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臣
摘 ?要:本文筆者結合多年來高校一線體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和對高校體育工作的理解,通過查閱大量關于開展課內外一體化的文獻資料和在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踐的基礎上,對普通高校實施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在大學生體質測試不及格不能畢業的新形勢下,闡釋了對普通高校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理解,并指出了在工作中的核心與重點部分,為普通高校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提供了借鑒,為廣大高校體育教師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提供了實踐參考。
關鍵詞:普通高校 ?體育教學 ?課內外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09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a lin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college sports work,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implementation of class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cuments and carry out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class inside and outside integration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has carried on the profound thinking. And graduated i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test fail no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explains the understanding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core and key part in the work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provides pract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and out of class
當前普通高校中,體育教學、課外訓練和群體活動是高校體育工作的基本構成模式,不斷強化教學并廣泛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是每個高校體育工作者的基本工作目標。而課內外一體化概念的推廣,更加直接與明晰地指出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對開展高校體育工作的理解。通過查閱中國知網中關于高校開展課內外一體化的文章,發現多數文章在論述課內外一體化教學過程較為模糊,闡述方法與概念的偏多,而缺乏直接有效的實施途徑。2018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全面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推廣,在基礎論證與實踐的基礎上,特別是在多媒體手機的應用和對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的要求的大背景下,通過教學實踐,筆者對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理念有了更為切合實際的理解。
1 ?關于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
1.1 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的概念
通過中國知網的查詢,能夠查到的最早的關于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的表述是1995年徐美敏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發表的《試論“課內外一體化”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寫到,“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即“課內授給學生思想、理論和方法,課外培養學生自練、自評、互教的能力”(引自曲宗湖《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幾點意見》一文)。期中文章中引用的曲宗湖的文章通過網絡資源還查不到。由此文獻可見,是現有網絡資料的最早表述了。
1996年,李惠音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中發表了《研究生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模式》中闡述了“課內外一體化”模式的內涵,是“以終身體育為主導思想,將學校體育課內外分軌運行轉變為并軌運行,通過教學活動與課外活動一體化,有計劃地把課內與課外、專項活動與競賽活動、學習與鍛煉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師輔導下,使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體育活動,從而促進學校體育與學校后體育的良性過渡,培養出大批具有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由此文的表述,筆者認為是與當前關于“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內涵最為接近的。
1.2 相關教學文件的表述
2002年,教育部印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此綱要是國家對大學生在體育課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時期普通高等學校制訂體育課程教學大綱,進行體育課程建設和評價的依據。在期中的第四部分課程結構,“第七條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社會、野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
由《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第七條的表述可以看出,雖然文字上沒有出現“課內外一體化”,但是其內涵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我們當今普通高校開展體育工作的基本模式。也可以肯定地說,當前的普通高校只要是認真貫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那么學校的體育教學就是在開展“課內外一體化”,只是表述的方式一個是其內涵與細節,一個是高度凝練。在這個大范疇下,多數的關于“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改革就不是什么新事物了,只是在不同高校實施的過程,或者在實施過程中的進一步發展。
2 ?普通高校體育工作新的發展機遇與任務
2.1 關于大學生體質測試的指導性文件
教育部在2014年頒發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指出,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而在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指出,“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健全國家監測制度。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
由此可見,現在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不單純是使學生完成體育的課程,而是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地位,也關系到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關鍵性因素。在此國家文件的指導下,必然會提升學校體育工作在學校中的地位,會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同樣對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要求及發展機遇
在《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也指出,“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鼓勵地方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公共運動場所。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
由以上文件內容可以看出,對高校的體育工作要求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和目前開展的群體活動是一致的,并且還要加大力度,不斷加大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體育社會組織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體育服務,為高校引入體育輔助管理方面的體育組織提供了政策性支持,為進一步提升學校體育的管理水平與教學水平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3 ?對當前實施課內外一體化的認識
3.1 對課內的認識
課內是指課堂教學,筆者認為這是普通高校體育的基礎性工作、核心工作,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師的根本任務,也是存在的根基。不斷加強課堂教學,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體育課是每位體育教師的根本職責。開展課堂體育教學能夠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基礎的體育教育,這符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也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因此任何的教學改革都不應影響課堂教學,也不能削弱課堂教學,更不能替代課堂教學。
3.2 對課外的認識
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鍛煉,彌補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促進學生終身體育理念與生活習慣的形成是課堂教學階段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課堂教學的培養目標之一。在開展群體活動中,應多設置多人參與的群體性項目,不斷擴大受眾面,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鍛煉中來。
由于多媒體手機的普及,多種運動軟件為實時監控運動成為可能。在這個基礎上,體育教學布置課外作業就成為可控的過程。如果能夠引入社會體育管理公司對學校體育進行輔助管理,那么可以使學生在校園或部分社會體育運動的監控與管理成為可能,為把學生的課外鍛煉適當納入課堂教學成績的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3.3 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實踐
3.3.1 強化課外鍛煉
自2018年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體育部在原有群體訓練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建設與完善課余代表隊和單項學生社團,不斷增強代表隊與社團的輻射作用,為他們開展活動提供有力的場地與師資的支持,并通過申報專項經費,獎勵課余代表隊和社團,不斷擴大學生課外鍛煉的開展。
3.3.2 課內與課外的結合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2018年部分班級實踐的基礎上,在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在大一和大二年級正式實施學生的課外鍛煉納入課堂成績的管理,課外鍛煉占課堂評分的20%。課外鍛煉可以是課余競賽獲獎、也可以是多樣性的運動鍛煉,形式是多樣化的,但是就目前的評價條件先采用跑步作為基礎性評價項目,標準是女生每學期60km,單次運動大于1.2km,配速不高于8min;男生每學期80km,單次運動大于1.6km,配速不高于7min,到學期末用學生的登記軟件進行核查。目前,學生和教師的反饋都非常好。基于廣泛性與基礎性來看,安排課內教學與課外作業來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更具有實際意義。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新的政策給予高校的體育工作更大的支持與保障,同樣也要求高校不斷加強體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課內外一體化是對當前高校開展的體育教學、群體活動與課余鍛煉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對目前高校來說并非是新事物。
(3)開展課內外一體化,課內是體育課堂教學,而課外以可控的課外作業的形式來安排更具有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再與其他的群體活動、課余訓練相結合,全面提高學校體育開展的水平。
4.2 建議
(1)普通高校的體育部門面臨國家政策的支持與保障,一定要積極籌備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全面提升課內教學、課外作業和群體與課余訓練等方面的協同發展。
(2)充分利用體育場館等資源,為學生的課外鍛煉提供應有的支持與保障。
(3)應適當引入社會體育組織,全面提升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與運營水平,為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支持與保障。
參考文獻
[1] 沈震.利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法提高大學生800m跑成績[J].現代技能開發,1995(6):35.
[2] 徐美敏.試論“課內外一體化”的高校體育教學[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5(S3):11-12,23.
[3] 李慧音.研究生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79-82.
[4] 任春香,祝振軍,蔣桂鳳.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之教學內容改革的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10):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