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949年美國主流報紙對中國共產黨的觀察與判斷

2020-07-04 02:21:57張牧云秦斐斐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張牧云 秦斐斐

[內容提要] 1949年,美國主流報紙對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大量報道,觀察中共內外政策,討論中共執政后給美國帶來的挑戰。美國輿論界重點關注中共對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中共取得政權后的外貿和投資環境、中共與蘇聯的關系以及中共對亞洲的影響力等問題。美國主流報紙對中共的預判受到現實主義與意識形態因素的雙重影響。研究和分析1949年美國主流報紙對中共的報道,可以為理解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中美關系提供獨特的視角。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美國主流報紙;蘇聯;經貿關系;冷戰意識形態

[作者簡介] 張牧云,法學博士,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秦斐斐,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解放戰爭時期,美國希望中國建立一個親美政府,以代表美國領導亞洲、平衡蘇聯的力量。但是,美國“扶蔣反共”政策沒有擋住中國革命勝利的潮流。1949年,國民黨的敗局已不可逆轉,美國加強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觀察與預判。目前學術界多從美國情報機構工作報告、《美國對外關系文件》(FRUS)等文獻資料入手,探討解放戰爭時期美國決策層對于中國共產黨的觀察。[1-3]相對于美國官方機構文件,美國主流報紙對于美國民眾的宣傳覆蓋面更廣,可以為透視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中美關系提供社會輿論視角。本文基于《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紐約先驅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等在美國發行量大、影響力廣的報紙資料,梳理1949年1月至10月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對華新聞報道,勾勒美國輿論界對于中國共產黨的認知。這些報道的作者大部分是受美國新聞機構委托進行新聞采集工作的駐華記者,20世紀30至40年代,他們長期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流動,成為美國瞭望亞洲的觀察者。例如,記者阿奇博爾德·特羅揚·斯蒂爾(Archibald Trojan Steele)以中國為主要工作據點,其間在日本、印度、菲律賓等地跨國流動。[4]再如《紐約時報》中國分社負責人弗蘭克·蒂爾曼·德丁(Frank Tillman Durdin),其間在中緬印戰場開展報道工作。[5]中國共產黨對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中共取得政權后的外貿和投資環境、中共與蘇聯的關系、中共對亞洲的影響力等問題是美國主流報紙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 中共對大城市的接管工作

1948年9月起,解放軍相繼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進入1949年,中國共產黨以三大決戰的勝利,詮釋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歷史走向。3月,中共中央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提出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了城市。3月23日,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進駐香山。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至此接連解放和接管了沈陽、天津、北平、青島、上海等大城市。5月18日,斯蒂爾在《紐約先驅論壇報》撰文指出:“很明顯,現在中國共產黨人已經從軍事上掌控了全中國。盡管到目前為止他們只占領了不到一半的國家領土,但是國民黨的核心抵抗力量已比較薄弱,而且大部分士兵士氣低落。國民黨可以拖延、中止,但是已不能阻止共產黨人的前進。”[6]斯蒂爾在分析中共在軍事上占據優勢的原因時指出:“中共的解放軍是一個獨特的戰斗組織,它的成功更多地歸功于它的領導、士氣以及與人民的聯系,而不是歸功于物質力量。國民黨人在以往作戰時也常表現出和共產黨人一樣的勇敢,但是他們從未比得上共產黨人對于中國戰爭特殊情況的適應力。”[6]

不過相對于軍事,美國媒體對于中共對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以及經濟政策展現出更濃厚的興趣。4月5日,羅伯遜(Frank Robertson)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撰寫的文章中援引《人民日報》社論指出:“我們(共產黨)必須扭轉20年來農村先于城市的工作政策。如果我們不能做好城市的工作,并通過城市為農村發展的道路指明方向,那么就不可能使中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7]4月27日,該報重點報道了任弼時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發言中提到的內容:“要有強大的機器制造業,還要有軍事制造業,能夠制造飛機、坦克、艦艇等等。這才在國防上也獨立自主了。”[8]

對于中共將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努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這一政策上的轉變,美國主流報紙認為,“過去20年中,中共主要實行土地改革以獲取農民支持。現如今(中共)對工業化的強調標志著對這一極為成功政策的重大調整”,“共產主義在中國能否持續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領導人如何有效地指導華北度過工業革命的初始階段”。[7]至于中共在城市地區發展工業的前景,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看來,這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共產黨‘改革城市的進程緩慢,部分原因是缺乏經驗,但主要是因為他們知道必須謹慎行事。共產黨員正在學習有關城市管理和工業化的新指示,他們幾乎每晚都舉行討論會議,會議一直持續到凌晨。盡管如此,(城市中)恢復生產成效甚微。”[7]“中共鞏固勝利還需付出10至15年的努力。”[9]中國共產黨人在城市中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通貨膨脹。“共產黨的貨幣在兩個月內貶值了十倍,但并沒有嚴重威脅到整體經濟,因為紙幣的價值直接與作為基本交換單位的小米的價格掛鉤,工資以小米或現金等價物支付。因此自解放戰爭以來,天津和北平的工人第一次可以拿到穩定的工資。”[7]

5月12日,斯蒂爾為《紐約先驅論壇報》撰文,介紹中共在大城市的反腐問題。報道指出:“在共產黨占領的中國北方城市,腐敗行徑并沒有消亡,但它們正在遭受重創。與國民黨政府相比,中國共產黨比任何一個曾經在中國執政的政黨的腐敗情況更少,而國民黨政府將自身的衰落既歸咎于道德敗壞,也歸咎于軍事失敗。”“問題是,共產黨人能否在大城市保持和在農村一樣的黨性純潔標準”,“當發現腐敗問題時,中共報紙通過報道引起公眾對于腐敗的譴責,同時向黨員發出警告要提防誘惑。但是,總的來說,黨的干部至今仍然保持著廉潔的名聲”。“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問題是在道德標準被破壞之前戰勝腐敗。他們已經開了個好頭。”[10]

在接管的大城市中,美國媒體對于上海的關注最多。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與港口,上海的工業化與商業化程度高,大量外國僑民在此居住。5月15日,《紐約時報》刊登德丁的報道,對中共能否在上海實行有效管理表示懷疑:“當今東方的一個大問題是,中國共產黨能否在一個傳統的、經濟失調的國家實行有效的統治”,“上海的情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國家的當下狀況:群眾貧困,富人少,充滿恐懼、仇恨和不確定性,工業癱瘓,通貨膨脹,可怕的衛生條件……”[11]6月7日,《華盛頓郵報》一份未署名的報道稱:“上海是一個依賴進口石油發展生產的現代化城市。在燃料難以從華北地區獲得的情況下,它已從使用煤炭轉為使用石油。中國沒有石油,要確保上海的必要服務保持運轉意味著要維持從國外的石油進口。共產黨將如何獲得石油?他們將如何付款?這些是中共接管上海后必須要問自己的問題。”[12]

德丁在新聞報道中還討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特定社會歷史環境與中國革命的關系,認為中共在城市的執政難題還包括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報道認為,儒家文化強調“行為準則,服從長者和統治者,一套適用于所有情況和關系的正確的禮儀體系”。中國人基于傳統的思維“在西方的標準下是‘不科學和‘不合邏輯的”,“共產黨人必須應對傳統”,這些“傳統”在許多方面都是進行工業化改革的“障礙”。[11]總體來看,美國主流報紙對于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以及中國的人心向背有大體的認知,但大多強調中共接管大城市工作的艱巨性,質疑中共執政后政治與經濟的穩定性。

二、 中共取得政權后的外貿和投資環境

1949年初,美國政府內部開始權衡中共取得政權后的對華貿易政策。根據《美國對外關系文件》,2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起草了《關于美國對華貿易報告草案》,認為“在目前情況下,美國對華政策的主要目標應該是‘防止中國成為蘇聯政權的附庸”[13]。“聯合西方世界的政治經濟力量直接打擊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政策”將是不切實際的,會將中國共產黨人推向“完全倒向于蘇聯的危險境地”。雖然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在政治立場上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同,而且傾向于與蘇聯合作,但是他們尋求中國在經濟與政治上的獨立。對中共而言,中國與日本、西方世界恢復互利貿易關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對美國而言,恢復中美貿易關系可以減少美國在日本的開支負擔,日本可從中國獲得重要的大宗商品,美國私人企業也能在中國繼續運營。由此報告建議“美國通過恢復與中國的正常經濟關系,加強在莫斯科和中國共產黨政權之間造成嚴重裂痕的可能性”,從而增加“中共與蘇聯的離心力(centrifugal forces)”。[13]這種觀點在美國決策層頗具影響。

美國部分主流報紙也認為,中共執政后中美仍會保持貿易往來。他們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的工業化基礎整體薄弱,用于生產的原材料短缺,中國經濟嚴重依賴于美國。4月25日,斯蒂爾的報道稱:“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困境是,如果他們要在最短時間內實施雄心勃勃的國家重建計劃,必須從美國獲得大量物資,因為美國是唯一有能力提供所需物資的國家。”[14]6月7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的報道指出,對美國來說,天津及整個中國北方地區的經貿形勢不容樂觀,而上海的外貿和投資環境對美國商人相對友好。為了恢復上海的商業,中國共產黨公布了新的對外貿易規定,商人認為新法規似乎比以前的法規更為寬松。[15]商人們等待中共宣布官方匯率和其他法規,他們希望與中國開展業務。上海的外國航運業正開始緩慢復蘇。[15]6月30日,比加特(Homer Bigart)在為《紐約先驅論壇報》的撰文中甚至聲稱,由于不希望中國與美國經貿合作中斷,“美國國務院部分官員建議在中國共產黨政府成立時給予其事實上的承認”。[16]報道指出:“以埃德溫·馬丁(Edwin M.Martin)為首的貿易政策專家們正在倫敦與英國討論如何與中國共產黨做生意。因為沒有事實上的承認,生意是辦不成的,所以國務院的政策方向是明確的。一個似乎很緊迫的問題是,應該允許中國共產黨購買什么樣的物資。”[16]“如果美國愿意,中共將與美國做生意,這是因為中共必須這樣做,而不是因為想這樣做。”[17]同樣,利伯曼(Henry R.Lieberman)認為,“為了保持中國城市經濟的正常運轉并執行其長期的工業化計劃,中國共產黨人需要對外貿易”,“比起美國依賴中國,中國更依賴于美國作為供應來源和市場”。[18]例如,戰前中國與美國的進出口貿易占其與所有國家貿易總額的20%至25%,戰后的比例更高;而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不超過其與所有國家貿易額的3%至4%。此外,與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相比,出口到中國的美國商品是適合中國經濟總體發展的更基礎的商品。特別是自戰爭以來,中國一直嚴重依賴美國的石油產品、原棉、機械和煙葉,煙葉的需求為卷煙廠的大量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除了桐油、鬃毛、生皮、獸皮以及一些銻和錫,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是一些非必要的原材料和奢侈成品,其中最主要的產品是桐油。[18]報道特別指出,到7月,“除了滿洲以及蘇中邊境的其他地區,在非情感性的討價還價的基礎上,美國與中國共產黨之間保持持續的貿易關系仍存在一定的空間”。[18]8月22日的《洛杉磯時報》中,海托華(John M.Hightower)的文章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美國人發現他們無法與中國共產黨做生意。但是很明顯,如果中共想獲得填補中國經濟困境中所需的許多東西,他們就必須求助于美國。”[19]新中國成立后,仍有美國主流媒體推測新中國會保持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并關注英、美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不同立場。10月7日利伯曼再次聲稱:“就像共產黨人為了國家利益正在尋求繼續貿易,美國與英國也正在尋求與共產主義中國合作的方式”,“在對華貿易問題上,英國人和美國人有明顯的不同意見”。[20]

三、 中共與蘇聯的關系

1948年,蘇聯和南斯拉夫發生沖突,南斯拉夫被開除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社會主義同盟發生分裂,南斯拉夫在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下走上有別于蘇聯的獨立道路。為了孤立南斯拉夫,聯共(布)一方面在1948年6月情報局會議上組織對南共的批判,一方面揭露東歐各黨中存在的民族主義情緒。[21]當目光轉向東方,美國政界出現了對中蘇采取“楔子戰略”的聲音,即在中蘇關系中打進一個楔子,破壞中蘇團結。[22]同時美國輿論界也頻繁出現“中共是否可能走南斯拉夫道路”“毛澤東是否可能是下一個鐵托”的討論。

1月3日,《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文章分析鐵托與毛澤東的共同點。文章指出,(人們)經常比較鐵托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他們都既是共產主義者,也是民族主義者。文章認為,毛澤東對于鐵托的批評是為了平息莫斯科對于中共的懷疑。[23]7月17日《洛杉磯時報》記者阿爾索普(Stewart Alsop)渲染“鐵托主義的種子在中國萌芽”。他指出,“我們(美國)的遠東政策必須具備促使中國獨立于克里姆林宮的長遠目標”,“目前有很多謠言,但是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層中存在鐵托主義。無論如何,克里姆林宮不信任毛澤東及其團隊”,“無論中國共產黨人中是否出現了鐵托主義,鐵托主義的必要條件都是存在的”,“中共不能指望俄羅斯滿足他們的經濟需求”。[24]

不過,美國輿論界也同時存在另一種聲音,認為中共與蘇聯關系緊密,中共不可能走鐵托的道路。4月29日,斯蒂爾發文表示:“中國共產黨人在聲明中不遺余力地表達了對斯大林和蘇聯的不渝的熱愛。共產黨報紙上發表的外國新聞,大部分來自蘇聯的塔斯社。紅色書店里到處都是蘇聯專著譯作。學習俄語在解放區十分流行。”[25]文章強調,雖然中國共產黨人在政治、經濟上都堅持與蘇聯的密切合作,但“俄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利益關系不是主人和仆人的關系”。[25]報道還指出:中共在以物易物的基礎上與蘇聯進行貿易,“中共從蘇聯處獲得了有限的機動車輛和汽油供應。在北平和天津的街道上,經常能看到至少兩種型號的俄羅斯卡車,雖然數量不多。大多數卡車看起來都很新。共產黨人也在使用俄羅斯版的吉普車。據可靠消息說,在過去兩個月里,有幾千噸蘇聯汽油經滿洲運抵天津”,“在天津和北平的商店可以買到俄羅斯的葡萄酒、巧克力和香煙等”。[25]5月13日,斯蒂爾在報道中提到中共的文化政策:“美國電影正讓位于俄羅斯電影。”[26]6月17日,《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記者穆薩(Spencer Moosa)甚至渲染稱:“中國即將成為蘇聯的衛星國。”[27]

隨著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發表,中共正式公開“一邊倒”政策。7月6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發表斯蒂爾的文章,題為《中國共產黨人強調他們與俄羅斯的關系:毛朱講話打消了西方對于東方鐵托主義的任何期望》,對中共的外交政策做出如下判斷:第一,中國共產黨人毫不猶豫地致力于與蘇聯的密切合作,甚至結盟的政策;第二,中國共產黨鼓勵與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貿易和經濟關系,但其出發點是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經濟自給自足的國家,“這樣她最終就可以不依賴西方”;第三,盡管共產主義中國尋求與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但共產黨人認為在意識形態上的妥協是不可能的。[28]

四、 中共對亞洲的影響力

中共對亞洲的影響力是美國主流報紙關心的另一問題。隨著國民黨的衰敗,美國試圖從解放戰爭中抽身,日本則逐漸成為美國遠東戰略中的重要一環。3月18日,《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了沃克(Gordon Walker)撰寫的關于日本共產黨領導人野坂參三的訪談文章。報道指出,野坂參三曾在延安與中國共產黨人共事多年,他認為“日本共產黨在政策和目標中應變得更加民族主義”,“中國共產黨最近在亞洲取得的勝利將有助于日本共產黨實現這一目標”。[29]野坂參三還指出,日本共產黨正在運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方法,并且日本共產黨人正在印制中國共產黨關于“學風、黨風、文風”的文件材料教育培訓黨員。[29]4月6日,該報發表了文章《共產主義地下黨:從中國到朝鮮再到日本》,基于美國情報機構的消息,報道宣稱發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日本共產黨的聯絡渠道。文章指出,“盡管日本共產黨領導人否認兩黨之間有任何聯系”,但“朝鮮各地有許多中國共產黨的聯絡處”,“有許多被用作跨越邊境的秘密道路”。[30]文章擔心,接受了“共產主義教育”的日本人用中共提供的資金返回日本。[30]

2月18日,《紐約時報》刊登蘇茲貝格(C.L.Sulzberger)的文章分析指出,如果中共軍隊攻占“中國南方的最后一道堤壩”,他們將直接觸及東南亞共產主義運動。[31]6月8日,阿爾索普在《洛杉磯時報》發表的文章中提出:“要認識到美國在中國的失敗是一場災難”,“如果共產主義浪潮沖出中國,進入印度支那、馬來亞、緬甸、印度尼西亞,日本、菲律賓甚至會立刻處于危險之中”。美國目前在遠東的政策只有一個主要目標——“阻止亞洲所有國家成為蘇聯的勢力范圍”。文章認為,云南、廣西等邊疆省份雖然偏遠、落后、多山、貧困,但將成為美國重要的戰略地區之一。[32]5月18日斯蒂爾于《紐約先驅論壇報》撰文指出,東南亞正在學習中共的成功模式,“一年多前,毛澤東在一份聲明中概述了戰爭的指導原則”,“毛澤東提出這些原則時,中國共產黨人在數量和物質上都還處于劣勢,這些原則解釋了近幾個月來共產黨取得成功的原因”。[33]斯蒂爾這里提到的“聲明”即1947年12月毛澤東在陜北的報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戰爭的指導原則”即毛澤東總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項軍事原則,包括“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后打集中和強大之敵”“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農村,后取大城市”等。[34]斯蒂爾強調:“印度支那和緬甸正在效仿這些原則。”[33]利伯曼也指出:“由于中國共產黨在亞洲各地的類似運動中已經施加了顯著影響,美國現在顯然更加關注阻止共產主義勢力在日本、韓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蔓延。”[18]

8月15日,美國國務院發布《美國與中國的關系——著重于1944至1949年時期》(即《美中關系白皮書》)。沃爾特(Briggs Walter)在9月5日的《紐約先驅論壇報》分析指出,中共已經對東南亞地區所有國家施加干涉,美國的政策制定者想要“隔離中國的共產主義”,白皮書體現了“華盛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思考”。[35]同時,報道認為國際共產主義集團內部會爆發對東南亞領導權的爭奪。“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蘇聯可能會把共產黨在東南亞的領導權委托給中國。部分人認為,俄羅斯可能會允許中國共享領導權。還有一些人認為,蘇聯對中國的共產主義力量心存警惕,克里姆林宮會反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力量的擴大。許多觀察家認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幾乎肯定會發生一場關于在東南亞權威問題的沖突。”[35]持這種觀點的人士認為,“東南亞共產黨人崇拜毛澤東,因為他是領導共產主義革命第一次在亞洲獲得決定性勝利的‘工程師。如同斯大林文章的激勵作用,毛澤東的文章也鼓舞了東南亞的共產主義者”[35]。10月,《紐約先驅論壇報》記者團發表了一組調研文章,闡述共產主義在東南亞的影響。10月19日,斯蒂爾主筆的報道指出,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正式從國內政治領域走向國際舞臺”,“每個亞洲國家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這種發展的漣漪”。斯蒂爾提醒因“對華政策失敗”而“猶豫不決、步履蹣跚”的美國政府盡快采取遏制東南亞共產主義發展的措施。[36]

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輿論界一直在評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態勢和影響力,思考中國共產黨給美國國家利益帶來的挑戰。多位中美學者曾指出,以國務卿艾奇遜為代表的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具有兩種取向:一是從地緣政治和全球均勢角度處理對華關系的現實主義;二是從僵化的意識形態角度看待中共,對新中國充滿敵意的道德主義。[37]總體來看,美國主流報紙對中共的預判受到現實主義與意識形態因素的雙重影響。

一方面,受到現實主義因素的影響,美國主流報紙曾重點關注中共與美國經貿合作前景,部分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的工業化基礎整體薄弱,中國經濟嚴重依賴于美國,中共執政后中美仍會保持貿易往來,由此論及美國承認新中國的必要性問題。一些主流媒體認為,美國對華政策目標應該從阻止中共在軍事上取得勝利,轉變為阻止中國成為蘇聯的“衛星國”,中國可以成為在亞洲牽制蘇聯的力量,從而不斷分析中國共產黨側重于國際主義還是民族主義,報道間充盈著“離間中蘇”論調,這反映了美國公眾輿論希望破壞中蘇團結的“楔子戰略”心態。

另一方面,部分主流媒體從意識形態角度分析中共,認為共產主義運動是鐵板一塊,美國外交政策應從遏制蘇聯力量增長轉變為遏制任何地方出現共產主義的擴張。一些美國媒體建議美國在東亞的戰略關注點盡快從中國轉移到日本,通過重建日本來控制遠東,對于日本共產黨受到中國共產黨影響非常警惕。此外,部分媒體建議美國重新考量對東南亞的政策,加強遏制東南亞的共產主義運動,并掀起輿論攻勢,把中共與新中國形容為對亞洲具有侵略性的危險“榜樣”,宣傳加強敵視、孤立與封鎖新中國。冷戰開始后,美國主流媒體與政府在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上觀點日趨一致。杰里爾·羅賽蒂(Jerel A.Rosati)指出,冷戰年代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的“輿論一致”年代;美國大規模卷入越南戰爭后,美國社會與政府在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上的意見一致性才崩潰。參見:杰里爾·羅賽蒂.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學[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358-365.例如,曾于1946年訪問延安并采訪毛澤東的《紐約先驅論壇報》記者斯蒂爾[38]在1949年一年之間對于中共與美國關系的預期從較為樂觀轉為悲觀,對中共的態度也發生較大轉變,其新聞報道愈發明顯地向美國民眾灌輸冷戰意識形態思想,影響美國民眾對新中國的認識觀念與價值取向。[39]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美關系的變化,斯蒂爾對中共的態度在20世紀70年代再次發生轉向。研究分析1949年美國主流報紙對中國共產黨的報道可以為理解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中美關系提供獨特的視角。[40]除了本文論及的內容,新中國成立前后美國主流報紙對于“紫石英”號事件、中共對于《美中關系白皮書》的反應、外僑保護與撤離、承認新中國政權等問題展開報道與評論。

參考文獻

[1] 楊奎松.中國內戰時期美國在華情報工作研究(1945—1949)[J].史學月刊,2009(3):53-65.

[2] 沈志華,梁志.窺視中國——美國情報機構眼中的紅色對手[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1.

[3] Edwin W.Martin.抉擇與分歧:英美對共產黨在中國勝利的反應[M].姜中才,于占杰,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4] Biographical Note.Finding Aid.A.T.Steele Papers,MSS-349[Z].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Rare Books and Manuscripts.

[5] Biography.Finding Aid.Frank Tillman Durdin Papers,MSS 0095[Z].Mandeville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y,UCSD.

[6] A.T.Steele.How Chinese Reds Won the War: Maos Strategy,Plus Discipline[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5-18(9).

[7] Frank Robertson.Policy of North China Commu-nists Found Keyed Closely to Industrial Revolution[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49-04-05(6).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6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79.

[9] Communist Chief Charts Plan for All-China Victory[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49-04-27.

[10] A.T.Steele.Chinese Reds Fight Corruption,But Have Hard Time in Cities[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5-12.

[11] Tillman Durdin.Chinas Communists Face the Great Riddle: Can they Resolve the Psychological,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oblems that have Baffled All Others?[N].New York Times,1949-05-15.

[12] Unity Toward China[N].The Washington Post,1949-06-07(12).

[13]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The Far East: China Volume Ⅷ[R].Washington 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8:827-834.

[14] A.T.Steele.Chinese Reds Stepped-Up Pace Linked to Clash of East and West[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4-25.

[15] Shift in Soviet Chinese Policy Reported Near[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6-07(10).

[16] Homer Bigart.U.S.May Give Recognition to Chinese Reds[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6-30.

[17] A.T.Steele.Both Chinese and Communists: Reds Must Make Twists and Turns of Expediency[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5-10.

[18] Henry R.Lieberman.Mao Moves Cautiously in Dealings with West [N].New York Times,1949-07-03(E4).

[19] John M.Hightower.Trade Impossible with China Reds[N].Los Angeles Times,1949-08-22(18).

[20] Henry R.Lieberman.Chinas Reds Seek Trade with West[N].New York Times,1949-10-07.

[21] 沈志華.斯大林與鐵托——蘇南沖突的起因及其結果[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14.

[22] 瞿強.冷戰年代的危機和沖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9.

[23] Tito and Mao[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49-01-03.

[24] Stewart Alsop.Seeds of Titoism Present in China[N].Los Angeles Times,1949-07-17.

[25] A.T.Steele.Chinese Reds Link to Russia Not That of Servant to Master[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4-29.

[26] A.T.Steele.Chinese Cities Complain Reds Take Too Much Fun out of Life[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5-13.

[27] Spencer Moosa.Willing Ties with Moscow Seen in China: Follow Moscow Doctrines[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49-06-17.

[28] A.T.Steele.Chinese Reds Stress Their Link to Russia: Maos and Chu Tehs Talks Dispel Any Hopes for an Oriental Titoism[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7-06.

[29] Gordon Walker.Japans Communists Act to Isolate Party from Moscow Rule[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49-03-18.

[30] Communist Underground: China to Korea to Japan: Nurse Supplies Runners Details[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49-04-06.

[31] C.L.Sulzberger.Soviet Held Wary of Mao Bid in South[N].New York Times,1949-02-18.

[32] Stewart Alsop.One Last Chance for Free China[N].Los Angeles Times,1949-06-08.

[33] A.T.Steele.How Chinese Reds Won the War: Maos Strategy,Plus Discipline[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5-18.

[34] 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7.

[35] Briggs Walter.Chinese Communists Look South[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09-05.

[36] A.T.Steele.Asias Red Riddle: Team of Correspondents Finds Hope in Southeast Asia Despite Gains of Communists in China[N].New York Herald Tribune,1949-10-19.

[37] 王立新.意識形態與美國外交政策:以20世紀美國對華政策為個案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43.

[38] 毛澤東.美國“調解”真相和中國內戰前途——和美國記者斯蒂爾的談話(1946年9月29日)[M]//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2.

[39] 夏清.“民族”之辯:一九四三年共產國際解散后國、偽、共的三方敘事[J].中共黨史研究,2017(9):48.

[40] 李蕉.重構“歷史坐標系”:中共黨史教育的新時代演進[J].中共黨史研究,2020(1):22.

(編輯:李戈)

本文系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共中央在香山籌建新中國的歷史與經驗研究”(項目批準號:19BDJ056)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91九色最新地址|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九九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精品福利网| 国产黄在线观看| www.亚洲一区| 国产三级成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98超碰在线观看|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免费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久久国产乱子|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高清日韩| a天堂视频在线| 99草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美女91视频|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AV网站中文|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毛片免费试看|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免费看美女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嫩草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99久久精彩视频|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色精品视频|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免费黄色网|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人与鲁专区| 久久黄色小视频| 8090午夜无码专区| 欧美黄网在线|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久| 亚洲熟女偷拍| 色国产视频| 色综合五月|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一在线|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18|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