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 要】目的:分析在成人近視驗光中應用電腦驗光或者檢影驗光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抽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80例屈光不正患者,以其驗光方法為標準分組,觀察組為檢影驗光組,對照組為電腦驗光組。對比兩組的驗光結果。結果:觀察組的球鏡屈光度(3.492±0.516),主覺驗光(3.511±0.419),比較中P>0.05;對照組球鏡屈光度(6.012±0.349),主覺驗光(3.492±0.179),比較中P<0.05;觀察組、對照組的驗光結果與主覺驗光所得柱鏡屈光度、散光軸結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成人近視驗光中采用檢影驗光的準確性高于電腦驗光,前者更有利于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更優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近視驗光;電腦驗光;檢影驗光;成人;價值
近視驗光是指對于光線入射眼球之后產生的聚集情況進行檢查的手段,在近視驗光中以正視眼狀態作為基準,對于受檢眼和正視眼兩者間聚散差異度進行測定。近視驗光也是臨床眼科醫學的重要基礎,通過進行準確驗光有利于為患者提供更有價值的配鏡指導,并確保視力矯正效果[1]。鑒于此,以下將對成人近視驗光中應用電腦驗光或者檢影驗光的效果進行對比。
1 資料與方法
1.1線性資料
隨機抽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80例(160眼)屈光不正患者,經檢驗患者均存在近視情況或近視散光,以其驗光方法為標準分組,觀察組(檢影驗光組,40例、80眼):性別比,男∶女=24∶16;年齡15~56歲,均值(35.4±1.3)歲。對照組(電腦驗光組,40例80眼):性別比,男∶女=25∶15;年齡16~55歲,均值(35.4±1.2)歲。2組線性資料在比較中P>0.05。
1.2方法
兩組均于驗光前接受裸眼視力檢查以便排除患者眼部組織病變或弱視與斜視等異常情況。對照組采用電腦驗光,即應用自動電腦驗光儀,調節至自動測量模式,指導患者保持端正坐姿,同時雙眼平視,依次進行3次驗光并計算均值;同期觀察組則改為檢影驗光,即應用帶狀光檢影鏡,檢影距離1.0m,確保其眼部可直視檢影鏡燈光,通過鏡片法尋找中和點、散光軸和逆轉點等,并依據結果結合-1.5D對檢影結果進行計算。
1.3評估指標
以患者的綜合驗光儀驗光結果作為評估標準,比較兩組應用不同驗光方法的結果及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以SPSS17.0分析,標準差以(-x±s)描述,行t、χ2檢驗,P<0.05為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球鏡屈光度、主覺驗光結果比較
觀察組的球鏡屈光度(3.492±0.516),主覺驗光(3.511±0.419),比較中P>0.05;對照組球鏡屈光度(6.012±0.349),主覺驗光(3.492±0.179),比較中P<0.05。
2.2 柱鏡屈光度、散光軸結果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的驗光結果與主覺驗光所得柱鏡屈光度、散光軸結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數碼產品種類增多成為現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與此同時也造成近視發病率顯著上升。針對屈光不正者實施驗光檢驗能夠明確其屈光度數和散光軸情況,更好地確定患者眼球共軛端點。現階段在成人驗光中的方法有客觀驗光與主覺驗光兩種不同方式。其中客觀驗光是指由檢查人員根據患者眼部眼底反光和相關的影動特征,從而對屈光光狀態給予直接判斷,但是該檢查方式的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使得部分患者驗光之后矯正視力的結果并不滿意[2]-[3]。而本次研究中,對于成人驗光中應用檢影驗光或者電腦自動驗光的效果進行了對比和分析,并將患者的綜合驗光儀測定結果作為標準。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通過應用檢影驗光該組所測得的球鏡屈光度和患者的主觀驗光結果之間對比并無顯著差異,同期對照組所得到的球鏡屈光度和患者的主覺檢驗結果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從數據結果來看,應用檢影驗光所得到的結果更為準確,也更有利于為患者在矯正視力以及配鏡中提供更有價值的數據參考。與此同時,進行電腦自動驗光過程中,在對患者度數進行檢測方面和準確值之間具有一定偏差,然而在患者散光軸和柱鏡屈光度等指標的測定中,其結果比較準確且對比中差異并不明顯。所以總體來看,在成人近視驗光過程中,應用檢影驗光所得到的數據結果相對更為準確和可靠,能夠為廣大屈光不正病人提供更有價值的指導和參考意見。同時檢影驗光的操作步驟與電腦驗光相比較為繁雜,然而其數據結果相對更加精準,有助于為患者視力矯正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4]。與此同時,電腦驗光由于操作便捷且方法簡單,所以仍具有其應用優勢,在臨床近視驗光中還需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電腦驗光或者檢影驗光,從而充分發揮兩種近視驗光技術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成人近視驗光中采用檢影驗光的準確性高于電腦驗光,前者更有利于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更優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 晏華.不同驗光方式在成人近視檢驗中的效果差異[J].養生保健指南,2018,39(48):290.
[2] 徐常山,梅小飛.成人近視不同驗光方法的差異和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2):6261.
[3] 張潔瑩,李躍祖,周園, 等.成人近視患者睫狀肌麻痹前后屈光度的差異[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8,39(9):62-64.
[4] 程睿.電腦自動驗光聯合綜合驗光儀在屈光不正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1):67-68.