辨陰道超聲也在宮外孕破裂的檢查、診斷和治療中有更多的應用。本次研究選擇2017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54 例疑似發生宮外孕破裂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了超聲波診斷宮外孕破裂的準確性,并報告如下。
選擇2017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54 例經陰道檢查考慮宮外孕破裂可能病例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均符合以下臨床指標:突發性下腹部疼痛與肛門墜脹感;宮頸抬舉樣疼痛和反跳痛;腹肌緊張癥狀;尿人絨毛促性腺激素檢查結果為陽性或弱陽性。均無其他嚴重疾病,配合良好。研究對象年齡在21 ~45 歲之間,平均(39.8±5.2)歲。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二維超聲檢查,采用GE ProV730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設置為3.5MHs ~5MHs。選取仰臥截石位,超聲檢測儀的探頭涂上耦合劑,戴上避孕套,直接將探頭放入陰道內進行檢查,掃描患者的盆腔斜面、橫面和縱面。再對附件區和子宮內部進行掃描和檢查,了解患者的子宮及附件情況。最后檢查患者的盆腔、脾腎間隙和肝腎間隙。所有檢查操作均由統一為醫師實施,有1 名助理醫師負責數據的記錄。
觀察并記錄54 例患者的超聲波檢查診斷結果,并與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超聲波檢查,54 例經陰道檢查考慮宮外孕破裂可能病例數中有53 例被診斷存在宮外孕破裂出血,1 例被診斷為無宮外孕破裂出血。經病理檢查,54 例患者均為宮外孕破裂出血。經數據分析,超聲波檢查診斷宮外孕破裂出血的準確率為98.15%,漏診率為1.85%。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無顯著差異,見表。

表 54 例患者的超聲波檢查結果與病例結果比較 [n(%)]
宮外孕也被認為是婦產科的一項急癥宮外孕,該疾病的發生與人工流產、宮內節育器等因素有關,但臨床醫學對其發病機制上沒有明確的認識。有研究資料顯示,宮外孕可能與患者的子宮內膜及肌層受損相關,也可能是患者的輸卵管通暢受阻造成的[2]。宮外孕流產或破裂后,患者會出現急性出血,若不能迅速有效治療,就很可能導致育齡婦女死亡。早期宮外孕患者,可采用手術治療或藥物保守治療的方式解除,有效保留患者患側的輸卵管功能及構造。但是若宮外孕沒有被及時發現,就可能會引起患者的輸卵管的膨大、穿透、破裂出血等,患者出現大出血的風險極大,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3]。因此,診斷和有效治療是降低宮外孕患者風險的有效方式。
在臨床診斷中,主要方法有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實施婦科檢查及實驗室化驗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臨床進行宮外孕診斷的主要方式[4]。隨著超聲檢查探頭的移動,能夠對患者宮內妊娠物的位置進行詳細了解,并了解妊娠囊體積較大或突出子宮外患者的具體情況,清晰顯示患者的受精卵的著床位置和輸卵管解剖結構之間的關系,掌握宮外孕破裂出血的具體情況[5]。
本次研究中,將我院的54 例經陰道檢查可能為宮外孕破裂出血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過病理檢查和二維超聲波檢查,結果發現超聲波檢查對宮外孕的檢出率為98.15%,與病例檢查的檢出率(100.00%)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超聲波檢查診斷宮外孕破裂出血的準確性很好。有研究資料提示,超聲檢查在檢出率和檢出包塊大小方面的顯著優勢便于通過檢查了解患者病灶實際情況。54 例患者中存在1 例漏診,漏診率為1.85%,可能是因為診斷主觀性以及宮外孕破裂出血本身缺乏特異性等因素有關,從而導致對宮外孕的診斷的誤診,還需要在今后的診斷中,結合患者的病史、超聲波等多種檢查方式,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避免誤診漏診。
綜上所述,超聲波檢查對宮外孕破裂出血患者檢出率高,在宮外孕破裂出血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