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
(淄博市市級機關醫院 山東 淄博 255000)
要想保障臨床用藥合理化,不僅應保障患者正確服用藥物,且需考慮其對藥物的經濟負擔能力,近年來,醫藥學得到極大發展,但是各大醫院的藥劑科仍存在有不合理用藥情況,加強藥師管理可進一步促使醫院藥事活動更加規范性及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藥安全[1],對此,本文對促進臨床合理用藥過程中實施常規管理與在此基礎上加用藥事管理后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如下。
將本院2018 年2 月—2018 年12 月藥劑科中2000 張處方及14 例藥劑師作為對照組觀察對象,另取2019 年1 月—2019年11 月藥劑科中2000 張處方及14 例藥劑師作為研究組觀察對象。一般資料:對照組中藥劑師男女比例為8 ∶6,平均年齡為(38.7±5.6)歲;研究組中藥劑師男女比例為7 ∶7,平均年齡為(38.4±5.7)歲,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醫院藥事管理:(1)不斷完善藥事管理的組織機構:醫院應設立藥事管理委員會,并由院長擔任負責人,讓分管院長及各個藥劑科室管理部門負責人參與到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去。(2)對藥學部進行優化升級:結合當前醫療衛生事業體制改革的大背景,醫院應加速藥事管理工作職能的轉變,應對工作重心進行科學轉移,由原來的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向提高藥學服務質量轉移,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業務素養。另外,醫院需要成立單獨的藥品試劑供應部,對藥品試劑進行質量檢測及科學管理,規范藥品試劑的日常監管工作,藥學部管理優化可以促使臨床藥學人員職責明確,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3)強化對藥物處方的審核力度:醫院應從多方面強化對藥物處方的審核力度,按規定做好臨床處方及醫囑規定的審核工作,結合各個科室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及實際用量制定相關的抗菌藥物使用分配表,應在表中詳細注明藥物的使用方式、劑量、禁忌等事項,并將表逐一放發至臨床醫師,確保臨床醫師在使用抗菌藥物過程中的規范性及科學性。在處方的開具過程中,應告知醫師嚴格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及具體表現進行處方開具,確保處方單工整、清晰,不能影響正常查看,嚴禁多次修改、涂抹,避免患者用藥出現偏差。另外,醫院還需要成立專門的點評小組進行處方評審,采取定期對臨床醫生所開具的處方進行評審的方式來促進醫生強化責任意識,提高處方精確程度。(4)強化藥品管理工作:醫院應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藥物進行規范化管理,堅持從合法渠道進行藥品采購,嚴禁來路不明的藥品進入醫院。另外,針對藥品采購工作者實行輪休制。對每批次藥品采購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定期安排專人對所購進藥品的使用情況及采購金額進行統計掌握,排查是否從在違規采購的情況。(5)強化對藥劑師的培訓力度:醫院應定期舉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班及知識講座,不斷提升藥劑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及責任意識,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統一測評,建立科學的獎勵機制,針對測評合格的藥劑師頒發證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2]。
觀察指標包括有處方不合格率及藥師藥學知識掌握情況。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各處方不合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處方不合格率比較[n(%)]
研究組藥師藥學知識掌握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藥師藥學知識掌握情況比較[n(%)]
伴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進步及發展,使得醫院內藥事管理工作越發顯得重要,研究顯示[3],我國每年均會有患者因不合理用藥而死亡,同時不合理用藥也是誘發醫患糾紛的重要性原因,所以,如何有效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就顯得很重要。經本結果顯示,實施藥事管理后,處方不合格率明顯降低且藥劑師對藥學知識的掌握度顯著提高,證實藥事管理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中的重要性。藥事管理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方面的作用明顯,該項管理工作將以臨床藥學為基礎,以加強藥學質量管理為中心,借助于制定規范性的管理制度,來保障其用藥安全性及有效性,保障醫院藥事活動質量。
綜上:藥事管理的實施有利于降低藥劑科不合格處方發生率,提高藥劑師對藥學知識的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