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榮 李海燕 王新燕
(武警甘肅總隊醫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通過人體呼吸道感染傳播的疾病在臨床醫學上被稱為呼吸道傳染病,同時根據病原體侵犯的部位不同在臨床醫學上又將其分為咽炎、鼻炎、支氣管炎、喉炎、肺炎、氣管炎等各個方面。較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疾病包含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等[1]。在冬春高發季節中由于生活人群集中,因此呼吸道傳染病出現之后便能迅速通過飛沫、間接或直接等廣闊的傳播途徑迅速在人群中擴散開來。所以在冬春季對其進行有效預防和控制,能夠極大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概率[2]。
選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集訓時診治的262 例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262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治療組患者在進行普通治療基礎上額外采用預防手段和控制措施,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疫情控制效果。其中對照組患者共131 例,男123例,女8 例,年齡19 ~34 歲,平均年齡(27.69±2.66)歲。治療組患者共131 例,男126 例,女5 例,年齡19 ~33 歲,平均年齡(27.12±2.45)歲。所有患者均表現出感染呼吸道傳染疾病的臨床癥狀且不盡相同。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進行預防和控制手段的知識宣講,由于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傳播性高,因此需要全面對患者展開預防措施和控制手段,以防疾病進一步傳播,控制和預防措施主要包括有(1)注重對各個患者講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方法,比如對所處環境時刻保持空氣流通、定期進行消毒和衛生打掃、同時在參與各種戶外活動之時保暖防寒等;(2)對各患者進行預防接種工作,加強每位患者心中的對于呼吸道傳染病危害性的認知,同時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進行隔離,對其臨床病癥進行詳細分析,對癥下藥,進行血常規及體溫方面的檢查,另外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皮疹等病癥表現。(3)對出現發熱、咳嗽,甲型、乙型流感等癥狀的患者予以板藍根(生產廠家: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4023485 和奧司他韋(生產廠家: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63)藥物進行治療和預防。
觀察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在中性粒細胞、血小板(ALT)、血紅蛋白(Hb)方面的變化情況。
運用計量數據表對ALT、Hb、中性粒細胞方面進行統計和比較(±s),同時將數據輸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19.0 版本中進行數據分析,若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之后,通過血常規檢驗,治療組各項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
表 兩組患者血常規檢驗數據統計(±s)

表 兩組患者血常規檢驗數據統計(±s)
中性粒細胞(%)治療組 131 199.25±11.65 137.27±22.66 66.27±16.89對照組 131 175.67±18.15 125.26±24.98 55.36±18.67 t 12.514 4.076 4.960 0.001 0.001 0.001 P組別 例數 ALT(×109 個/μl)Hb(g/L)
由于呼吸道疾病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傳染力強、潛伏期短等特點[3],出現后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特別是在人員集中密度較高的地區,呼吸道傳染病更是多發且難以控制,因此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是減少發病率的有效手段。控制預防手段則可以從人員所處的環境以及身體兩個方面入手,定期對環境進行消毒,保持空氣流通防止細菌滋生,同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習慣,另外感覺自身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應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進行藥物治療[4]。同時在高發季節前夕對易感染人群進行疫苗接種,對塵埃多、人口密度大、飛沫多的環境加強疏散人口的力度以及消毒力度,對于感染者進行隔離和針對治療,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擴散。
本文通過對治療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外,還采用各種預防手段和控制措施,有效提高患者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含量,增強了患抵御疾病的能力。有效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治療組進行血常規檢查,各項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自身免疫力提高之后能夠有效抵御疾病侵害。因此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采取控制措施和預防手段能夠有效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