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 李勇(通訊作者) 鐘欽 倪婷婷
(貴州省人民醫院腫瘤科 貴州 貴陽 550002)
三陰性乳腺癌,即為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原癌基因Her-2 為陰性的乳腺癌[1]。該類乳腺癌占據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5%左右,存在特殊生物學行為、臨床病理特征。三陰性乳腺癌以一種侵襲性病程為主要表現,遠處轉移及腦轉移的風險較高,該病患者遠處轉移風險3 年時會達到高峰。值得一提的是,阿帕替尼為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的抑制劑,于人體生物利用度非常高,同時應用安全系數高、可靠。本次研究將我院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作為評價對象,主要分析采用阿帕替尼治療的臨床效果。
對我院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30 例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年齡區間30 ~62 歲,平均(46.5±4.4)歲;預計生存時間12 周以上。
納入標準:①存在原發腫瘤組織病理學特征的轉移病灶;②接受免疫組化分子分型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腺癌;③經過一、二線解救化療無效;④預計生存期>12 周;⑤KPS 評分>70 分;⑥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剔除標準:①化療禁忌癥;②臨床資料不全;③非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全部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均給予阿帕替尼(生產廠家:江蘇盛迪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02)口服治療,于餐后30min 服用,每日劑量為500mg,共治療16 周(4 個周期)。30 例患者中4 例患者通過阿帕替尼單獨治療,剩余23 例患者聯合TP 方案化療,給予多西他賽(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院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366),75mg/m2靜滴,d1;順鉑(生產廠家: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652)25mg/m2靜滴,d1 ~3,3 周為一個周期,連續治療四個周期;3例患者進行EP 化療、NX 化療。如果治療期間產生不良反應情況,需聯系患者的不良反應評級考慮減量/停藥處理。
1.3.1 對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情況,作以觀察、記錄。
1.3.2 臨床效果的判定參照RECIST1.1 評估量表:經治療病灶消失,為完全緩解;經治療病灶半徑總和至少減少30%,為部分緩解;經治療目標病灶無明顯改變,為病情穩定;經治療病灶半徑總和增加至少20%,為進展。前2 項評價指標的總和×100%=客觀緩解率(ORR)。
數據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4 個周期的治療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73.33%,見表1。

表1 臨床治療效果的分析[n(%)]

表2 病例不良反應情況的分析[n(%)]
當前,我國三陰性乳腺癌疾病的發病情況呈年輕化趨勢發展,總體復發轉移率在70%左右,如果復發轉移中位生存時間約為10 個月,所以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非常關鍵[3]。本文采用的阿帕替尼屬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這一化合物經對VEGFR-2 酪氨酸激酶進行抑制能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和其受體結合后信號傳導,這時對于腫瘤血管生成的抑制效果較好,從而提高臨床效果。需要注意事項:阿帕替尼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高血壓、骨髓抑制、乏力、惡心、蛋白表等。大部分不良反應情況均可以得到控制,利于確保患者治療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耐受度[4]。同時,該藥為存在潛力口服的小分子抗腫瘤藥物,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治療中應用效果理想,并且和其他抗腫瘤藥物聯合應用效果顯著,進而有助于切實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5-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30 例病例的客觀緩解率為73.33%,不良反應發生了高血壓、骨髓抑制、乏力、惡心,以及蛋白尿,發生率分別為:10.00%、16.67%、20.00%、13.33%、16.67%。由此表示,阿帕替尼在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治療中運用,可保證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
綜上所述,采取阿帕替尼對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治療,不僅臨床效果較好,而且不會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患者可耐受依從性好。但臨床方面關于阿帕替尼配合其他抗腫瘤藥物,對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報道較少,故而需臨床研究人員不斷深入分析、研究,從而為改善該病患者的預后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