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娟
統編教科書在每一冊中編排了“快樂讀書吧”板塊,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內容之中,旨在指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閱讀內容,增強讀書意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快樂讀書吧”致力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打開閱讀視野,習得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欄目中推薦書目題材廣泛,數量較多,涵蓋兒歌、童話、神話、科普、小說等眾多文體,既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既有傳統編目,也有當代經典。
“快樂讀書吧”的教學應該是貫穿一個學期的系列讀書活動中,不是一節課可以完成的。設置在每一冊第一單元的“語文園地”,對整冊書課外閱讀的一種引領,導向和召喚,在目標設計上也應該指向長遠性,活動設計時指向拓展性。
一本書的閱讀一般有三個階段,課前要有閱讀指導,讀中有分階段交流分享,讀后有閱讀評價。
階段一:讀前指導。
1.準備相應圖書。統編教材“快樂讀書吧”欄目對推薦書目有明顯的提示。提供閱讀保障,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讀到教科書推薦的每一本書。條件好的地區可以人手一本;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采用多人共讀一本。采取小組輪流閱讀等方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經歷閱讀的過程、享受閱讀的快樂。還可借助學校圖書室、班級讀書角為學生提供閱讀圖書的途徑和場地,保障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推進。
2.做好讀前指導。利用教科書內的課文、作者、單元主題,通過“1+X”方式,引導學生讀相關書目,應成為“快樂讀書吧”銜接教學的常態和重點。可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
①以一課引出一本。教科書內的課文大多選自名家名篇,順應課內精讀的契機,可向學生推薦整本書閱讀。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作品,可向學生推薦補讀《安徒生童話》,將單篇放入整本書中理解。
②以一類引出一本。教科書內的課文與“快樂讀書吧”的推薦篇目,在內容和類型上是有重疊的,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適時地推薦同類書目進行閱讀。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太陽》,科學、生動地介紹了太陽這一天體的特點,引發學生對宇宙、星球、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
3.激發閱讀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一般建議在閱讀之前有專門的導讀。根據圖書特點,利用情境創設、人物再現、制造懸疑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制定閱讀計劃。整本書的內容一般都比較多,教師在導讀后可以指導學生擬定閱讀計劃,保證學生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完成閱讀。
4.掌握閱讀方法。“快樂讀書吧”欄目不要變成一般的課文學習,教師要舉一反三,教學時要講授相關讀書的常識。“快樂讀書吧”中都有小貼士,提示我們一些閱讀方法和讀書習慣,我們要充分利用。除了“快樂讀書吧”中的閱讀方法,我們可以根據圖書的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生一些好的閱讀方法。
5.養成良好習慣。在“快樂讀書吧”欄目中有一些閱讀習慣的培養,如愛護圖書的習慣:每次讀完書,我都小心地把書收好,不把書弄臟;還有分享圖書的習慣。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適當施教,不要操之過急。
階段二:讀中交流分享。
閱讀過程中,可鼓勵學生根據閱讀計劃進行自主閱讀,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制作簡單的讀書記錄卡。記錄卡包括作者、書名、書中人物關系圖、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喜歡的章節、最難過的地方、作者觀點不一樣的地方等。切忌一味讓學生摘錄所謂的好詞好句。隨著閱讀的推進,教師可以組織閱讀交流會,將一段時間以來遇到的問題,閱讀的感受和收獲等進行交流,及時解決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交流閱讀中得到的快樂,助力整本書閱讀任務的完成。
階段三:讀后閱讀評價。
指定書目讀完后,要進行靈活的閱讀評價,比如,在全班學生讀完《草房子》《青銅葵花》后,教師要圍繞整本書開展讀后交流活動。學生可根據閱讀記錄單,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所思、所感。在學生自由交流的基礎上,可通過聚焦核心問題,深度探討書中情節、人物、表達方式等,注意培養讀者意識,學會關注自我內心感受,彰顯閱讀最大的價值。閱讀評價的形式要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進行多樣化評價,如書面評價、活動評價等。
“快樂讀書吧”是一個全新的欄目,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和做法,教師要加強對讀書活動全程的指導和推進,按照讀前激發興趣,讀中交流心得,讀后積累評價層層推進教學,保證“快樂讀書吧”活動有效落實。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