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娟
(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放一病區 山東 濟南 250117)
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主要包括調強放療、影像引導調強放療、劑量引導調強放療,比較先進的一種腫瘤放射治療的設備,在治療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直線加速器和螺旋CT 的完美結合來突破傳統加速器的限制,更加有效的實現對腫瘤的高速放療和精準治療[1]。本文主要分析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的相關操作和護理體會,同時將主要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通過對照實驗進行分組研究,所歸入本文研究組內的調查對象均來自2018 年2 月—2019 年10 月,為同期到我院治療的74 例腫瘤放療患者,通過平均抽簽法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數量均等,同為37 例。觀察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7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8 例,χ2=0.0542,P=0.8159;觀察組年齡最大為65 歲,年齡最小為18歲,年齡平均值為(35.64±12.05)歲,對照組年齡最大值為66歲,年齡最小值為20 歲,年齡平均值為(37.25±13.0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1 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操作方法 對患者進行開機治療的時候,應該密切對患者的情況和設備運行狀況進行監視,照射結束以后,檢查患者體位的移動狀況,及時進行相關記錄和提醒。如治療過程中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終止治療并進行相對應的處理,糾正以后再一次進行照射治療,對患者進行有關參數的記錄,并將相關狀況匯報給主治醫生[2]。如果患者的體質相對較差,對患者進行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的時候,可能導致患者存在有較大的體力消耗,因此要注意對患者的表情神態,動作等進行觀察,必要的時候要終止進行放射治療。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配合一般的護理,觀察組則選擇應用全程護理手段進行干預,具體護理如下:
①放療前護理:對患者進行放療以前要積極的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和入院評估,主要針對患者的疼痛和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等相關情況進行評估,以便能夠及時的做好防御工作。還要完善相關的檢查工作,積極的配合醫生來保證各項檢查能夠合理正確的進行。做好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工作,大部分患者都可能存在恐懼不良心理,因此要積極的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以方便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決心。還要對患者進行術前的身體準備,及時幫助患者糾正貧血,脫水等情況,檢查以前將患者所攜帶的手鏈、項鏈等相關情況進行摘除,避免患者存在二次輻射,育齡婦女如果存在有妊娠要求,則需要進行及時的終止妊娠,避免對胎兒產生影響。
②放療中護理:在對患者進行放射治療時也要及時的將心理護理進行跟進,患者會隨著治療的進行表現出一系列的不良狀況,這樣就會導致患者出現焦躁的情緒,所以要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解釋和干預,盡量避免患者直接面對加速機機頭。對患者皮膚進行相關的護理,因為照射部位的皮膚相對敏感,所以避免患者穿可能存在刺激性作用的衣服,洗澡的時候也要建議患者用溫水或純棉的毛巾進行[3]。還要防止患者出現皮膚損害,根據患者皮膚損傷的程度遵醫囑為患者進行局部藥物的涂抹來保護皮膚。做好疼痛護理,為患者進行分級疼痛,根據患者疼痛的級別來適當的選擇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干預。
③放療后護理:放療結束以后也要跟進心理護理,保證患者具備良好的心情,積極敦促患者參與各項社會活動。強化對患者的皮膚護理,叮囑患者注意保護照射野的皮膚,避免患者存在物理有刺激或化學刺激。還要繼續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指導,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干預的過程中使患者能夠勞逸結合,避免感染情況出現。強化對患者的用藥指導,使患者能夠遵醫囑按時用藥,不能私自停止用藥或者更換藥物,同時在出現不良反應的時候避免驚慌,做好對患者的定時復查工作。
對所有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滿意度情況進行統計和比較。
通過統計學方法對文中的理論數據進行統計學驗證,所有數據導入計學軟件IBM SPSS25.0 進行數據分析。通過顯著性檢驗方法獲P<0.05 標識數據之間的差異為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出現并發癥5 例,發生率為13.51%,對照組出現并發癥13 例,發生率為35.14%,P<0.05;觀察滿意患者34 例,滿意度為91.89%,對照組滿意27 例,滿意度為72.97%,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見表。

表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n(%)]
綜上所述,對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的患者配合全程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影響,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