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
摘 要:開展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國藝術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其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管理機制、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培養模式在借鑒和糾錯中不斷得到完善。在河南,藝術碩士培養的歷史尤其短,因而也是大家觀察、研究和討論的熱點。本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學這一新增藝術碩士培養單位為例,結合我國和河南省當前在藝術碩士培養領域存在的問題,提出在招生環節、培養方案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要加強管理和完善模式,以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藝術碩士;質量;培養模式;本源思考
MFA是英文 Master of Fine Arts的簡稱,其中文名稱為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藝術碩士在西方已經有很多年的培養歷史,而我國藝術碩士的設立始于2005年。從單獨考試到與普通研究生一起考試,從本科畢業后需要兩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才能報考到本科應屆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從試點培養到全日制招生,我國的藝術碩士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這期間對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各個發展階段進行不斷的嘗試和糾錯。藝術碩士培養單位也從最初布局的幾個專業藝術學院,發展到重點師范大學,再輻射到全國有影響的綜合性高等院校。各類高等院校通過對藝術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卓越藝術家,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總體而言,我國對藝術碩士的培養還處于初級階段,在藝術碩士管理機制、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培養模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尤其對于新增藝術碩士培養單位來說,應當將如何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滿足新時代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的需要,作為本源思考。如更好地弘揚黃河文化、河洛文明是河南省新增藝術碩士培養單位的重要使命和歷史擔當。
一、優質的生源是藝術碩士培養單位實現培養目標的基礎條件
從全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下發的《關于修訂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等多個指導性培養方案中可以看出,對培養目標的定位界定在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系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勝任藝術創作與管理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等方面。從定義上可以看出,藝術碩士不同于傳統的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它格外重視系統的專業知識與高水平的專業技能,更偏重于培養具有藝術前沿知識、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藝術碩士的培養方案就不同于學術型研究生注重堅實基礎理論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根深蒂固。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研究性質的職業比從事工匠性質的職業要好,如比從事設計、表演等職業的人層次更高,認為學術型研究生更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因此部分學校在藝術碩士研究生招生環節就遇到困難,導致生源不足,這是影響生源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經過數年的發展,加之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后所能夠從事的職業范圍不斷擴大,大家對專業碩士學位的看法發生了轉變,專業學位由不受待見到慢慢被接受,再到逐步被認可。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所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在越來越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企事業單位中的后發優勢逐漸顯現。近年,報考藝術碩士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加。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2019年共招收全日制藝術碩士研究生16人,報名人數為60人,而在2020年招生數量不會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報名人數也達到了96人。
傳統意義上的研究生考試已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其在招生過程中在出題、考試、判卷、錄取等流程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著十分成熟的模式。而藝術碩士屬于新生事物,專業藝術院校開始招收藝術碩士研究生也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專業藝術院校、師范類院校和綜合性院校的招生模式以及對考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藝術碩士研究生考試考什么內容?怎么考?這是擺在各招生單位面前的一道難題。即便是河南大學這樣的百年老校,有著享譽全國的藝術教育水平,培養出了無數的藝術人才,在藝術碩士招生過程中也有“怎樣考”的疑慮。而對于河南其他新增藝術碩士培養單位來說,更是沒有經驗可循。經過對國家政策的詳細解讀與研判,以及向省內外兄弟院校學習和借鑒經驗,河南科技大學對初試和復試兩個環節都進行了改革。由于專業領域較多,這里只列舉設計類和美術類。如在初試環節,“專業一”分別考設計史和美術史,重點考核學生在本科階段對藝術思潮轉折節點的了解和認知,對改變世界藝術走向以及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藝術家、設計師的熟悉程度等;“專業二”分別考核學生對文化語境的思考、創意在實際設計中的運用、美術創作能力和書法表現能力等。在復試環節,除綜合考查學生的外語水平和基礎理論外,重點考核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通過面試,深入考察學生的專業背景、學術理想和靈活思辨能力等方面,并根據考核情況,擇優錄取,選拔出綜合成績優秀的學生,這樣既保證生源質量,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前提條件。
二、完善培養方案,加強培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模塊建設
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性文件,是研究生在學校學什么、怎么學的依據。根據教指委下發的指導性意見,對藝術碩士的8個專業領域都強調在課程設置與學分分配上要重視實踐環節,強調藝術特殊的專業屬性,要求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空間和可能。藝術碩士的主要課程設置分為公共課(不少于8學分)、專業必修課(不少于36學分)和選修課(6學分)幾個模塊,修滿50學分是藝術碩士研究生能夠畢業的最低要求。而在這些課程中,實踐類課程占比60%以上,可見藝術碩士的培養導向是以應用型為主。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在藝術設計(專業代碼為135108)領域,學校設置了視覺傳達與信息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三個方向,雖然方向不同,但共同的要求是:學生在就讀期間應具備較強的科研總結能力與技術創新實踐能力,能夠獨立進行原創性藝術設計作品的創作,并以個人或聯展的方式進行公開展覽。對于藝術設計和美術領域,在技術創新素質培養實踐模塊中規定,參加學術活動計為2學分,參加行業技能實踐計為6學分,參加教學實踐計為2學分,參加藝術考察計為6學分,畢業創作計為6學分,總共不少于22學分。同時應按本專業培養方案要求,所有專業實踐活動都要提交相關的實踐成果與報告,從中可以看出對實踐環節的重視。
每個專業的培養都要有自己的特點,注重實踐環節的教學特色,強化理論教學的邏輯意義,兼顧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是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藝術碩士的培養來說,在教學實踐中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創作能力,如對創新意識和表現能力的培養、名作賞析和案例分析能力的培養、掌握專業技巧和形式方法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培養藝術碩士的文字撰寫能力,一個劇本的編寫、一段音樂的解讀、一種藝術思潮的詮釋都需要辯證思維和文字表達功力,這也是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人才培養和藝術創作是需要條件的,為了改變培養過程全部設置在學校的局限性,需要建立多個藝術實踐實習基地和校企聯合平臺。比如與中小學建立聯系,可解決藝術碩士畢業生教學能力提升中遇到的問題;與工藝美術機構和群眾藝術館建立聯系,可解決藝術碩士畢業生創作技能與群眾藝術普及的管理問題;與設計公司和研究院建立聯系,可解決藝術碩士畢業生設計實踐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難題;與畫院和歌劇院建立聯系,可解決藝術碩士畢業生藝術創作技巧與個性融合的問題等。良好的創作氛圍和實習條件可以提高藝術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可以為畢業后的工作選擇做鋪墊。
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在美術領域,實踐模塊主要圍繞藝術創作展開。為了提升藝術碩士研究生的創作能力,培養方案要求每位學生每年要參加市級以上的展覽兩次,研二、研三的學生要參加更高級別的展覽。以展覽為抓手,解決學生在創作中的主題選擇問題、構圖色調問題、表現技法問題、綜合材料問題等。河南科技大學安排了多次藝術考察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美協和畫院建立校外創作基地,以解決學生的創作技能問題;安排多次寫生與創作,為研究生創作形成個人風格奠定重要基礎。
三、建立學校與社會雙重培養機制,重視校內外雙導師的作用
導師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導師不僅要承擔對研究生進行學科前沿知識的教導、科學方法的指導和學術規范的引導等責任,同時,還有培養其思想品德、創新意識和創作能力的義務。根據國際慣例和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目標要求學術能力和實踐能力并重,這體現為既需要加強理論教育,又需要培養應用能力,培養出的學生應是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這樣的目標要求對研究生導師,尤其是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高校教師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挑戰,而很多校內導師的實踐指導能力暫時還達不到指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要求。這是一個緊迫又現實的問題。教育部對從事專業學位教育的導師,以及師資隊伍建設問題,提出了具體且可操作的要求:要實行雙導師制度,校內外導師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在培養方案的框架下,對藝術實踐與創作、項目開發與研究、課題分析與探索、論文撰寫等方面,要分別予以指導與合作培養。由此可以看出,藝術碩士人才培養的導師隊伍應由校內外專家共同組成。
與部分學校一樣,河南科技大學也遇到藝術碩士導師師資不足的問題。由于該學科較為年輕,教師隊伍的模型像橄欖形結構,具有高職稱的教師不多。而學校聘任校內導師至少需要有副教授及以上資格,從而出現師資缺乏問題。近幾年,雖然在本校就可以進行教師的職稱評審工作,但評審條件比河南省的指導性意見規定的條件要高許多,這就造成了校內導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兩年來,隨著學校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調整與改變,如對生源較好的學科與專業增加招生數量,對國計民生有幫助的學科予以支持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盡快擴充藝術碩士導師隊伍提出了要求。通過與學校研究生院協商,共同分析國家學位辦對藝術碩士導師的特殊規定,明確校內導師應有的水平與能力以及在專業上的具體要求,學校在2019年增加了三位年輕的導師,為人才培養中關鍵的師資隊伍建設注入了活力。同時,學校也修正了有關校內新老導師培養藝術碩士的政策法規,尤其是對于一些既帶學術型碩士又帶專業型碩士的導師,要求他們不能用一種方法去培養和管理研究生。
作為藝術碩士研究生導師,應該具備扎實的藝術理論知識和全面的藝術綜合素養,還應具備豐富的藝術實踐經驗和能力。針對藝術碩士導師實踐能力的提升問題,藝術與設計學院專門制定政策,鼓勵并支持導師的藝術創作實踐,對沒有列入學校獎勵政策的業務,其業績納入學院職稱晉升條件和年終獎勵范圍。另外,為更好地指導研究生,盡快提升校內導師的藝術實踐水平,還鼓勵導師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與設計公司、文化公司、影視公司、電視臺、畫院等藝術實踐基地的合作,共同創作藝術與設計作品,提升校內導師的社會知名度。
校內外導師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校內導師在藝術創作與實踐上缺乏經驗;校外導師在理論總結上又不擅長,撰寫論文與藝術批評的能力不足,選聘起來比較困難。河南科技大學聘請了有重要影響力的畫家、陶瓷工藝美術設計大師作為兼職教授和特聘碩士生導師,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藝術碩士校外導師缺乏的問題。對于校外導師如何能夠稱職并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的問題,要根據校外導師的個人情況與專業領域,集中或分別開展培訓,不僅要讓校外導師熟悉指導程序,了解國家與學校對藝術碩士人才培養的相關規定與要求,還要想辦法不同程度地擴充和提高校外導師的藝術理論知識與水平。誠然,很多藝術實踐經驗豐富和創作能力強的藝術家、設計師,都在其躬耕領域名聲顯赫,他們工作繁忙,很難抽出大塊時間輔導學生,履行導師職責,但藝術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校內外導師問題,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不容忽視,不可回避,必須盡快解決。
總之,學校要下大力氣,找準本源之策,培養一支合格的校內外導師隊伍,這才是藝術碩士人才質量的根本保障。
四、綜合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考核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必要手段。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為確保藝術碩士的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逐漸探索出一套關于考核和監督的方式與方法。首先,通過年終考核,對在教學過程中獲得研究生普遍認可的導師,對在當年獲得校級以上教學和科研獎勵及項目支撐的教師,對在省級以上重要競賽和展演活動中為學校爭得榮譽的導師實行獎勵。這種獎勵不僅停留在物質上,在來年的招生指標上也予以更多支持。其次,學校突破傳統的碩士考核標準,不僅對學生的學業成績、課程實踐、畢業設計和學位論文答辯等各環節嚴格考核,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還將其是否參加過省級以上展演活動、是否參加導師的課題研究、是否在中期考核和畢業展演中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原創作品,能否獲得實踐學分納入考查范圍。通過創新考核方式,形成一個新的考核機制。學校還需要明確藝術碩士的培養目標,綜合設計和管理考核方式,并通過有效的考核和檢驗促進藝術碩士的業務能力與學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如要求藝術碩士在不同的藝術領域舉辦專題演唱(奏)會、個人作品展覽或聯合展覽,允許個性表達與獨特的藝術追求,并體現出本專業較高的藝術水準,讓師生與社會各界對其進行評判;督促研究生掌握扎實的藝術創作與創新理念和表現手段;促使研究生在導師的幫助下自主創作與學習。最后,對畢業后的藝術碩士研究生進行長期的關注與調查,建立跟蹤考核機制,對他們在社會上的工作情況、發展狀態和遇到的困難進行跟蹤了解,建立檔案,并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導師們,為今后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培養過程的科學規范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隨著藝術碩士教育的開展,新增培養單位越來越多。培養模式是否適應人才需求導向,將成為各培養單位重點關注的問題。三年一次的人才培養質量評估與檢查,的確會給新增藝術碩士培養單位帶來沉重壓力,但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只有把教育改革和教育實踐的目標定位在培養素質高能力強、有作為敢擔當的新型藝術應用人才上,才能使我國在專業學位人才培養中找到明確方向。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在藝術碩士培養過程中,學校要優化培養方案,完善培養機制,創新實踐過程,提高培養質量,繼續加大藝術實踐基地和展演平臺的建設力度,不斷積累經驗,貢獻高校人才培養的優勢和力量,為黃河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為中原地區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持續發展培養所需要的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全國藝術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2015年修訂版)[EB/OL].(2015-04-09).http://www.mfa.edu.cn/index.php=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2959.
[2]王孟.關于提升藝術碩士培養質量的思考——以福建師范大學為例[J].藝術科技,2017,(7).
[3]朱珈儀,高冬雪.藝術碩士培養模式及路徑優化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4,(5).
[4]繆祥彥.全日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5).
[5]劉業峰.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6).
[6]董亭.藝術碩士的培養問題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2).
責編:若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