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鴻升 陳清全
黨校是黨員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恩施州共有黨員16萬余名,其中農村黨員8萬余名,為實現普遍輪訓目標,今年以來,恩施州全域推進鄉鎮黨校建設,在每個鄉鎮(街道)成立一所基礎完善、設施完備、師資充足、運轉良好、管理規范、作用突出的鄉鎮黨校,將黨校“觸角”延伸到基層黨員身邊,努力打通黨員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
91所鄉鎮黨校,架起黨員教育直通橋
恩施州委把建設好鄉鎮黨校作為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初心教育、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出臺《關于推進鄉鎮(街道)黨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建設標準,落實經費保障,強化責任考核。“各縣市要統籌整合資源,建好管好用好鄉鎮黨校,實現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在全州組織部長會上,恩施州委常委、組織部長尹達具體部署。
5月26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建始縣官店鎮委黨校正式掛牌開班授課,首期80余名黨員走進鄉鎮黨校參加學習。“有了鎮委黨校,村里黨員進黨校培訓困難,這一短板就能夠就地解決了。” 官店鎮長嶺村黨支部書記陳龍夢格外興奮。
截至目前,全州成立91個鄉鎮黨校,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通過云課堂和分散小班教學等模式,共舉辦培訓班40多個,培訓學員8000多人次,把教育培訓送到黨員身邊。
160多個示范基地,鏈接黨員培訓優質課
黨員教育培訓既要有“黨味”,也要有“鮮味”。恩施州各縣市立足實際,不僅充分利用鄉鎮現有的會議室、禮堂、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建設鄉鎮黨校,一些鄉鎮還將黨校建在產業基地、紅色基地上,探索“鄉鎮黨校+基地”模式。
來鳳縣舊司鎮、三胡鄉將鄉鎮黨校建在當地成熟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上,由鄉鎮黨委辦校,利用合作社現有場所和比較成熟的農村實用技術、實用人才培訓資源,將鄉鎮黨校與產業基地有效鏈接。
走出書本、跳出課堂,在鄉鎮黨校培訓期間,既有理論宣講,又有實訓課程,讓基層黨員干部深入產業基地現場,進行更加直觀的觀摩、學習,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實效性。
500多個教學點,搭建黨員培訓云課堂
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恩施州充分利用全州80%鄉鎮至所屬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已完成覆蓋的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在有條件的村依托“互聯網+”視頻系統,已建成500多個教學點,讓村黨員足不出村,即可在不同地點、同一時間上同一堂課,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教育培訓延伸到基層一線。
宣恩縣運用信息化手段和“非接觸”式渠道,依托縣委黨校“授課直播間”培訓直播系統,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相對集中的“云培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縣委黨校或鄉鎮黨校集中參訓,其他鄉村干部根據實際情況參加線上直播輔導,基本實現鄉村干部和重點類型駐村干部培訓全覆蓋。
身邊黨校,云端課堂。全域推進鄉鎮黨校建設讓恩施州黨員教育培訓邁出堅實一步,為開展黨員教育輪訓,服務全州中心工作,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