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洋
(武警山東省總隊機動支隊衛生隊 山東 濟南 250116)
急性支氣管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寒戰、低熱、等癥狀[1]。若不能及時治療將導致病情加重,造成肺部感染現象,由咳嗽、咳痰癥狀加劇引起呼吸氣道阻塞造成氣道阻塞呼吸困難,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左氧氟沙星是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常見藥物。但實際臨床治療中,僅使用左氧氟沙星其治療效果并不顯著。為此本文以我院68 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為例,探究左氧氟沙星聯合氨溴索的臨床療效,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2019 年1—12 月期間的68 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確診。采取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4 例,年齡范圍在21 ~24 歲)和實驗組(34 例,年齡范圍在20 ~25 歲),患者均為男性。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預先告知患者,且經其同意,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所有患者進行吸氧、解痙平喘治療。對照組給予左氧氟沙星(河南藍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223),0.2g/次,2 次/d,病情偏重者可增為3 次/d。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靜脈滴注氨溴索(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54)治療,15mg/次,2 次/d,病情偏重者可以增至每次30mg/次。連續治療7 天后對兩組評定療效。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血氧指標進行檢測,對比兩組在治療前后的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的變化情況。記錄治療后兩組的肺部啰音、排痰效果、胸部X 線征象等臨床癥狀。將其分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胸部X 線征象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胸部X 線征象有所緩解;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胸部X線征象無緩解。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該組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在治療后,實驗組的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的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值對比(±s)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值對比(±s)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治療后)實驗組 34 65.46±6.34 76.31±7.26 52.36±5.19 42.46±7.39對照組 34 65.75±6.25 71.12±6.34 52.78±5.48 51.47±5.54 t - 0.190 3.139 0.325 5.688 P - 0.849 0.003 0.747 0.001組別 例數 血氧分壓(治療前)血氧分壓(治療后)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治療前)
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該疾病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2]。該病嚴重并發癥一般常見有基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其急性支氣管炎可嚴重導致血氣出現異常,該病若不能進行有效治療,病情持續惡化將導致窒息或者呼吸衰竭現象,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據研究表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常見治療方法為口服左氧氟沙星,且能取得一定治療效果。左氧氟沙星是一種喹諾酮類藥物,其殺菌、抗菌、抗炎效果較好[3]。藥物在吸收后,將分布于扁桃體、痰液等組織中。有效消除急性支氣管炎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炎癥,起到化痰、祛痰作用。但是單一服用左氧氟沙星的療效并不顯著。為此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
氨溴索常用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且人體對該藥物的吸收良好,能迅速作用于患處,且藥效持續9 ~10h。氨溴索大都分布于肺部、肝部、腎部。藥物經肝代謝,最終由尿排出。該藥物是一種呼吸道潤滑祛痰藥,能有效溶解黏液、痰液,促進中性黏多糖分泌,并作用于肺泡與氣管,降低酸性黏多糖的合成量,緩解痰液的黏度,促使呼吸道黏液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趨于正常。同時氨溴索作用于支氣管纖毛,促使其加快運動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哮喘癥狀。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聯合氨溴索治療后,其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有明顯改善。且兩組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左氧氟沙星聯合氨溴索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
綜上,在對急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時,使用左氧氟沙星聯合氨溴索的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