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玲 李娜 陸梅 郭俊青
(武警山東總隊醫院門診部 山東濟南 250014)
高血壓是多因素導致的一種慢性、進展性心血管綜合征,發病率較高,如血壓控制不好隨著病情發展會大大增加發生其他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還可能累及其他器官;嚴重影響患者工作生活[1]。高血壓需要長期用藥控制血壓,單一用藥常難以達到理想血壓,需要聯合用藥。目前臨床原發性高血壓用藥方案眾多,本研究使用厄貝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用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安全有效,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標準:均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2],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合并其他嚴重內科疾病為明確禁忌癥的,重度肝腎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對本研究所選藥物過敏者。其中男46 例,女34 例;年齡43-65 歲,平均年齡(58.61±5.58)歲;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3.53±2.18)年;平均舒張壓為(97.76±4.05)mmHg,平均收縮壓(156.55±4.19) mmHg。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40 例)和對照組(40例),兩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組前均戒煙戒酒、低鹽飲食,改變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對照組采用厄貝沙坦片口服治療,150 mg /次,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療,2.5 mg/次,1 次/d;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8 周。
對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1.0 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得到顯著降低(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收縮壓156.47±6.34 vs.133.67±5.12,P<0.05,舒張壓97.71±4.33 vs.87.96±3.67,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收縮壓156.63±5.97 vs.126.35±4.31,P<0.05, 舒 張 壓97.81±4.51 vs.82.89±3.75,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收縮壓126.35±4.31vs.133.67±5.12,P<0.05,舒張壓82.89±3.75vs.87.96±3.67,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結果(±s,mmHg)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結果(±s,mmHg)
組別 n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0 156.63±5.97 126.35±4.31 26.0087 <0.05 97.81±4.51 82.89±3.75 16.0880 <0.05對照組 40 156.47±6.34 133.67±5.12 17.6949 <0.05 97.71±4.33 87.96±3.67 0.1162 6.9175 0.1021 6.1112>0.05 <0.05 >0.05 <0.05 10.8639 <0.05 t P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尚無顯著差異(5.00% vs.15.00%,P>0.05),詳見表2。
原發性高血壓在我國發病率較高,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如何有效控制血壓對改善患者長期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控制血壓的有效途徑為長期降壓藥物治療,臨床治療高血壓方案較多,以聯合用藥降壓為主,有學者認為,聯合用藥不僅可以提升降壓效果,還可降低逆轉高血壓狀態對靶器官的損傷及不良反應的發生。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情情況比較結果(例)
厄貝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 Ⅱ受體拮抗劑,可通過多途徑實現降壓目的,且能夠通過抑制醛固酮釋放保鉀排鈉;但臨床應用中發現,該藥導致的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較多,雖然不嚴重但仍影響用藥安全性[3,4]。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降壓機制與厄貝沙坦不同,通過抑制鈣離子通道達到舒張血管、降壓的目的;該藥祛除了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無降壓效果但易導致不良反應的右旋體,因此,降壓效果得到提升,且大大降低了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4,5]。
本研究結果顯示:厄貝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用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血壓控制效果更好,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
綜上所述,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在不增加不良反應的同時可顯著提升血壓控制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