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對夯實基層黨建基礎、促進黨群干群關系、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脫貧摘帽”目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作為一名洛南黨校駐王灘村脫貧攻堅工作隊隊員深深感悟到,要提高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成效,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適應駐村幫扶工作環境是提高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成效的前提
駐村對工作隊員來說是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新的地點、新的對象,工作環境變了、工作任務變了、工作對象變了,如何主動適應環境,是擺在我們駐村干部面前的首要問題。因此,駐村首先要適應基層的工作環境。在這方面,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去把握。
1.站在全局的角度認清脫貧攻堅的工作形勢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就商洛來講,全市七個縣區都是國家級貧困縣,而我們洛南有143個貧困村,19379戶,63184人,大都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越往后脫貧任務越艱巨越復雜。我們每名駐村干部必須看到,我們的工作能否順利完成,關系到全市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能否圓滿完成,可以說責任之大、影響之深。
2.強化學習,提升能力,積極適應基層環境
農村工作與機關工作有很大不同,農村工作線長、面廣,與群眾打交道;機關工作業務性強,專一單純,做農村工作與機關工作有本質的區別。因此,駐村干部要充分認識到思想上、工作上、環境上的差異,首先必須要克服生活困難,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1)要吃透上情,把方向找準,把目標弄清楚。要認真學習中省市脫貧攻堅戰略部署和政策要求。深刻理解市縣“八個一批”等強農惠農政策,進村后遇到任何事情心中就有底氣、有主見、有尺度。有的同志把上級制定的惠民政策編成“口袋書”,或提煉成要點寫在筆記本上,經常拿出來看看,就是一種務實管用的方法。
(2)要圍繞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的具體決策和要求積極開展工作。縣委、縣政府是各級駐村工作隊的管理主體,駐村干部擔負著推動縣上決策具體落實到一個村的重任,必須把縣上總體部署和意圖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工作起來才會不掉隊、不跑偏。在做好這兩點基礎上,還要積極學習以往優秀駐村干部的成功經驗,找出共性特點和規律,奠定駐村工作的思想基礎。
3.情系三農,心系群眾,真正獲得群眾信任
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要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最集中體現在農業、農村和農民身上。現在,我們的駐村干部是黨委、政府安排服務基層工作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駐村干部在了解村情民意過程中,要放得下架子,耐下心來做工作,情系農村、情系農民。
(1)要主動交朋友。抱著主動與群眾交朋友的心態,真誠打交道,真心謀發展,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實事,逐步拉近關系,做到能吃農家飯,能坐農家凳,能說農家話;同時,要多與村里的老黨員和活躍分子交流,主動接觸黨員、退休村干部和老醫生、老教師等,這些人一般在村內都很有威望。
(2)要捋清反映的問題。在與群眾交流中會反映很多問題,駐村干部不能急于承諾解決,要把問題一條一條捋出來,歸歸類,分析一下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能辦的推動辦起來,同時要著眼長遠,不局限于一時一事。必須心懷大局,滿懷深情幫扶,才能取得群眾信任,從而讓駐村變得更加有樂趣有意義。
二、夯實責任科學工作是提高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成效的關鍵
工作隊駐村后,要想真正獲得工作主動性,在幫扶村上有話語權,在基層工作中成就一番作為,我認為必須把握好以下兩方面內容:
1.要明確駐村工作職責和任務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商洛市及洛南縣分別以兩辦名義印發了《關于加強全市(縣)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對工作隊員選派、日常管理、工作職責、考核獎懲、激勵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明確了駐村工作隊必須履行的10項工作職責和任務,大家要認真學習。
2.要掌握基層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
(1)熟悉駐村工作機構,強化聯絡協調溝通。首先要了解縣鎮脫貧攻堅的領導體系和幫扶體系;其次要與本系統在縣鎮的基層單位或相近的工作系統主動對接;最后要了解鎮村兩級的組織體系,盡快進入工作角色。
(2)熟悉當地村情和風土人情。干部駐村,必須要善于學習、當好學生,首先要實地察看熟悉村組環境、要積極溝通了解人情關系要通過走訪鎮村干部和前任駐村人員,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了解該村的人口規模、宗族分布、貧困程度、致富能人等情況。
(3)主動聯絡對接,厘清工作思路。駐村干部把村情吃透、存在問題找準后,要與鎮上包村干部、村兩委干部和幫扶部門充分溝通,把本單位優勢和自身優勢發揮出來,爭取各方面對本村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狀況進行支持。
(4)積極為貧困群眾辦實事。駐村干部了解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后,要想辦法幫助群眾辦事。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單位干部給錢、給物,沒條件的講政策、搞宣傳,組織學習培訓都可以。一方面要注意用好各項扶貧政策。從規范農村低保發放、糧食補貼發放、貧困戶識別、殘疾人補貼等做起,協助抓好民生政策落實。另一方面要注意關心幫助特殊人群。關心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殘疾人,幫助失獨家庭、因災因學因病致貧家庭,把他們的困難當成自家事,千方百計幫助他們。同時,要努力團結村兩委干部提升便民服務水平。發揮優勢,協調項目資金解決群眾安全飲水、垃圾處理設施、村組道路硬化等群眾生活中的困難。
三、嚴格遵守工作紀律是提高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成效的保證
1.駐村幫扶派出單位必須嚴格遵守駐村工作紀律
駐村幫扶派出單位一要固定駐村隊伍:派出單位是要嚴格按照駐村隊伍條件的人選選派,并由黨委上報組織部同意后,發文予以明確,并完善相關審批手續。二要真正讓駐村干部脫產駐村。只有這樣才能讓駐村干部全身心的投入到村里面去,扎扎實實的開展工作。因此,駐村派出單位是否嚴格遵守駐村脫產的規定,對駐村工作開展的情況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2.駐村干部必須嚴格駐村工作紀律
不折不扣地執行駐村所在單位的工作紀律,服從當地黨委、政府的管理,嚴格上下班、請銷假制度,不能因為自己是上級下派,就“端架子”,我行我素。同時認真按照各級黨委、政府的安排,參與到中心工作中去,切實發揮駐村干部作用,真正的干好事、辦成事。為此,必須做到“四落實”:一要落實日常考勤制度。嚴格“四支隊伍”日常考勤和會議考勤,各村要建立統一規范的考勤記錄,對“四支隊伍”的日常工作、請銷假實行登記管理,對不嚴格履行請銷假手續的,視情節嚴肅進行處理。二要落實工作紀實制度。要求駐村工作隊吃住在村、專職在崗、每天簽到,如實記錄民情日記和工作日志,如實填寫幫扶紀實工作手冊,每月由村支書或村主任簽字確認,實行“痕跡化”管理。三要落實周例會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各村第一書記每周二(或周一)組織召開本村駐村工作隊“周例會”。例會由駐村工作隊、包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參加,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匯報上周工作開展情況,研究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安排本周脫貧攻堅工作,保證工作上下銜接有序。四要落實工作報告制度。第一書記每半年向鎮(街道)黨(工)委報告1次思想、工作、學習情況,遇有重大問題,及時匯報,鎮(街道)黨(工)委匯總報送縣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3.當地黨委、政府要加強管理
對駐村工作紀律要加強督查和通報,及時將情況反饋至上級組織部門和派出單位。當地黨委、政府要放開膽子,大膽管理,不能當“老好人”,不能有駐村干部是上級派駐,不能“得罪”的思想。要采取定期督導、交叉檢查、隨機暗訪等方式,及時掌握駐村干部到位常駐及作用發揮情況。定期通報督導檢查情況。對不服從管理、無法勝任駐村工作的,當地黨委、政府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必要時做出調整,確保駐村幫扶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