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黎 王賽君
(銀川市中醫醫院院感科 寧夏 銀川 750001)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其疾病具有傳播范圍廣泛、傳播途徑較多等特點,其發病率一般在冬春季比較多,對兒童、老年人及機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較高的發病率及致死率,危害很大。呼吸道傳染病以短距離飛沫、空氣、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為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性很強[1]。通過調查皮膚科門診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實習生的呼吸道職業暴露情況,分析呼吸道職業暴露發生的原因,從而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現報道如下。
選取某中醫醫院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皮膚科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進行調查。
實習人員在皮膚科門診學習期間,發生職業暴露后報告帶教老師,填寫《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表》,由科室主任或護士長審核簽字后上報院感科,院感科對職業暴露基本情況、暴露后處置等內容進行登記。
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皮膚科門診實習的實習生400 名,住培醫生82名,年齡17~26歲,平均22歲。發生職業暴露35例,9 例為血源性職業暴露,26 例院內感染水痘,為呼吸道職業暴露,且均為實習人員和住培醫生,見表1。

表1 皮膚科實習人員呼吸道職業暴露基本情況
職業暴露源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主要暴露環節為接觸帶狀皰疹患者皰疹液,與帶狀皰疹患者近距離接觸,空氣傳播,經期,原因不詳,發生率分別為 42.86%、25.00%、21.43%及10.71%,見表2。

表2 皮膚科門診實習人員職業暴露環節
對28 名職業暴露實習生均隔離治療,加強空氣、物體表面消毒,經隨訪后未引起感染發生。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痘患者的上呼吸道和皰疹液中,不能在痂皮中存活,在干燥的皰疹痂殼內很快就會失去活性,發病前1-2d 至皮疹完全結痂均有傳染性[2]。主要傳播途徑是患者的飛沫和接觸患者皰液,還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用具間接傳播。本研究發現,皮膚科門診實習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原因與接觸帶狀皰疹患者有關。發生水痘職業暴露的人員以中專學歷的實習護士為主,發病年齡均<20 歲。分析原因與護士接觸患者頻率高,既往未接觸過出疹性患者、處于經期等有關。今后應在實習人員崗前培訓及入科培訓時需重點培訓,提高實習人員感染防控意識及技能。
通過調查發現皮膚科門診實習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尤其是發生職業暴露的實習人員。近距離接觸帶狀皰疹患者皰疹液未嚴格執行手衛生、操作中常規佩戴一次性塑料手套,且在接觸患者時佩戴一次性普通口罩。且對帶狀皰疹為水痘傳染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3]。院感科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后,要求實習人員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接觸帶狀皰疹患者皰疹液時戴無菌手套、防護口罩,加強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定時開窗通風,必要時采用空氣消毒機消毒。發生職業暴露的28 名實習人員中,均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研究發現[4]接種1劑水痘疫苗后的保護率中位數為85%,美國于2006 年率先將該國水痘疫苗免疫程序調整為2劑次,水痘發病率和暴發疫情呈現顯著下降趨勢[5]。因此,在實習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人員的崗前培訓時,建議未患過水痘、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無水痘疫苗接種禁忌證者,及時接種水痘疫苗,尤其時進入皮膚科門診前。
呼吸道方面的職業暴露相對比較難界定。分析可能與感染的場所比較難界定、實習人員對呼吸道職業暴露的認識不足,往往在暴露后沒及時報告及處置等有關,同時一旦發生呼吸道職業暴露,發病也需要一個過程,到出現癥狀的時候,已經離暴露有一段時間,很難追溯。
針對皮膚科呼吸道職業暴露的重點環節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預防職業暴露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