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斌
(溫州天正司法鑒定所 浙江 溫州 325000)
壓曲型肋骨骨折是常見的骨折種類之一,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相關骨折的情況判斷越來越準確,而在法醫學范疇當中,某些案件需要對涉事人進行傷害程度的認定,各種檢查技術以及診斷結果為法醫學鑒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參考信息。本文就MSCT 對壓曲型肋骨骨折診斷的法醫學意義展開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本所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間內受理的壓曲型肋骨骨折被鑒定人400 例,所有被鑒定人均進行常規放射檢查診斷與MSCT 檢查方式,被鑒定人當中男312 例,女88 例,年齡24 ~68 歲,平均年齡(37.2±5.18)歲。
本所管理部門知悉并通過本次實驗,所有實驗內容以及工作事宜均在管理部門監督之下完成。
由高資歷法醫共同參與兩種方式影像學成像的鑒定,重點關注兩種方式下的骨折類型、骨折成像、圖像當中骨折周圍組織的情況,隨后對鑒定結果進行記錄并統計,判斷MSCT(多層螺旋CT)檢查壓曲型內骨骨折的實際應用價值,隨后就MSCT 的實際作用展開相關的研討分享會,選取同一被鑒定者兩種方式差別較為明顯的影像學成像作為例子,對MSCT 在法醫鑒定當中的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以往資料進行循證分析,通過經驗總結的方式逐漸的完善對于MSCT 鑒定存在的相關誤區或者空白,從而增強對MSCT 檢查方式的認識。
(1)診斷準確率:指兩種診斷方式檢出各類型骨折例數所占被檢人數的百分比。明確壓曲型肋骨骨折;其他骨折類型;無骨折情況發生。
(2)圖像特異性表現:組織挫傷;肋骨折斷、錯位、粉碎。
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診斷準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診斷準確率對比[n(%)]
經過CT 掃描得到圖像后,通過圖像能夠明顯觀察到肋骨周圍組織挫傷、腫脹、發炎等情況,且能夠清楚觀察到肋骨折斷、錯位、粉碎情況,常規放射檢查方式只能夠簡單的觀察到肋骨發生骨折情況,對于復雜的骨折不能夠加以辨別。
壓曲型肋骨骨折是臨床肋骨治療當中常見的骨折種類,同時也是刑事、民事案件當中常見的傷害類型,涉及法律法規的檢查中,肋骨骨折的成因較為復雜,涉及打架斗毆、爆炸、車禍、重物沖擊等,而在刑法上,需要嚴格的根據傷害程度進行結果的判斷。因此在判斷肋骨骨折損傷類型以及損傷程度的檢查方式選擇尤為重要[1-2]。
常規放射檢查方法應用時間長久,相關的檢查技術十分規范,操作十分成熟,應用于常規的檢查當中效果較好,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特殊需要的不斷增加,該方式在提供精確的判斷的影像學成像的時候表現十分疲軟。
MSCT 掃描在當前的醫學檢查技術當中是最有效的檢查手段之一,雖然由于機器構造以及被鑒定人身體等一系列的原因,檢查的精度不能夠達到百分百準確,但是多排螺旋CT 的密度分辨率相較于常規的檢查方式明顯較高,影像學成像能夠清晰的顯示出肋骨骨折、錯位等,更能夠判斷被鑒定人是否發生復合型骨折以及周圍組織的受傷情況。通過適當的參數調節以及掃描位置選擇,能夠呈現出最佳的檢查結果。在國家最新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相關標準當中,對肋骨骨折的類型以及受傷程度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規定指出,當“肋骨骨折6 處”以上,則判斷為輕傷一級;“骨折2 處-5 處”判斷為輕傷二級。相關的規定對于受傷程度有著明確的規定,這對相關的檢查提出了更高精度的要求,毫無疑問,就當前技術發展來說,MSCT檢查方式能夠為法醫對傷害類型以及傷害程度提供十分有效的判斷依據[3-5]。
在本研究當中,經過不同檢查方式實施之后,實驗組對骨折類型的診斷準確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能夠較為清楚的而顯示肋骨骨折部位及周圍組織的損傷情況。
綜上所述,對壓曲型肋骨骨折被鑒定人進行檢查診斷,MSCT 檢查方式診斷準確率高,具有明顯的特異性,能夠為法醫學鑒定提供準確地損傷程度、致殘狀況判定信息,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