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明確要求陜西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推動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好轉”,為陜西省在生態保護和環境改善方面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近幾年,陜西省政府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在秦嶺違建別墅查處拆除和生態環境恢復、黃河流域及其支流監測治理、全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今后,陜西省仍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遵循,努力推動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好轉,嚴格落實《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扎實推動秦嶺生態保護;以習近平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為指引,堅守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努力實現黃河流域的生態修復和高質量發展;努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還陜西人民藍天白云、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美好生態家園。
關鍵詞:陜西;秦嶺;黃河;污染防治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于4月20日至23日再一次回陜西,肯定了陜西省近幾年的發展,并明確要求陜西繼續追趕超越,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秦嶺、黃河、污染攻堅戰等方面的內容,提出陜西省要“推動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好轉”,為今后陜西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指明前進方向。
一、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
1.總體要求是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習近平總書記4月23日聽取陜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匯報之后結合陜西實際提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并且明確強調了陜西的自然生態與保護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對陜西來說,深刻認識自身生態環境保護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堅守“綠水金山就是金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生態興則文明興”等生態文明理念,明確最緊迫任務是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現實任務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做好秦嶺和黃河的生態保護衛士,實現綠水青山的高質量發展、實現美麗陜西建設,實現陜西的綠色發展。
2.要深刻汲取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教訓,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習近平總書記六次重要批示警示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直到1194棟違建別墅被徹底整治,4557畝土地被收歸國有,一批相關責任人被嚴肅處理,秦嶺北麓生態持續修復。習近平總書記針對秦嶺違建別墅的六次批示,從生態環保的角度來看,就是督促陜西省重視秦嶺、黃河等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保護與修復,不因陜西境內的環境問題影響全國生態保護的大局。所以習總親自批示、持續督促整改落實,親自考察“回頭看”,不得不讓陜西汗顏。當好秦嶺衛士,就是要做好秦嶺生態保護的制度制定和執行、做好綠色生態產品支持當地發展、做好生物鏈的維護與發展,實現鐵腕治山,山清水秀。杜絕一切破壞秦嶺生態的行為,不放過一絲一毫能讓秦嶺生態變壞的可能,以堅定的決心將秦嶺這個“國之大者”生態環境保護好,久久為功,為中國人守護好我們的“祖脈”。
3.要搞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的總體要求是“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黃河流域這道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在陜西境內全長700多公里,流域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所占比重較大。渭河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在潼關入黃河,對黃河干流和流域整體治理、系統治理影響也很大。對于陜西來說,不僅要保護好黃河干流,還要保護好黃河支流,不僅要保護好河道、水質,還要修復好河流兩岸的生態環境,維護好濕地、保護好水土、處理好水沙調解關系。退耕還林還草、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都是改善黃河流域生態問題的重要抓手,在黃河流域自然恢復、休養生息的基礎上再加上人工修復逐步恢復。
4.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確定的三場攻堅戰之一,中共中央專門針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出臺了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地多次提到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今年在生態環保方面的主要抓手和任務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對于陜西來說,產業問題和地理因素都對打好藍天保衛戰不利,黃河干支流治理牽涉多個方面,土壤污染防治迫在眉睫,秦嶺保護仍壓力巨大,所以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仍需攻堅克難、勇挑重擔、持續發力。
二、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現狀
近幾年,陜西省政府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努力做好秦嶺違建別墅查處、拆除、生態環境恢復,努力做好黃河干流及其支流的監測、治理工作,努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付出有目共睹,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1.秦嶺生態保護持續推進
秦嶺的深刻教訓讓陜西更加注重秦嶺生態修復與保護,促進秦嶺生態持續向好。一是全面展開秦嶺生態整治工作,以“五亂”為抓手,拆除違建別墅,實施復綠工程,在違建拆除的基礎上新建森林公園;二是對《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行全方位宣傳,加大執行力度,實現觀念轉變,保護秦嶺生態;三是兩次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釋放出持續關注秦嶺保護工作的信號,使各方認識到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和開展修復治理的緊迫性;四是環境持續向好,野生物種種群逐步擴大,野生動植物繁衍步入良性軌道。
2.黃河流域保護穩步推進
一是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河長制湖長制已全面落實,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持續推動。二是治理黑臭水體,恢復河湖生態環境。陜西境內所有國考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沿渭河55座生態公園使陜西水生態得到了全新改變,渭河成為“全國最美家鄉河”的典范。三是保障南水北調中線水質達標北上,讓京津百姓喝上健康好水。四是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植樹造林749萬畝,治理沙化面積105.5萬畝,向北推進綠色植被400多公里,成為我國第一個完全“拴牢”流動沙地的省份。
3.污染防治攻堅戰順利推進
一是汾渭平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成效顯著。關中因地處秦嶺和黃土高原之間的狹長地帶,冬春季節污染物難以有效擴散,在陜西大氣治理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仍實現了13個市(區)空氣優良率為72.7%的成績,確屬不易。二是河湖綜合治理和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漢江、丹江、嘉陵江、無定河、渭河干流(陜西段)水質為優,渭河出省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渭河支流、延河仍有輕度污染。三是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固體廢棄物專項整治成效顯著。在全省范圍實施了千村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有效提升,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推進。同時開展了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詳查工作。
三、推動陜西省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好轉的路徑探析
1.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推動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好轉
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生態環境的殷殷囑托,牢記六份批示帶來的生態恥辱,推動生態修復治理到徹底好轉,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著中華兒女建設“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指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生態文明建設,指引著美麗陜西建設實踐的展開。我們必須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陜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六項原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工作,還百姓良好生態環境優質健康生態產品。
2.落實《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扎實推動秦嶺生態保護
一是貫徹執行好秦嶺的各項法規制度。嚴格遵守執行《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按照《關于全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增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法治意識,鐵腕治山,統籌推進秦嶺生態保護工作;二是大力推進秦嶺保護的重點工作,緊緊扭住問題不放手,扎實整改,繼續完善秦嶺規劃體系,聯合其他省份共同推動大秦嶺保護,實現秦嶺山脈的整體性保護;三是保護秦嶺特有物種和特殊動植物棲息地,持續推動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野生動植物生存繁衍必須的生態系統。
3.以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指引,堅守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和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治理發展問題特別重視,不僅今年在陜西、山西的考察中繼續要求我們辦好黃河的事情,在學界也是刮起了保護研究之風。《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已經出臺,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將有助于陜西更好進行河湖治理和秦嶺治理,能夠促進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和黃河水質轉變。搶抓機遇謀劃黃河流域(陜西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努力推動陜西境內黃河干流、各個支流水及其他地表水水生態治理穩步推進,濕地治理有序展開,恢復河湖魚翔淺底、人與自然和諧圖景,實現境內河湖環境改善和高質量發展。
4.努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動建設天藍、地綠、水凈、山青的美好家園。2020年是關鍵一年,也是決勝之年,打贏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迫在眉睫
一是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完善環境監測工作的各項制度舉措,加快全面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步伐、鍛造專業監測隊伍,發布真實、準確、全面監測數據,真實反映生態環境優劣,接受群眾監督。尤其要做好空氣質量監測和預測預報工作、水環境質量監測、土壤和農村環境監測、生態狀況和遙感監測、污染源與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聲環境監測等,為打贏污染攻堅戰提供真實準確的數據支撐。二是做好執法檢查。加強生態環保執法隊伍建設,提升執法人員政治素養和本領提升,面對激烈斗爭敢于擔當作為,敢于同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個人做斗爭。三是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工作和環保督查“回頭看”,切實抓好“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確保反饋問題的查處、整改,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N].人民日報,2020.4.24
[2]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J].求是,2019.10.15.1-6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N].光明日報,2018.6.25
[4]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陜西省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實施意見》,陜辦發〔2018〕29號文件
[5]陜西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R].http://www.shaanxi.gov.cn/gk/zfgzbg/szfgzbg/133652.htm
作者簡介:
丁華(1981--),陜西涇陽人,經濟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生態文明和文化旅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