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武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出擊迎戰,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強化政治監督、詮釋政治擔當,為打好武漢保衛戰提供堅強紀法監督保障。
聚焦“兩個維護”,確保政治監督精準施治
(一)堅持目標導向,科學統籌部署。圍繞確保疫情防控各項政策精神、決策部署的落地落實,建立全市監督力量一體化指揮體系和扁平化戰時監督保障工作機制,整合力量、壓縮層級、減少時限,確保全市80%以上監督力量能夠下沉一線、聞令而動。針對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及時對接市指揮部重點工作部署,制發監督重點清單43份,讓各區、各督導組明確重點、“按圖施工”,確保政治監督方向聚焦、力量聚合。
(二)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專項監督。先后圍繞防控物資調配、“四類人員”收治、干部下沉社區、境外返(來)漢人員疫情防控等開展專項監督,對“應收盡收”、“應檢盡檢”、隔離點設置管理、養老院等特殊場所疫情防控、定點醫院管理、復工復產復市復學等進行專項督導,發現問題12000余個,及時查處和督促解決了一批防控政策落實中的突出問題。
(三)堅持結果導向,保障貫徹執行。對中央、省市分批交辦、督辦的31198件群眾求助事項逐一核查督辦,推動及時收治“四類人員”21362人,有效推動方艙醫院建設、社區封控、復工復產復市復學等相關防控措施的貫徹落實,督促解決了大量非新冠肺炎患者醫治、物資供應、市民出行等問題。對落實疫情防控政策精神不嚴不實等問題及時查處、通報。
回應輿情民意,彰顯政治監督人民立場
(一)及時匯聚民意,確保應在點上。對各類受理群眾舉報渠道予以整合,主動對接市長熱線、武漢城市留言板等督查平臺,完善問題線索移送機制,組織專班及時搜集、梳理、研判網絡輿情,加強對涉疫履職問題情況的梳理、匯總,構建多層立體、便捷高效的涉疫輿情民意信息匯聚機制。及時查處回應網絡曝光涉疫防控熱點問題,全力壓縮負面輿情空間。
(二)迅速督導核查,確保應在急時。對中央、省市轉辦的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發布的救助信息、提出的相關問題和市紀委監委自行梳理匯總的重點輿情信息,迅速核查督辦。圍繞回應輿情民意,組織開展有關督導核查212次,先后將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救治、物資保障、交通出行等方面一大批問題納入督導督查,做到即收即辦、問責問效。
(三)高效抽查回訪,確保應在實處。在對涉疫熱點輿情訴求快速回應的同時,采取暗訪觀察、電話抽訪、現場核實等方式對重點問題整改情況及時回訪問效,確保群眾反映問題能夠及時整改到位、正當訴求能夠及時處理到位。
沉潛督察摸排,推進政治監督深入基層
(一)下沉一線、精準摸排,確保情況摸得準。先后派出10000余個督查組深入街道、社區、醫院等防控一線明察暗訪,及時、精準發現一大批制約、困阻疫情防控政策落地落實問題,對執行防控措施走過場、打折扣等問題及時查處督辦、推動全面整改。
(二)分級督導、分類施策,確保問題改得實。深入分析研判一線督導摸排情況,對個性問題組織定點核查、督促整改;對共性問題制發建議函,督導推動完善機制。如針對基層疫情數據表出多門、條塊分割、清理滯后等問題,先后向市指揮部綜合組發送建議函,向市衛健委、各區指揮部下發督辦函,要求針對性開展表格專項清理精簡工作,為一線抗疫人員減壓減負。
(三)持續盯緊、鞏固提升,確保成效穩得住。始終緊盯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安排市級下沉各區的監督檢查組協同區級紀檢監察力量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對重點問題進行定向督查,對發現的責任落實不力、整改成效不優、機制銜接不暢等問題進行再督辦、再問效。
注重以督促治,強化政治監督常態長效
(一)日清日結促立行立改。按照問題性質分類處理、壓減時限,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即時反饋,其他渠道問題當日匯總分辦;一般性問題現場督促解決,典型問題當日制發通報函、督辦函,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制發督查通報25期、督辦函390份,推動解決問題4300余個。
(二)以點帶面促堵塞漏洞。加強對具體問題的匯總分析,找出共性問題并分類列出清單,通過向市級相關部門制發督查專報推動從面上解決。如針對需做核酸檢測的非發熱病人在發熱門診就診問題,督促衛健委進一步明確發熱門診、康復門診以及其他有核酸檢測需求的群眾就診。
(三)深挖根源促提升效能。對于反復發生的問題,注重結合一線監督從體制機制上找原因、補短板。及時加強對重難點問題的分析研究,深挖背后的制度機制原因,并及時向市指揮部及相關工作組制發建議函,推動完善政策規定、健全工作制度、提升工作效能。
武漢保衛戰中,武漢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政治監督,嚴肅執紀監督問責,通報一批典型案例:
王某橋身為洪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醫療救治組組長,政治站位不高,對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不認真執行上級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決定,對自己主管的醫療救治工作只作簡單布置,未能結合實際采取有力措施督促落實,貽誤工作,造成惡劣影響,受到政務撤職處分。
1月30日,洪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會議傳達省、市指揮部要求集中隔離與新冠肺炎感染者密切接觸人員的決定,但由于區指揮部有關負責同志對上級要求認識不到位,工作中沒有認真落實上級決定,導致該區大量密切接觸人員未能按要求集中隔離,造成惡劣影響。
2月8日,市防疫指揮部告知洪山區指揮部可將有關確診輕癥患者轉送方艙醫院,但區指揮部醫療救治組未能做好事前協調對接工作,未準確掌握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尚未正式接受患者的情況,倉促安排工作人員將洪山區隔離點多名確診輕癥患者集中轉運,致使上述患者當晚在車上等待4個多小時后才被送至武展方艙醫院,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2月10日,洪山區關山街、卓刀泉街按要求組織本轄區危重患者送至火神山醫院治療,但因區醫療救治組組織不力,對轉運車輛、具體銜接等準備不足,未能及時將患者送至火神山醫院,導致患者次日早上才被送至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