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龍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家族精神具有智慧的信念,也是家族的核心凝聚力,家譜文化在傳承文明與文化、學問的過程中也傳承著家庭獨特的價值標準以及行為準則。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研討家譜文化對于我國現代家庭教育的啟示,并提出具體的家譜文化教育對策,旨在進一步促進青少年能夠身心健康成長,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熏陶。
關鍵詞:家譜文化;現代家庭教育;言行舉止;思想道德素養
家譜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家譜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的優良傳統文化,家訓家規屬于家譜文化中的精華。潛移默化的家譜文化教育,能夠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感受到長輩深刻的智慧以及人生哲理。家譜文化屬于我國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在家庭社會細胞中的重要表現,承擔著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責任,屬于實踐經驗總結,也是在潛移默化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的教育思想精華。分析家譜文化產生的原因、內容與形式,對于我國現代家庭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作用,所以本文思考現代家庭教育的同時,希望通過有效理解家譜文化的精華,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優秀內涵,實現教育創新。
一、家譜文化理論概述
家譜也稱為族譜宗譜,是記載具有血緣關系的家族世系發展的主要內容的歷史文獻,我國家譜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家譜文化內容豐富,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以及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家譜是家族歷史的縮影,也是社會歷史發展變化的縮影,家譜將遺傳學和社會科學、生命科學融于一體。例如,古代司馬遷著作《史記》中便詳細記錄了古人對于家族觀念的教育意義。
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體現在每個家族的優良家風,如果沒有優良的家風,也不會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所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本質是由一家一戶的家風凝聚而成的。由此看出,要想有效促進現代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進展,必須要深入理解家譜文化內涵,將家譜文化與現代家庭教育緊密契合,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家風,進一步傳承民族文化。
二、家譜文化對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在日常對孩子的教育當中要通過對于歷史的展望,發現教育的規律,從而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具備良好的教育品德。我國傳統文化較為優秀,教學資源也比較豐富,我們在現階段教育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由于一些家庭在實際的教育工作當中,對于傳統教育觀理解較為偏頗,過于重視子女的成才,忽視了對于子女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引導,如此急功近利的教育觀念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和發育,所以當下部分家長的家庭教育價值觀有待完善和創新。積極利用家譜文化,不斷創新教育的正確觀念,培養綜合素質較為優秀的青少年,是當前家庭教育的關鍵。
家庭教育的科學性會影響青少年的成長和發育,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通過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的方式,借鑒家譜文化,才能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文化。
三、家譜文化對于現代家庭教育的應用啟示
(一)樹立正確家庭教育觀念,營造良好教育環境
父母如果不重視家庭教育,就會將家庭教育弄得一團糟,家庭教育觀念影響著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目標。樹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觀念,才能夠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例如,很多偉人都接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愛迪生的成就與母親對愛迪生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愛迪生的母親懂得啟發孩子,調動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對于愛迪生的提問耐心地引導和回答,對于孩子的奇思妙想都予以指點和誘導。例如,我國著名學者郭沫若的母親從小就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他在母親的教育以及指導下,自小便能夠吟詩作賦,熟知各類典故和知識。這說明優秀的家庭具有十分濃郁的文化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環境影響著家庭成員的身心發展,并且對于孩子的個性品格形成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梁啟超將子女當作知心朋友,與他們共同探討人生哲學以及國家大事,并且向子女傾訴生活與事業中的喜怒哀樂。由此能夠看出家長要想教育好子女,不僅要付出關愛和照顧,也應當確保家庭成員做到相互關心和體諒,能夠使家庭整體氛圍和諧愉快。通過營造和諧愉悅的家庭氛圍,才能夠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正面形象,進一步激活孩子的心靈,使孩子感到身心愉悅,能夠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關心并呵護他人,并且用良好的處事方式回報。家長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家庭觀念以及教育環境的重要性,有效傳承家譜文化內涵,同時有效做好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盡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二)家庭教育原則與方法不容忽視
家譜文化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有著豐富的借鑒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教學中,家長要積累一定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資源,利用家譜文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子女在生長過程中有所借鑒和有所思考。并且利用具有特色性的教育原則和方式以身作則,采用平等寬容,因材施教的教育觀念,在家庭教育當中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開展教育引導工作。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以身作則,只有自身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利用自身的行動為子女指明成長的道路,使子女在家長的言行舉止中主動去模仿和學習。所以通過這一無形的榜樣激發子女在家族當中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家長還要在家庭教育中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對子女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對于子女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利用家譜文化教學時要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創新意識,才能夠在教育教學中為子女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家長也要在教育中采取言辭相繼的教育方式,在儒家傳統思想當中,父親代表嚴格,而母親代表慈愛,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家長也可以通過言辭相繼的教育方式,使子女能夠在家庭當中體會到責任和寬容,為子女的成長營造科學的發展環境,使子女具備先進的思想觀念,提升子女的道德素質。
父母要在教育教學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為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搭建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青少年將家長作為成長的目標,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和身心素質。家長也要在家庭教育中重視優化家庭教育的內容,使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以樂觀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并且積極借鑒家譜當中的文化以及家族的理念,進行傳承教育,使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重視家譜文化,利用家譜文化不斷地創新自身的學習觀念和道德素質,為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遺產。
(三)提高家長自身綜合素質
家譜文化蘊涵著濃郁的血緣關系,從而造就了特殊的情感,家長的言行對于子女有著較強的感染力,家長的道德修養以及知識水平、審美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父母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言傳身教才更具教育力量。古代家譜文化的大量事實分析表明,如果父母綜合素質較高,便能夠運用正確的教育思想以及合理的教育方法,有效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由此能夠看出父母要樹立終身勤奮學習的理念,逐步增強教育責任感,能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與心理素質,應正確分析子女教育方法的失誤與成功之處,不斷地積累教育經驗。
例如,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只要通曉事理,身體好便能夠有所作為,還認為當官是一時之事,做人卻是一輩子的事情。因此,父母需要將做人的道理教給孩子,并以身作則,影響孩子的成長。比如,居里夫人的女兒和女婿是知名的科學家,受到了居里夫婦的教育以及感染,在二戰期間與納粹進行了斗爭,體現出執著不屈的精神。根據以上案例,我們能夠發現家庭文化對于孩子的道德教育以及品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越來越多的家長通過各種形式提高自身的家教素養,如應用便捷的互聯網與新聞媒體學習家庭文化教育知識,相關部分也可以通過各類途徑對家長進行潛移默化的家譜文化知識宣傳以及普及,切實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向家長灌輸正確的思想教育觀念,逐步內化成正確的教育理念,從而形成良好的家訓家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發現一個家庭要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有效傳承優良的家譜文化,將家庭后代教育好,才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家譜文化要想持續傳承,就必須要具有良好的家風和傳統,也稱為家族文化。家族文化的形成,主要是遵循家族規律以及家教方法,通過世代相傳從而形成潛移默化的家譜文化。
家長要在實際的教育工作當中,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針對青少年在家庭之中的表現以及性格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習慣,注重與青少年談心,使青少年能夠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和道德素養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夠開展積極的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使青少年在發展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優秀文化,從而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文敏.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啟示[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1996(4).
[2]曹能秀,王凌. 試論以教育促進民族文化傳承的方法[J].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2).
[3]張良才.中國家庭教育的傳統、現實與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 2006(6).
[4]文晶.簡論家庭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現代教育科學,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