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茜


踏入位于重慶市南岸區的固守至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守公司”)大門,兩面鮮艷的國旗、黨旗首先映入眼簾。往里走,黨建工作標語、制度牌在墻上清晰可見,辦公區域內更是到處充溢著中國紅……濃厚的黨建氛圍幾乎讓人忘了這是一家互聯網企業。
“這些紅色基因,就是企業發展壯大的秘訣。”固守公司創始人、黨支部書記沈利川望著這一抹抹紅,向記者介紹說。
2014年,在重慶市南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原南岸區工商局)的指導下,固守公司成立了黨支部,堅持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在企業注入紅色基因,助推企業蓬勃發展。正是靠著這一抹抹紅,短短幾年時間,公司從年銷售額只有幾十萬元的小微企業發展到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的數字產業集團……
重大決策,黨支部前置把關
2020年4月,固守公司辦公室,沈利川看著財務部門剛報上來的今年一季度報表,心情大好。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經濟沒受到太大影響。”財務部門負責人匯報道。
“是,這也再次印證了當初黨支部作出的決定是正確的。”
窗外,微風陣陣,沈利川的思緒回到2015年3月。
那時候,固守公司的主營產品為AA拼車網,但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和不斷更新迭代的技術壓力,企業發展遭遇了瓶頸。
“需要立即轉型升級,改變方向,轉入互聯網其他領域。”經公司董事會調研后發現,此時市場上互聯網P2P、眾籌業務風靡。
“風險很大,我們不能盲目跟風。”
“風險越大,收益也越大。”
……
做還是不做?公司董事會產生了分歧,爭論多次無果。
“好了。”沈利川拍了拍桌,“聽聽黨支部的意見。”
當天下午,企業黨支部組織黨員和積極分子召開了一次懇談會,經多方調查驗證,收集各方意見建議,最終得出結論:上述業務與企業既定的發展方向不一致,不予實施。企業需從面向普通消費者的C端用戶市場,轉向G(政府)端和B(企業)端市場。
企業在面臨重大決策時,先聽取黨支部的意見建議,這是2014年固守公司成立黨支部后,沈利川制定的規則。
“當今社會,員工年輕化、多元化,用以前高高在上管理人的方式,很難推進工作。于是,我們思考怎么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為企業發展搜集到更多的金點子。”沈利川說。
思考的結果便是從企業“最高效力”制度層面上,明確黨支部在公司董事會作出重大決策前進行“前置把關”。同時,推動“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由公司董事長兼任黨支部書記,明確一名副總為黨支部專職副書記,其他經營管理成員是黨員的兼任支部委員,并將其寫入企業章程。
“當企業有重大決策、重要任免、重大項目安排事項以及大額度資金運作事項等有關全局性、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事項時,必須先經過黨支部前置把關。”沈利川說,由黨支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通過多種方式對有關議題進行溝通和磋商,最終將意見建議收集反饋給企業決策層,供決策層參考。
而在實施過程中,黨支部成員還會按照各自分工對事項進行督辦,如發現有不妥,立即反饋給企業決策層,及時調整。
2014年以來,黨支部提出的上百條意見和建議被企業采納。
“黨支部前置把關,既保障了企業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又優化了企業治理體制機制,確保企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沈利川說。
同頻共振,黨建業務一盤棋
“今天你在平臺刷題了沒?”
“必刷!等我把這套題做完,我的積分就達到300分了。”
“300分?這么厲害!我也要抓緊了。”
在固守公司,總能聽到黨員之間這樣的對話。
黨員口中的平臺正是固守公司為企業開展黨建工作打造的“智慧黨建”云平臺。
“我們的黨員呈現出分散化、個性化等特點,傳統的黨組織活動方式很難吸引他們。”沈利川說。
如何讓黨員積極參加黨組織活動,并真正發揮好黨員作用?
沈利川透露了一個小訣竅:用大家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三會一課”,從而激發企業黨員活力。
“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企業的優勢,打造了云平臺承載黨建工作。”沈利川一邊介紹,一邊打開頁面展示起來。登錄云平臺,點擊“黨務工作”,進入“線上互動”頁面,就會看到“我要答題”板塊,黨員隨時隨地都能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登錄云平臺進行學習,學習后有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量后,還可以進入“網上商城”頁面,換取書籍類實物用品。
“這樣既解決了黨員不易聚集、時間碎片化等問題,又做到了黨的政策學習宣傳經常化、黨務工作日常化,還提高了大家學習的積極性。”沈利川說。
沈利川的這個秘訣,不僅被他運用到了企業的黨建工作中,還將產品優化,投放到了市場上。
“我們在黨支部開展活動時遇到的系列問題,會不會其他企事業單位也有?我們在市場調研中發現,員工崗位分散化、員工時間碎片化等問題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同樣存在。”沈利川說。
于是,固守公司在“智慧黨建”云平臺基礎上,研發了“AI黨群系統”。這套系統運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推行黨建工作“線上化”,用手機、電腦就能在終端完成任務布置、工作推動、活動開展、工作評價等,有效地解決了工學矛盾。
該產品一經推出,廣受好評。
不僅如此,固守公司還根據自身黨組織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開發出了組織重構和按需用工系統——“組織易”。通過打造多元化的用工模式,輔助企業管理分散零工和周期性任務用工,幫助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用工風險、化解內部矛盾等。
如今,這兩個項目已成為固守公司“拳頭”產品,覆蓋四川、重慶、上海、北京等12個省市,涵蓋金融、教育等各領域。
“互聯網企業黨建和經營不是‘兩張皮,我們把黨建工作充分融入產品研發當中,把黨建工作的難點和切入點作為項目建設中的重點、突破點,讓‘謀發展和‘抓黨建深度融合、雙向促進。”沈利川說。
“疑難雜癥”,黨員帶頭攻堅
2月26日,吃過午飯,黨員黃康繼坐在電腦前,留意著企業的信息。受疫情影響,企業還未復工,雖是在家辦公,但黃康繼毫不松懈。
“有項緊急任務,需在24小時內開發出‘重慶智慧黨建服務平臺在線捐款系統。”這時,固守公司產品研發部工作群消息閃個不停。
“收到。”黃康繼第一時間回復。
很快,由4名黨員帶領12名員工組成的“突擊隊”集結完畢。
時間緊、任務重,隊員又分散在家,這給完成任務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面對這項緊急任務,沈利川并不擔心,反而胸有成竹:“我的信心來自于我們企業的黨員們,每當企業有急難險重任務時,黨員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帶領團隊成員順利完成任務。”
果然,沈利川的話再次得到了印證。
“測試有Bug(漏洞),登錄不上頁面。”
“收到,我們立即處理。”
“已處理完畢,請測試。”
……
在黨員的感染下,隊員們配合密切,進展順利。
時間在點滴流逝,黑色浸透天空,熱鬧的城市安靜下來,隊員們仍在挑燈奮戰……
“成了!”
凌晨3點,團隊開發的“重慶智慧機關黨建服務平臺在線捐款系統”正式投入使用。
“黨員是企業重要的細胞,黨員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不僅能夠起到表率作用,而且能影響和帶動企業的廣大職工,更好地完成企業的各項生產工作任務。”沈利川說。
為激勵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企業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建立《六級黨員示范津貼制度》,按照“優者優待”的原則,對企業黨員實行評分制考評管理制度,對考核評出的優秀黨員給予個人工資、獎金、股權激勵,并作為職工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
建立“傳一個、幫一組、帶一群”的幫扶機制,開展黨員和員工“一對一”結對幫扶,將黨員明確為部門兼職教導員,將其表現納入職業能力評價體系;
開展“三比三亮三評”“黨員示范崗”“黨員攻堅工程”等活動,推動黨員帶頭做好示范,最大限度激發全員“潛能”。
在制度引領下,企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黨員,他們沖鋒在前,為企業解難紓困。
黨員余倩茹面對繁瑣的人事工作,從來不“將就”,總是認真處理,工作幾年來,沒有出過一次錯。
黨員鄧懷軍作為企業產品研發人員,每當有急難險重任務時,總是撲在研發一線,把企業當成家。
……
“企業能有今天的成就,與黨員們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沈利川說,“正是這強大的紅色基因,為企業發展注入了無限能量。”
在紅色基因的推動下,如今,企業已累計營收52億余元,實現稅收2.58億元,人均產值從2011年的7.5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660萬元,直接就業和平臺發展就業超過1200萬人。
路漫漫,固守公司的發展步伐遠不止于此。“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組織力、凝聚力、執行力,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沈利川言語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