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紅,董建勛,張婉麗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復科,云南昆明 650032)
牙隱裂是口腔門診發生率較高的非齲性牙體組織疾病,又稱不全牙裂或牙微裂[1],是指未經治療的牙齒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長期作用而出現的臨床不易發現的細微裂紋,是屬于國外學者討論的隱裂牙綜合癥(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 中活髓牙發生牙裂的特殊病例。隱裂牙綜合癥屬于慢性創傷性牙折的一種,是1964年由cameron 提出,并定義為累及有活力的后牙牙本質所發生的不完全性牙折,有時會延伸至牙髓[2]。在一些發達國家,CTS 已經成為繼齲病和牙周病之后導致牙齒缺失的第三大因素[3]。由于此疾病早期極易被患者及醫生忽視,進一步加重病情,可以出現牙髓炎、牙髓壞死及根尖周炎等,甚至導致牙齒的喪失,因此牙隱裂的早期診斷,及時合理的治療及預防可以有效保存患牙牙髓活力,防止因牙劈裂而喪失患牙,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工作中保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討論采用充填法和金屬烤瓷冠修復法治療牙本質隱裂的臨床療效。
在美國牙髓病學會(AAE) 牙隱裂分度的基礎上Talim and Gohil (1974) 進一步詳細分類牙隱裂[4]:牙本質隱裂屬于牙隱裂2 度,隱裂紋達牙本質層但并未累及牙髓。臨床癥狀:患者自覺裂紋處牙本質敏感及咬合痛或不適,無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癥狀,牙髓活力正常。
本次研究中將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復科和口腔內科接診的158例活髓后牙牙本質隱裂(包括前磨牙和磨牙),作為研究對象。
結合病史進行咬診法,染色法,牙髓活力測試進行明確診斷,然后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
158 顆后牙診斷為活髓牙本質隱裂后,與患者交流溝通后選擇治療方法,分為兩組:A 組和B組,每組均有7 顆牙。
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可分為成功、好轉、失敗。其中成功者為治療后無自覺不適癥狀,咀嚼功能好,牙周組織健康,牙髓活力檢查正常,X 線檢查無根尖周病變;好轉者為咀嚼時有輕度不適感,牙髓活力檢查正常,X 線檢查未見根尖周病變;失敗者為咀嚼功能障礙,牙髓活力不正常,且伴有叩痛、紅腫,不同程度牙齒松動等,X 線檢查根尖周間隙增寬或根尖周低密度透射影。
使用SPSS 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組件比較使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使用秩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158例患者中共158 顆患牙,治療后6 個月,1 a,2 a 各復診1 次。復診結果見表1,表2,表3。治療6 個月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治療1 a 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是有差異的,其中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的療效高于充填組。治療2 a 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是有差異的,其中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的療效高于充填組,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6 個月的療效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n(%)]

表2 兩組治療1 a 的療效比較[n(%)]Tab.2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1 years after treatment [n(%)]

表3 兩組治療2 a 的療效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2 years after treatment [n(%)]
牙隱裂多發生于后牙,Erinne B 等[5]學者回顧研究顯示牙隱裂下頜磨牙發生率為48%,上頜磨牙發生率為28%,上頜前磨牙16%,下頜前磨牙6%。牙隱裂發生有主要兩類因素:(1) 易感因素,包括牙體外形,如:下頜磨牙舌尖斜面坡度、下頜前磨牙深陷的窩溝,磨牙癥,過度磨耗等;(2) 醫源性的因素,如:不當的窩洞預備,旋轉器械的使用等[6-7]。臨床上男性成年患者多發,這與此年齡段男性患者咀嚼力較大,磨牙處于咀嚼的中心部位,所承受的牙合力是最大的,且同對頜部位的牙尖窩存在著對位關系;牙齒應力衰退,抗折斷的能力較低[8],再加上牙齒的損耗逐漸加劇,牙尖的傾斜度也會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創傷性合力,加大牙隱裂發生的危險。導致活髓后牙隱裂常見的原因有創傷性的咬合力、頜面部外傷、不當的牙體充填治療過程、充填材料的膨脹收縮等[9-14]。在詢問病史時通常有咀嚼時的突發事件史,如堅硬的小碎骨頭或石頭;其它原因還可以是由于夜磨牙,重度磨耗,喜歡咀嚼硬食等而導致的長期慢性的咬合力過大,咬合力不平衡等因素所致。患者的臨床癥狀據牙隱裂的深度、方向及累及的組織不同而不同[15]。
牙本質隱裂的早期癥狀不明顯,檢查時較隱匿不易發現,診斷較困難[2],病史的仔細采集非常有用。最具特征性的是定點性咀嚼疼痛、不適、咬合無力及牙本質敏感;咬診法、染色法可以輔助診斷,特別是咬診法對于隱裂的診斷非常有效和重要。在檢查中咬物松開時疼痛緩解是咬診陽性[16-17]。牙本質隱裂若不及時治療,隨著裂紋加深至髓腔可導致牙髓炎,有自發性陣發性夜間痛等,需要進行牙髓治療,從而錯失治療的最好時期。X線檢查可以評估牙髓及牙周的情況,但是很難通過這些檢查看到隱裂。因此其診斷顯得格外重要,在臨床中常會出現誤診和漏診。所以臨床中診斷前應該仔細詢問病史,根據病史進行細致的臨床檢查,診斷確定后及時進行治療。
牙本質隱裂的治療原則是保護牙冠,保存活髓。治療方法包括全冠修復,充填治療。在診斷確立后,為避免隱裂的進一步加深,應該采取及時的處理。方法是:調整咬合,降低咬合力,預防劈裂牙的發生。本文采取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充填治療(包括調整咬合和脫敏治療),金屬烤瓷全冠修復治療。158 顆患牙牙本質牙隱裂采用充填法及金屬烤瓷全冠修復治療,治療后6 個月,1 a,2 a 進行隨訪復診,結果見表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6 個月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沒有差異;治療后1 a 隨訪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是有差異的,其中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的療效高于充填組;治療2 a 隨訪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是有差異的,其中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的療效高于充填組。從結果可以看出兩組療效在6 個月時是沒有差別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1 a,2 a 的療效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療效明顯優于充填法治療組,作者認為較充填治療是一種保守治療方法,通過隱裂紋的磨除,咬合的調整及脫敏治療保存活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失敗病例,可能是患者咬頜不平衡、力量不均勻、力量過大導致隱裂加深,從而導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變的發生。而金屬烤瓷全冠修復治療在治療中也可以去除隱裂紋,治療后完全恢復患牙的外形及鄰接關系,保護牙齒避免咬合力的變化而導致牙隱裂的加深,治療后1 a、2 a 隨訪療效較好,失敗率低,失敗的可能性是由于備牙過程中各種因素導致的,因此在備牙前應該了解髓腔形態,注意生物學的預備。相比較兩種方法,本文作者提倡金屬烤瓷冠治療法治療活髓后牙牙本質隱裂,因為其療效明顯優于充填法,可以長期保留患明顯效改善臨床癥狀,保存活髓組織,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治療6 個月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沒有差異。
治療1 a 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是有差異的,其中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的療效高于充填組。
治療2 a 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認為充填組與金屬烤瓷冠修復組比較是有差異的,其中金屬烤瓷冠修復組的療效高于充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