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亞越 鄭遠智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麻醉科 重慶 400010)
腹腔鏡手術因具有創傷小等特點被廣泛用于肝癌切除術中,但是在手術過程中,因腹腔臟器的切除以及各組織之間的牽拉易造成患者術后產生劇烈疼痛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術后恢復[1]。舒芬太尼是阿片類藥物,具有良好的中樞神經鎮痛效果,但是有研究發現在手術中單用舒芬太尼具有成癮性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地佐辛是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能夠發揮良好的鎮痛作用[2]。本次研究將地佐辛與舒芬太尼合用,旨在探究其對肝癌患者的術后鎮痛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行腹腔鏡肝癌切除術后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58 ~68 歲,平均年齡(63.4±3.5)歲;觀察組男23 例,女22 例,年齡57 ~69 歲,平均年齡(63.8±3.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得到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納入標準:入組患者與《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經病理學檢查確診;均為行腹腔鏡肝癌切除術的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伴隨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存在手術禁忌癥患者。
麻醉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全麻誘導,靜脈注射2mg 咪達唑侖+0.4ug/kg 舒芬太尼+2mg/kg 丙泊酚+0.2mg/kg 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氣管插管后機械通氣。術后接鎮痛泵,對照組泵內藥物為采用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20050580)2.0ug/kg+托烷司瓊(黑龍江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H20050697)5mg,觀察組泵內藥物為在對照組基礎上合用地佐辛(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海慈生物藥業有限公司,H20080328)0.5mg/kg。兩組藥物均用生理鹽水稀釋至100mL,負荷劑量為5mL,持續劑量保持為2mL/h,每次PCIA(自控靜脈鎮痛)的量為2mL。
觀察兩組手術前后TNF-α(腫瘤壞死因子)、IL-6(白細胞介素-6)指標以及兩組患者術后鎮痛效果。鎮痛效果評判標準[3]:顯效:疼痛消失,無不良反應發生;有效:輕微疼痛,無不良反應發生;無效:疼痛明顯,出現不良反應。
數據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的TNF-α、IL-6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TNF-α、IL-6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兩組TNF-α、IL-6 水平對比(±s,pg/mL)

表 兩組TNF-α、IL-6 水平對比(±s,pg/mL)
注:與術前比較,*P <0.05。
組別 n TNF-α IL-6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觀察組 45 10.3±1.7 38.8±1.7* 45.9±6.2 99.4±12.5*對照組 45 10.5±1.2 42.3±1.6* 44.8±5.7 130.2±12.2*t 0.645 10.057 0.876 11.829 0.521 0.000 0.383 0.000 P
觀察組顯效32 例,有效11 例,無效2 例,對照組顯效17 例,有效16 例,無效12 例,觀察組的鎮痛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73.33%),差異顯著(P<0.05)。
腹腔鏡手術在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是術后患者常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以及炎癥反應。術后靜脈自控鎮痛是術后鎮痛的主要方式,靜脈鎮痛類藥物種類繁多,選取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的藥物一直是臨床上的研究熱點。
本次結果顯示,術前兩組的TNF-α、IL-6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TNF-α、IL-6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鎮痛總有效率(95.56%)較對照組(73.33%)更高(P<0.05)。說明舒芬太尼具有明顯鎮痛效果,且作用持久,舒芬太尼單獨用于肝癌切除術中鎮痛效果局限,易產生呼吸抑制;地佐辛鎮痛效果良好,成癮性小,能夠松弛胃腸道平滑肌,從而降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兩者合用不僅能提高臨床鎮痛效果,抑制炎癥反應,還能提高安全性[4]。
綜上所述,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能提高腹腔鏡肝癌患者臨床鎮痛效果,抑制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