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仁


【摘 要】目的:分析蛛網膜下隙阻滯剖宮產容量治療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本課題以于2019年1月-2019年11月來我院收治的82例行剖宮產術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A組(研究)和B組(對比),每組產婦41例,兩組產婦均行蛛網膜下隙阻滯,B組產婦術前輸平衡液,A組產婦術前輸膠體,對比A組與B組的術后結果。結果:對比兩組產婦的新生兒Apgar評分,兩組無差異,P>0.05;對比不同產程產婦的PT,A組效果更佳,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應用容量治療對蛛網膜下隙阻滯剖宮產的效果佳,能夠有效改善母嬰結局、延長PT時間,因此,值得廣泛的應用與推廣于現代臨床醫學當中。
【關鍵詞】蛛網膜下隙阻滯;剖宮產容量治療;母嬰結局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臨床已將蛛網膜下隙阻滯應用到了臨床剖腹產當中,且取得了良好鎮痛的成效,但會導致產婦產生較大的不良反應,因此,為了保障母嬰安全,需采取更加科學化的治療措施與手段[1]。目前,應用容量的治療方式在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2],基于此,本文對比和分析了蛛網膜下隙阻滯剖宮產容量治療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9年1月-2019年11月來我院收治的分娩產婦82例,在充分告知產婦研究目的與具體情況的條件下與產婦簽訂知情同意書獲取使用相關數據,隨機分配為A組41例和B組41例,對比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A組產婦平均年齡(29.11±2.13)歲,平均孕周(38.41±1.42)周,平均體重(73.64±6.45)kg;B組產婦平均年齡(30.42±2.12)歲,平均孕周(38.39±1.52周),平均體重(73.82±6.52)kg。對比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P>0.05)可用作對比。
1.2方法
兩組產婦均于術前為輸液或輸血建立兩條靜脈通路,在此基礎上B組產婦術前增加靜脈滴注輸20-25 min平衡液復方乳酸鈉(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036)13 ml/kg;A組產婦術前增加使用20-25 min靜脈滴注10 ml/kg羥乙基淀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06)。兩組產婦均初中持續輸入復方乳酸鈉10ml/min至術畢。然后共同予以兩組產婦蛛網膜下隙阻滯,取左側臥位,穿刺產婦的L3-4位置,若穿刺過程出現腦脊液溢出的狀態,需及時予以產婦蛛網膜下腔注射1.5-1.7 mL的0.5%布比卡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839),然后幫助產婦轉為仰臥位。將兩組產婦麻醉平面均為T6以下,并予以產婦面罩吸氧。該過程中兩組產婦麻醉給藥劑量為(11.4±0.6)mg,推藥時間為(13.3±0.7)s,麻醉起效時間為(241.5±34.4)s,麻醉開始消退時間為(158.22±7.35)min,麻醉完全消退時間為(240.35±6.88)min,兩組產婦均無過敏,嘔吐,頭暈,毒麻藥中毒等副作用發生。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滿分為十分,>4分、<7分,代表新生兒患有輕度窒息,<4分代表新生兒患有重度窒息。(2)對比兩組產婦的不同產程的PT。
1.4數據處理
采集兩組分娩產婦的治療數據與信息,將所有研究數據納入SPSS20.0軟件,其中兩組產婦不同產程的PT、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通過(-x±s)表示,行t值檢驗;計數資料等數據資料通過率(%)表示。最后,判定統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
對比A組與B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A組新生兒Apgar評分與B組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不同產程的PT對比
對比A組與B組產婦的不同產程的PT,A組產婦T1、T2、T3 與T4的所用時間均長于B組,A組的PT優于B組,治療效果更佳(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蛛網膜下隙阻滯對剖宮產雖然能夠有效鎮痛,幫助產婦松弛增加盆底肌肉、促進子宮頸快速的擴展,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產婦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影響到子宮與胎盤血流灌注,導致胎兒出現缺氧、窒息等嚴重情況發生,不利于母嬰結局與胎兒健康[3]。因此,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手段幫助產婦在有效鎮痛的基礎上降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目前,臨床采用容量治療方式對產婦予以治療,該治療手段主要利用羥乙基淀粉注射液的抑制毛細血管漏出形成的作用,稀釋血液幫助產婦有效延長PT,降低血液粘性,減少血流阻力,促進心排出量,抵消攜氧能力的降低,改善麻醉過程對產婦的不良影響,且不會對新生兒造成不良的副作用,能夠降低其他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組織血流灌注,進而改善產物整體微循環,為新生兒提供良好的有效保護,具備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4-5]。根據本文的論述,對比兩組產婦的新生兒Apgar評分,兩組無差異,P>0.05;對比不同產程產婦的PT,A組效果更佳,P<0.05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利用羥乙基淀粉注射液對蛛網膜下隙阻滯剖宮產的產婦行容量治療,能夠有效延長PT時間,且不會對新生兒造成影響,保障母嬰安全性,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陳水清,楊遠平,靳曉鳳.腰硬聯合麻醉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剖宮產母嬰結局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12):1780-1781.
[2] 朱輝.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名醫,2019(11):249.
[3] 姜琰,王婕,遲琨.等比重布比卡因在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中阻滯平面與體位關系[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11):1456-1459.
[4] 魏慧敏,任應斌.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容量治療對母嬰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3):94+110.
[5] 郭景琴.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容量治療對母嬰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7):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