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丹
摘 要:多媒體技術已深入滲透到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并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多媒體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作用優勢的分析,闡述了當前環境下多媒體在中學地理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地理教學;重要性;建議
一、選題背景
地理學是一門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綜合性學科,涉及到地球運動、特征、社會關系等領域。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地理教學,是實施生本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配以動感的圖形圖像,能使學生對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問題獲得感性認識。基于此,研究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為本次研究的重要內容。
二、多媒體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以四川師范大學附屬昆明實驗學校為例,目前學校的硬件設施相對比較完備,多媒體設施每間教室都配備了,對于使用現狀,卻存在兩種問題:一是部分老師極少使用多媒體,沉浸在自己的口頭及板書教學中,即使做了PPT也會忘記翻頁;二是少數老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整堂課的教學思路都寄托在多媒體上,很難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們學校沒有地理多功能室,地理課的授課方式主要是運用多媒體課件輔以傳統的板書板畫的形式進行。地圖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而手畫版圖會耗費比較多的時間,而且很難畫好,這個時候多媒體的輔助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1. 關于學生對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意愿。通過實踐和詢問發現很多學生還是對多媒體感興趣的,畢竟學生們還是傾向于更為豐富形象的課堂形式。生本課堂實質就是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課堂,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是我們地理教師的好幫手,運用好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問題:信息量過大,學生難以消化;直接在網上下載制作粗糙的課件,不加修改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課件形式花哨,本末倒置,分散學生注意力。
三、多媒體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及優勢
(一)增加教學信息容量,提升地理知識廣度
地理是一門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特點的學科,自然地理中涉及到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工業、農業、城市發展等。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地理課時減少,考試大綱也更趨向于綜合型知識,這對教師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傳統教學方式很難展示這么多教學任務,多媒體借助于其巨大的兼容性可以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有效地解決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提升地理學習的廣度。
(二)豐富和延伸地理知識,拓展教學內容深度
地理綜合體千差萬別,許多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的動態過程都要經歷漫長的年代,在時間和空間上跨度大、周期長。例如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發育以及地址時期的演變,學生都不能通過肉眼觀察到,需要計算機進行模擬和演示。現代多媒體就能打破這種時空的束縛,比較形象地將這些動態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知到地理事物是有效學習概念和地理原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延伸了教學內容的深度。
(三)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
興趣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原因,古代圣賢孔子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愛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尤為重要,一個有趣的導入是一堂成功地理課的開始。多媒體可以將豐富的圖片、視頻等資源引入到課堂中,為培養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欲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創設地理教學情境,增加感性認識
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情境完全由教師描述、學生想象,而中學階段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對許多難以理解的現象不能建立空間概念,學習吃力。在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之后,可以將真實的場景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其獲得對地理事物的感知,從而形成地理表象和地理概念。
例如在講述鋒面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的時候,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冷暖氣團在相遇時產生的大風、降水等天氣現象以及不同地區的地域差異,既展示了鋒面雨產生的過程,又體現了從3、4月份到10 月份鋒面面在我國大陸推進和退出的變化過程,增加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形象理解和記憶。
(五)有利于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地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終極目標,因為它關乎到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地理學科的內容載體包含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因素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和廣泛性的特點,中學地理課標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多媒體圖片、視頻能夠直觀展示當前環境污染、糧食短缺、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這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更容易引導他們的意識,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四、不可忽視的多媒體教學形式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師計算機水平,增強個人魅力
教師制作出圖文并茂的課件、熟練的操作多媒體設備會能夠增強個人魅力,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使學生對老師有一種敬佩之情,這樣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二)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開拓視野
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將多媒體課件技術和地理學科相結合,有利于促進地理教學的發展。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地理課程標準》中強調,“在有條件的地方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只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使用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
(三)促進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教學媒體的現代化并不會必然產生教育的現代化,只有提高信息計術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研人員的技術水平,轉變教學理念,有科學的教學理論做支撐才能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五、當前環境下解決多媒體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一)對學校的建議
1. 提高地理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投入,完善教學設施。
2. 完善教研人員多媒體教學技術培訓機制。加大地理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的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和教學效率。
(二)對教師的建議
1. 與時俱進,提高對地理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對多媒體有清晰的認識,明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與弊端,明白現代教學還是需要“三板”,將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做到趨利避害,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2. 通過各種渠道提高自己的多媒體技術水平。理論來源于實踐卻高于實踐,老師身為一線教學人員,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應該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最好教學資源。
(三)對學生的建議
學生首先應該認識到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習愛好與興趣。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希望各級教育部門、教師以及學生都要在思想層面上重視多媒體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多媒體教學使用效率,讓多媒體技術可以真正為地理教學服務、為教育事業服務,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