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利紅
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農村黨組織必須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加強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鄉村各類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力,不斷創新治理體系,使鄉村振興的政治基礎、組織基礎更加堅實。
規范支部建設,引領鄉村振興。振興鄉村,必須建強組織、激活支部,提升引領鄉村振興領導力。強化“產業組織”全域覆蓋。緊扣鄉村產業振興,創新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在符合條件的產業園區、示范基地和專合組織中組建黨的基層組織,規范黨組織設置,提升政治引領、組織引領、工作引領和服務引領能力,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有形有效覆蓋。強化“星級創評”動態管理。制定量化黨支部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組織生活、運行機制等具體標準,實行“星級創評”動態管理和“黨員積分”痕跡管理,推動先進黨組織創星、一般黨組織晉位、后進黨組織升級。強化“軟弱渙散”集中整頓。實行縣領導掛聯蹲點整頓,堅持“一村一策”制定方案、“一事一策”落實措施、“一月一會”分析調度;堅決調整撤換不勝任、不作為的村黨組織書記。
建強骨干隊伍,帶動鄉村振興。推動鄉村治理,必須書記領頭、黨員帶頭,以書記強帶領班子強、隊伍強,實現引領發展強、治理強。實施“頭雁引領”工程。從嚴落實縣級備案管理制度,建立村黨組織書記動態調整優化機制,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帶頭人隊伍。實施后備干部培育行動。持續運用“摸底、溝通、篩選、培養”四步工作法,健全完善動態儲備、跟班學習、結對幫帶等培育機制,每村培育2名以上后備干部,從源頭上破解村“兩委”后繼乏人的問題。實施黨員隊伍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深化黨員積分制管理,每年對貧困村發展黨員工作進行質量評估,力爭每個貧困村培養2至3名入黨積極分子,每兩年發展1名年輕黨員。
加強鄉村民主治理,護航鄉村振興。振興鄉村,必須依法管理、創新治理,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示范創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入開展五類示范村創建,堅持自治為基,健全“村規民約”,推行“村財民理鄉監管”“四議兩公開”等制度,構建“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大力發展基層黨內民主。積極推行黨員議事會、群眾“說事”“議事懇談”、黨務聽證會等做法,推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黨員討論黨內事務等制度,拓寬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和途徑。嚴格落實鄉鎮黨代會年會制,規范建設基層黨代表工作室,健全黨內民主決策、議事機制,探索黨代表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
嚴格考核管理,保障鄉村振興。振興鄉村,必須壓實責任、轉變作風,讓黨員干部在推動鄉村振興中主動作為。堅持“問績問效”壓責任,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列為領導班子考核和基層黨建考核重要指標,把黨員干部推動鄉村治理現實表現作為重要內容,提高考核權重;構建“抓鄉促村”責任體系,任務細化到鄉、工作實化到村,層層傳導壓力。堅持“一線行動”轉作風,推行蹲點調研、“五天四夜”等制度,深化拓展“駐村幫扶日”。深化鄉鎮干部“三在”工作機制,把鄉鎮干部崗位“下”到村、工作“下”到戶、實績“記”到人,建立“日記月評年考”機制,推動責任到村、工作在村、成效看村。
(作者系蘄春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