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茂
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是一對“連體嬰”。官僚主義引發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已經成為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大禍害。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官僚主義實質是封建殘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觀扭曲,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說到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大障礙。
我們黨歷來重視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斗爭,并在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形成了若干制度和措施。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入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黨風政風明顯改善。黨的十九大后,作風建設更加強調問題導向,更加注重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糾正“四風”不能止步。2018年9月,中央紀委辦公廳發布《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意見》。2019年以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決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讓廣大基層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線工作之中。
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所以必須常抓不懈、馳而不息,是因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既像“牛皮癬”,十分頑固、非常難治、容易反復,又像“韭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還在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盡管被深惡痛絕,但通常不會歸于政治問題,而被認為是方法問題,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收益大、風險低,當事者很少被追究責任。所以,變換“馬甲”隱形變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往往是“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
今年的“兩會”是非常時期召開的非常會議,可以說是對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次再部署、再動員。在國內常態化疫情防控不可放松、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的情況下,要在所剩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必須凝心聚力,通過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使干部隊伍保持良好精神狀態,以扎實的工作作風真抓實干、埋頭苦干,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首先要提高各級干部的政治站位,深化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危害的認識。無論是形式主義,還是官僚主義,實際上都根源于思想認識,因此繼續加強干部隊伍的群眾路線教育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教育很有必要。其次,切實改進領導機關的工作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的形式主義,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再次,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考核必須嚴格,但也必須科學。完成目標任務,需要加大考核力度、層層傳遞壓力,但前提是各層級職能清晰、責任明確,否則層層傳遞壓力就會變成層層卸責,就會導致基層干部不堪重負。最后,讓群眾參與評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搞形式主義、有沒有官僚主義,群眾心里最清楚,感受最直接,最有發言權,要把群眾認可不認可、滿意不滿意作為重要標準。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央黨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