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能槿

“這是我頭一次現場聆聽市里專家授課,既有理論又有案例,視頻清晰、效果蠻好,收獲很多,我要鼓足干勁加油干。” 5月14日,在崇陽縣委黨校參加完第一節培訓課程的鎖石村“兩委”干部陳中兵激動地說。云上直播、課程共享、主分會場...... 5月9日至20日,咸寧市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探索培訓新模式,全覆蓋組織開展了一輪“與以往不一樣”的村干部輪訓,確保了疫情防控和培訓質效要求“雙達標”。
從市縣到鄉鎮,“一體化”輪訓全覆蓋。咸寧市采取市縣鄉三級聯辦的方式,統籌推進全市村干部輪訓全覆蓋。市級研究確定培訓“大方案”,做好規定動作“大統籌”,把貧困村“兩委”成員、貧困村第一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和新任村“兩委”干部統一納入培訓范圍,同時在培訓方式、時間安排、師資配備、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監督管理等工作上進行面上統籌,實現了培訓組織一體謀劃、培訓時間壓茬進行、培訓主體全員覆蓋。5月9日,在市委黨校舉辦的貧困村書記第一期培訓班結業后,全市6個縣市區、70個鄉鎮、街道村干部培訓班接續啟動。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開展村干部培訓班35場次,已培訓貧困村黨組織書記、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新任村“兩委”干部1297人次。
從課堂到云端,“不接觸”培訓新模式。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咸寧市主要通過線上+線下、主會場+分會場的“不接觸”培訓新模式組織開展培訓工作,既破解了培訓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也確保了疫情防控和培訓質效雙要求、雙達標。在全市貧困村書記第一期培訓班期間,市委組織部將貧困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期培訓班上的精品課程進行全程錄像,并及時制作成視頻教學課件,縣鄉可直接利用錄像播放的形式進行授課,既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還減少了人員聚集,節約了辦班成本費用。赤壁市采取“集中線上、分片線下”的方式開展培訓;通山縣利用電信網絡平臺打造“云”課堂,全縣1個主會場、12個分會場共393名學員同時開班上課,共享線上培訓資源,開展教學互動,探索從課堂到云端的同步學習新路徑。
從理論到實戰,“零距離”教學出成效。在課程安排上,突出理論與實戰相結合。在市級層面的課程設置上,既安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等理論知識學習,又安排了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輔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宗教基本知識及其政策法規等實戰性培訓內容,還組織了優秀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現身說法”,達到了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效果。縣鄉兩級在市級課程設置基礎上,堅持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工作部署與培訓內容相結合,更加突出本地化、實戰化。通城縣開設了脫貧攻堅示范點“現場課堂”;嘉魚縣、崇陽縣把黨委書記“講好第一課”納入培訓課程;咸安區要求鄉鎮班子成員作相關工作專題輔導,以“零距離”式教學,確保培訓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