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東
【摘要】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能夠為小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小學生更好學習。所以對于班主任來說,應該積極創新班級管理形式,將小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不斷提高班級管理的整體水平,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際的管理實踐中。尤其是在當前的素質教育發展背景下,深入分析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的有效應用對策,對于促進小學班級管理水平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作用。將語言藝術運用到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效果十分明顯。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 ?語言藝術 ?凝聚力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98-02
小學班主任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語言是班主任管理學生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并且管理語言本身也是一門藝術。如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實踐中能夠較好的應用語言,將大大提升班級管理的實際質量。但是如果班主任的語言運用不當,將會對小學生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甚至給小學生留下心理陰影。所以在班級管理實踐中,老師應該正確的運用語言,切實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小學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于小學班級管理來說,班主任教師應當擔任班級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和在校的生活負主要的責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運用語言將師愛融入到班級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從而讓學生在愛的包圍中更快樂地學習和成長,提高班級管理的整體水平。
一、積極強化引導,促進小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在小學班級管理之中,制定班規班紀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嚴格的班規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歸根結底班規班紀更加側重的是外在的約束,一旦教師監督管理松懈,班級內部的秩序就會發生一定的波動,因此,為了促進語言藝術在班級管理之中得到更好應用,應當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內在自律性的管理。將外在約束轉化為內在自律管理離不開民主。只有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之中傾注更多的愛,更關愛學生的切身感受,將學生的想法放在心上,才能夠制定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班級規章制度。例如,對于大多數的小學班級來說,遲到早退是嚴令禁止的行為,但是班規執行應當在嚴格的基礎上賦予更多的人情味。
有的學生可能家里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或者在上學的路上做了一些好人好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區分特殊事項,不要在學生遲到的時候,不問原因與經過就給予學生一定的批評,這樣有可能傷害學生的感情。當學生違反班級紀律的時候,班主任要更多地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的講道理,讓學生真心地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從而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由此形成持續的內在自律。好班級不僅僅是嚴管管出來的,同時也是小學生民主意識實踐的結果,民主作用的發揮在其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要堅持嚴管與民主相結合,讓學生在更加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學習。
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中,班主任教師要更加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對班級管理制度具有更高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班主任應當將民主融入到班級的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執行中去,要充分的信任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尊重。
二、積極與小學生溝通,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和叛逆期,需要更多的關愛來化解青春期的情緒波動。在每個班集體之中,難免有少數特殊的孩子,這部分孩子可能是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親的關愛,或者這部分的孩子家庭生活條件較差,長期生活在自卑的邊緣,或者有些孩子在身體上存在一些障礙,因此在民主型班級管理過程中,這些小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其中。班主任教師要特殊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經常與學生談心談話,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
三、通過幽默的語言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將語言藝術運用到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效果十分明顯。小學生年齡在六至十二歲,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班主任老師通過運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在營造和諧班級氛圍的同時,還能夠幫助班主任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果,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通過談心、閑聊、拉家常等形式與學生們進行語言上的互動,班會課或者課間、課外活動時間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親近感和依賴感,讓師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得班級氛圍更加溫馨。
在班級管理中,肢體語言是一種無聲但有效的語言形式,很多時候可以說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肢體語言有時甚至比有聲語言管理效果更佳。舉例來說,當班級中的某個學生近期表現優良或者成績、書寫等有較大進步時,此時,班主任給孩子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擁抱,或者輕輕撫摸孩子的頭部,來傳達教師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認可就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這正是教師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實施教育取得更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的表現。
由于年齡小,小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還未完全形成,因而在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應該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和疏導,通過“潤物細無聲”般的循循善誘,讓學生從內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切勿大聲、直接批評,要善于用身邊的真實案例和淺顯的道理使學生們自己明白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四、發揮語言優勢,有效提升小學班級凝聚力
小學班級是一個整體,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優化民主型班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班風良好、凝聚力強、學習氛圍濃厚的班級更加便于管理。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教師要積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積極應用語言藝術強化小學生的民主作用,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每一名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集體榮譽感比較強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在主觀上更加想要為班級爭得榮譽,極力避免由于自身的原因給班級抹黑。
在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不應當單純地充當管理者,班主任教師同樣也是班級中的普通一份子,班主任教師應當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小學生民主性的發揮。為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主任教師應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的集體活動中。運動比賽、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都是聯絡師生感情、提升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契機。例如,在學校的籃球比賽中,班主任教師可以組織不參賽的同學們成為啦啦隊,排練一定的節目或者制定一定的口號為本班同學加油。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強的集體榮譽感,也能增進班集體的團結。在活動之中,班主任教師要傾注更多的愛心與耐心,將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在學生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都能給予學生關愛與鼓勵。班主任教師應當將自己視為學生在校期間的父母,以母愛般的溫暖感化每一個頑皮的孩子,讓班級中的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愛護,為民主型班級管理實踐打好基礎。
班級管理事務繁瑣而復雜,因此,班主任教師必須堅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在平時多學習一些語言藝術,多閱讀一些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專業書籍,并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來提升班級管理的語言技巧,積極與小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提高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周士蘭.語言藝術和溝通方法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
[2]崔麗娟.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的運用研究[J].中華少年. 2018(13)
[3]王忠琴.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J].新課程(小學).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