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琪

在綿延幾千千米的206國道線上,有個因一道瓦罐鮮湯而讓人來了還想來的小鎮,那就是安徽省舒城縣桃溪鎮。
桃溪鎮老街距離206國道尚有五六百米,因為不少人從車流不息的國道上看到了商機,漸漸地將店面移到了206國道兩側,形成了桃溪美食一條街。最紅火時有
200多家出售瓦罐湯等菜肴的門店,整條街都飄散著陣陣瓦罐湯的鮮香氣。馬路邊、停車場、飯店門口都停滿了大貨車小轎車,去遲了一步,往往擠不進一個車位。“最憶桃溪‘一罐鮮,過了此處無此鮮”,這道瓦罐名饌的口碑,隨著往來食客和大車駕駛員的流動不脛而走,名聲大震206國道。省城一些名人和外賓都慕名來桃溪品嘗“一罐鮮”。
由于工作原因,我們三天兩頭要出差到合肥和六安,而桃溪鎮則是必經之地,在此用餐便宜,味道好。一來二去就與舒桃酒家的老板鄭昌富混熟了。鄭老板告訴我們:“瓦罐湯的食材隨季節更迭而變換,從寒露至立夏,主打排骨或老雞瓦罐湯;從立夏至寒露,主打老鴨瓦罐湯。鴨子都選用本地農戶散養的灰麻老鴨,至少是一年以上,毛重在1.5~2千克的;只有用土瓦罐、用老鴨燉出來的湯,才稱得上‘一罐鮮。”老鴨是暑天清補佳品,營養豐富,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的功效。江淮一帶夏季氣候炎熱又多雨,經過的大貨車駕駛員長時間行車暑熱夾濕,食欲不振,需要用飲食來調補,達到祛暑熱、消疲勞的目的。老鴨瓦罐湯就成了一道特別受食客和駕駛員歡迎的地方美食。
我們這幫老饕到桃溪喝老鴨瓦罐湯,一不看飯店招牌和裝潢,二不聽服務員的熱情招徠,而要看煨老鴨湯的瓦罐是否用當地缸窖產的土瓦罐。土瓦罐雖相貌平平,卻能鎖住食材的原有風味;二要用當地豐樂河水,豐樂河發源大別山區,下接巢湖,無污染,水好湯才鮮,若用機井水是萬萬不行的;三看后院籠里的灰麻老鴨,老鴨毛色油亮,羽毛較硬,胸脯豐滿;鴨嘴和胸骨比較硬;鴨掌厚實,腳皮粗糙,呈深黃色;一般都在1.5~2千克以上,甚至更重。嫩鴨沒有這些特征,個頭也小,分量輕。器皿、水和食材的幾道關把住了,下面就要看廚師的烹飪功夫了。
只見廚師手腳麻利地把宰殺好的麻鴨放入燒開的蒸屜內,一分半鐘取出,很容易就把小毛剔得干干凈凈;摘去內臟,剪掉鴨屁股尖;里外清洗干凈;控干、斬塊、焯水,把浮在表面的沫沫及油脂全撇凈;然后把焯過水的老鴨塊和姜片,分別放入洗凈的土瓦罐,注滿剛剛從豐樂河里挑來的新鮮河水,燒沸后繼續大火燉煮30分鐘,再文火慢燉3小時;食用前,調入適量鹽和白胡椒粉,關火即可。我喜歡老鴨湯原汁原味的口感,所以不用蔥。鄭老板為人厚道,料足湯鮮不摻假,還給每桌客人奉送一碟土灶豆腐鍋里挑出來的豆腐皮,由客人視個人需要加入湯中。

慢火燉的老鴨湯,火候足,時間長,瓦罐蓋子一揭開,香氣撲鼻,肉質鮮嫩可口,湯汁清澈醇厚,滿滿的一罐都是幸福??!不喝兩碗收不住嘴,也愧對“一罐鮮”之雅號啊!老鴨滋陰補虛,祛暑氣,白胡椒祛濕。除了唇齒間無法言表的滿足感,五臟六腑更是被體貼安撫的舒之坦之。聞著濃濃的瓦罐老鴨湯,熟悉的味道似乎從往昔的記憶中飄散而來,愈來愈醇香。它不僅是一種美味,更是一份鄉愁,一份留戀故鄉美食的戀舊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