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玲

家長學校顧名思義是一種為家長進行教育活動的平臺和場所,也是一種教育組織傳播形式。當前家長學校主要存在于中小學階段,高校作為專業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更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家校協同教育的重要性。本文試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彌補目前高校家長學校開設因家校地理差距、缺乏溝通平臺等不足,結合目前已有的網絡技術和社交軟件平臺,構建一種基于網絡的高校家長學校模型,整合資源,探索技術支持下的高校家長學校發展新途徑。
1高校家長學校調查分析
在前期對幾所高校家長學校的了解之后,發現隨著現在信息時代學習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家長可以利用網絡開展自主學習。國家和學校也意識到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為促進家庭教育的發展,為家長提供形式多樣的學習途徑。但在實際調查中發現一些問題。
1.1現有平臺資源利用率不高
很多家長都知道各高校都有相應的校園網和各類官方微信公眾號,學校也會定期推送一些和學生息息相關的學習建議和學生活動動態,但很多家長并不關注這些平臺的存在與其價值。這也反映出各高校并沒有意識到此類信息對家長宣傳的重要性。一方面與高校的家校協同教育意識相關;另一方面,各高校并沒有做好平臺的推廣和班級家長對接工作,因此在家長學校的設計中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學習渠道和資源,借助學校平臺為家長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資源。
1.2家校溝通方式較單一
很多高校都是依托輔導員個人與各班級家長聯系,可以看出輔導員在家校溝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現代社交軟件的發展,僅僅依靠輔導員一人之力促進家校溝通顯得勢單力薄,因此在家長學校設計中應充分利用高校校園網、微信公眾號、QQ、博客、電話、家訪、家長會等多種形式進行互動與溝通。
1.3缺少分享與互動的平臺
很多家長認為學生進入大學之后,由于離開家鄉,開始獨立的大學生活,經常會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各類問題,家長缺乏教育指導經驗,一味指責,導致學生在校期間產生厭學情緒、抑郁或者自卑等等,班級家長與教師交流單一,缺少平臺與班級其他家長溝通交流。因此在家長學校的平臺中可以提供家長分享自己經驗和交流互動的功能,為學校的家長建立共同分享與交流的平臺。
總之,高校家校協同教育存在時間、地點的限制,方式的單一,家庭教育知識無法輻射到每個家庭。設計基于網絡的家長學校模型來彌補傳統家長學校的不足尤為重要。
2基于網絡的高校“家長學校”模型構建
根據以上高校家長學校調查分析,學校與家長的接觸最為緊密,能起到最關鍵的指導作用。在已有的家長學校媒介和形式的基礎上,設計基于校園網的“家長學校”平臺,為家長提供更全面的資源和指導。此外,隨著微信平臺的普及和發展,微信公眾號作為家長學校的另一個平臺,為家長提供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資源。傳統的家長學校活動和基于網絡的家長學校平臺為家長提供了“線上+線下”的學習模式,優勢互補。基于網絡的家長學校模型設計如圖2-1所示:
在圖2-1中,最外層是支持家長學校的兩個學習平臺(校園網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用來開展家長學校線上活動,內層主要是家長學校的三方主體及其交流互動媒介和互動的活動形式。內層多是家長的被動學習活動,外層主要是為家長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內外層緊密聯系,形成一個可循環、動態的家長學校模型。
在實際家長學校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根據活動的形式需要,管理者可以根據校園網和微信公眾平臺的不同優勢選擇活動平臺,確保家長學校活動的有效性。
基于校園網的家長學校平臺主要是通過管理者為家長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也是家長分享資源和家教心得的重要途徑,家長通過上傳的方式與老師和其他家長進行分享,獲取資源的同時,也可以將自己遇到的家教問題利用平臺與專家老師或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基于微信的公眾平臺主要是方便家長利用手機終端及時了解家長學校的活動開展情況,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學校推薦的家教知識。
班級博客和教師博客主要是為各班級的學生以及家長提供展示的平臺,老師可以將班級的活動、班級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在校情況分享在平臺上,一方面利用平臺展現班級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間接參與到學生的在校成長活動中,使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
班級QQ群作為家長和老師的在線交流工具,在家長學校的活動中可以實現實時的互動和反饋,家長可以隨時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與班級老師和其他家長進行實時交流,也可以利用其共享的功能與大家分享經驗,還可以利用QQ的論壇功能發起討論話題,群內的家長和老師都可以跟帖并發表感想,共同探討合適的家庭教育方法。
校訊通作為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也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其群發功能使得各類通知信息能通知到每一位家長的手機上。從而確保每位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相關政策和指導。
校園電視臺主要是方便家長參與集體培訓活動,如在開展專家講座時,可以利用電視臺的設備錄制成學習資源,上傳到學習平臺,為無法到現場學習的家長提供學習機會。
3總結
對家長的教育是一種協同教育,2006年南國農先生在《成功協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一文中認為:“協同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它是聯合對學生有影響的各社會機構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①結合協同教育理念,家長學校的教育對象雖然是家長,但仍需要發揮系統各主體的協同作用,共同促進家長的家教素養。
[注釋]
①南國農.成功協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開放教育研究.2006(12).9-10.
[參考文獻]
[1] 劉逸堅,梁豐寧,葉昊棟.構建網上家長學校家庭、社區教育與學習的方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3):247-248張佳.檔案工作的機要性與保密檔案的策略研究[J].蘭臺內外,2018(11):75-76.
[1] 楊茗娜.淺談使用家長學校網上互動平臺的心得[J].教育藝術. 2012(09):24.
[2] 劉逸堅,梁豐寧,葉昊棟.構建網上家長學校家庭、社區教育與學習的方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3):247-248.
[3] 俞建紅.依托現代網絡環境創建新型家長學校[J].小學德育.2010(08):48-49.
(作者單位:皖南醫學院辦公室, 安徽 蕪湖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