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卓瑪 田琰


【摘 要】目的:分析遠紅外頻譜照射治療燒傷創面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影響。方法:于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期間,選擇性納入72例燒傷患者,以“隨機雙盲法”對納入主體進行交叉分組,每組例數均等(36例),設置對比組(常規治療)和研究組(加強遠紅外頻譜照射),對比分析實際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4.44%(34/36)高于對比組77.78%(28/36),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對比組,疼痛評分、感染率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燒傷患者,于常規治療之上,進行遠紅外頻譜照射,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更好改善患者疼痛,控制感染發生,進而促進創面愈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關鍵詞】燒傷;遠紅外頻譜照射;臨床效果;創面愈合時間
引 言
燒傷通常是指因高溫、電流、輻射等造成的組織傷害,會導致體液大面積滲出、創面感染等現象,嚴重時還會損害腦、肺、腎等器官組織,并發休克、昏迷等,危及生命安全,因此,發生燒傷,需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1]。本次研究選擇性納入72例燒傷患者,給予不同治療方案,旨在提高患者臨床受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期間,選擇性納入72例燒傷患者,以“隨機雙盲法”對納入主體進行交叉分組,每組例數均等(36例),設置對比組(常規治療):男20例、女16例,年齡18~67歲,均值數(41.5±11.6)歲;研究組(加強遠紅外頻譜照射):男21例、女15例,年齡19~68歲,均值數(42.3±11.8)歲;納入主體符合淺Ⅱ度燒傷診斷標準[2],在燒傷后48小時內入院,未發生休克現象,無需采取手術方式治療,無其他合并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知情研究風險,自愿參加,主動簽訂協議書,兩組基本資料信息用統計學軟件計算差異較小,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對比組(常規治療):當患者入院,及時進行創面清潔處理,清除周圍毛發、異物,實施消毒,采取暴露療法、抗感染措施。
研究組(加強遠紅外頻譜照射):于常規治療之上,進行遠紅外頻譜照射,取治療儀放置于距離創面50cm左右處,實施垂直照射,照射過程以創面為中心,每次照射30min,每天1次,共治療20天。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分析對比組、研究組臨床效果,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顯效:創面愈合情況較好,未發生感染等其他相關并發癥;有效:創面愈合良好,出現輕微感染,經抗感染處理后無嚴重不良影響;無效:創面愈合差,發生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3]。
(2)觀察分析對比組、研究組恢復指標,其中疼痛情況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測定分值0-10分之間,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4]。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4.0軟件計算處理研究中所涉及的一切數據信息,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效果對比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4.44%(34/36)高于對比組77.78%(28/36),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恢復指標對比
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對比組,疼痛評分、感染率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燒傷是臨床常見情況,常見幾類包括熱力燒傷、化學燒傷、電燒傷等,其中,熱力是最為常見、且最為主要的致傷因素,可占總燒傷患者的90%左右。目前,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對燒傷創面深度進行診斷,本次研究主要以淺Ⅱ度燒傷患者為對象,一般情況下,針對Ⅱ度燒傷,主要采取保守治療,通過外用藥物實施包扎療法,但是,燒傷創面實際修復過程相對比較復雜,與創傷治療整個過程關系密切,包括多個過程,比如:炎癥階段、細胞增殖、以及創面重塑等,伴隨醫學科技、相關學科的發展與進步,燒傷治療方式、手段越來越多,尤其是物理治療被廣泛應用于燒傷臨床治療中,其中,遠紅外頻譜照射是比較常用、且效果顯著的一種物理治療方式,其穿透效應良好,具有擴張血管、同步加熱、以及促進愈合等優勢,進而能夠產生良好的生物醫學效應,發揮顯著治療效果[5]。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4.44%(34/36)高于對比組77.78%(28/36),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對比組,疼痛評分、感染率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于常規治療之上,進行遠紅外頻譜照射,治療整體效果確切。
綜上,針對燒傷患者,于常規治療之上,進行遠紅外頻譜照射,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更好改善患者疼痛,控制感染發生,進而促進創面愈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呂柏.負壓封閉引流術聯合遠紅外頻譜照射治療燒傷患者的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04):120-121.
[2] 郭洪芳,王慧,龔黎青.藍光照射治療燒傷創口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8,29(10):630-631+645-646.
[3] 范明枝,孫穎.紅外線烤燈照射對頭部供皮區燒傷患者創面愈合的療效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11):64-66.
[4] 付焰,賀姁艷,劉亮.遠紅外頻譜照射治療燒傷創面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10):205-207.
[5] 黃玉群,黎寧,劉廷敏.短波紫外線照射輔助治療燒傷后殘余創面的效果觀察[J].廣東醫學,2017,38(16):2496-2497+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