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英



“即興編創”是音樂創造活動之一,是沒有課前預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將特定的音樂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即時反饋的音樂創造活動。
筆者在三年級豎笛即興編創教學《吹轉si、la、sol》一課中,根據中低年級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具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借助直觀易懂、趣味靈活的節奏圖形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吹奏豎笛的主動性和即興吹奏的創編能力,促進了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多向思維和個性思考,給學生創造了一個主動的、富有樂趣和挑戰意義的、彰顯個性與智慧的音樂學習過程。該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多學習,已經對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聽辨能力,對不同風格和特點的音樂也有一定的積累,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審美和創編基礎。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si、la、sol三個音的基本吹奏技能后,通過直觀趣味的節奏圖形譜的介入,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吹奏興趣并啟發即興吹奏創編,從而發展學生的音樂實踐與創新能力而設計的。
教學目標:
1.在節奏圖形譜的啟迪下,學生能進行豎笛即興吹奏。
2.在“相同節奏或不同節奏”的條件下,學生能運用si、la、sol三個音即興吹奏出多種旋律的變化。
3.鞏固和發展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si、la、sol三個音的吹奏技能。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穩定的節拍感。
教學準備:
豎笛、節奏圖形譜、si、la、sol三音卡片、雙響筒、媒體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出si、la、sol三個音。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三個音符朋友,請你們豎起耳朵聽。”
2.教師用豎笛范奏出si、la、sol三個音,請學生打著手號唱出三個音符朋友。
3.教師評價。(1)從學生吹奏的準確與優美程度進行評價;(2)從學生聽辨音高與歌唱音準方面進行評價。
4.教師逐一出示si、la、sol三個音,請學生觀察老師給出的預備拍和時值提示,用豎笛準確地吹奏出來。
5.點題。師:“今天老師請si、la、sol三個音符朋友和同學一起來玩音樂創作游戲。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吹轉si、la、sol三個音吧!”
(設計意圖:鞏固和檢驗學生的音高概念及聽辨音高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音準與節奏,培養聆聽音樂、關注審美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看指揮演奏的習慣,為接下來的編創活動做鋪墊。)
二、即興吹奏練習
1.相同節奏下相同音高的練習
出示節奏圖形譜①:
(1)提問:這條節奏圖形譜是幾拍子的?一共有幾小節?每小節有幾拍?
(2)請個別同學拍打出圖譜的節奏。
(3)請全體同學一起拍。
(4)啟發學生選擇si、la、sol當中的中的一個音來即興演奏出上面這條節奏圖形譜。在個別學生即興吹奏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全體學生靜心聽辨音高并打著手號唱出音高,引導學生從吹奏、聽辨和歌唱的準確優美程度進行即時評價。
(5)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條節奏圖形譜只吹一個音?引導學生發現這條節奏圖形譜中有三個相同的“☆ ” 狀的圖案,也就是說整條譜子里只有一種圖案。因此,演奏這條譜子只用一個音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易懂的節奏圖形譜,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求新、求變、求異音樂創作實踐活動,啟迪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學習;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和空間,讓學生擁有學習的自主權;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規律,進行實時評價,并由此承上啟下自然過度到下一環節。)
2.相同節奏下,兩個不同音高的練習
出示節奏圖形譜②:
(1)引導發現:“老師在上一條圖形節奏譜中做個小小的改動,請同學們說說改動后的這條節奏譜發生了什么變化?”
(2)總結規律:節奏圖形譜里有“☆ ”和“△”兩個不同的圖案,因此,我們可以用兩個不同的音來進行吹奏。
(3)吹奏嘗試。根據這條圖譜,請大家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選擇si、la、sol其中的兩個音來即興演奏。
(設計意圖: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規律,進一步引導學生嘗試吹奏創作;給予學生更多自愿選擇、自主學習、自由表現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與此同時,培養學生聽辨音高的能力,檢驗吹奏的水平,積累創編經驗。)
3.相同節奏下多個不同音高的練習
出示節奏圖形譜③:
(1)用上一環節的方法引導學生說說再次改動后的這條節奏譜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可以怎樣進行吹奏?
(2)在個別學生進行即興吹奏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靜心聽辨音高外,可引導學生發現一些吹奏創編的規律。
(3)小結即興吹奏的規律1:在相同節拍下,不變的是節奏,變的是高音。
(4)教師啟發學生發現和總結:剛才即興吹奏都是在相同節拍、相同節奏下,改變音高上所呈現的結果。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大難度,引領學生運用反向思維、發散思維等尋求多種吹奏方案,促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多角度、多方位、多種意義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在形成求異思維過程中鞏固已學的知識與技能。)
三、拓展延伸
1.不同節奏下相同音高的練習
(1)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在節奏上作出什么樣的變化。
(2)教師給出si這個音,啟迪學生吹奏出多種不同的節奏變化的旋律。教師用雙響筒為學生建立穩定的拍感。
(3)小結即興吹奏的規律2:在相同節拍下,不變的是音高,變的是節奏。
由此,學生可能會吹奏出多種節奏變化的旋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規律,通過自由選擇、自主表達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編創,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由、廣闊的想象與創造的空間。)
2.不同節奏下兩個不同音高的練習
屏幕出示圖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一條,用si、la兩個音吹奏出新的旋律。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在節奏圖形譜的提示下隨喜好、隨能力吹奏出多種不同的旋律。)
3.不同節奏下多個不同音高的練習
(1)出示圖2,引導學生通過變一變、改一改、換一換的形式,運用si、la、sol三個音自由創編節奏,即興吹奏出自己的旋律。
運用si、la、sol三個音自由創編節奏,即興吹奏出自己的旋律(每人三條)。
(2)請個別同學上臺展示并擔當“小老師”和同學們分享成果,其余同學在臺下進行跟奏學習。教師用雙響筒等節奏樂器敲擊2/4拍子,以幫助學生穩定節拍。
(3)教師引導學生對同伴的即興吹奏的態度、吹奏的音準、特色與優美程度進行即時評價。
(設計意圖:進一步在音樂演奏實踐活動中引領學生開展求新、求變、求異的思維活動,一方面繼續鞏固學生聽辨音高的能力,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實現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四、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運用自己學過的一些豎笛吹奏的技能與知識,和si、la、sol三個音符朋友一起來做游戲,愉快并成功地吹出了自己心中的旋律。希望今后同學們繼續加油,爭取成為小作曲家,一起來吹轉更多的音!”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指明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方向。)
盡管學生們的思與創的能力及其演奏的“成果作品”還很稚嫩,但它猶如一顆萌芽的種子,孕育著愛音樂、懂音樂的“新生代”和代表著音樂發展的未來與希望的“新作品”。因此,我們應充分愛護學生的每一個“作品”,不斷發展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讓學生那份源自于心的對音樂的熱愛之情得以保留和和發展。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